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
¥
9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陈捷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05-12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336B
上书时间2023-03-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捷 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6025465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9页
-
字数
220千字
-
丛书
电影研究新思维书系
- 【内容简介】
-
如何理解“现代电影”中的”现代”二字?如果说它不只是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而是某种特征的概念,那么,中国电影中的“现代性”是什么?第五代电影除了影像的创新,在“现代意识”上还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什么?
“中国现代电影”的主流传统是一种以“进步电影”为源头,以“五四”思潮所带来的“中国现代意识”为内核,以”影戏”模式为外观的电影传统。第五代电影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不仅仅在于电影形式的革新,更在于以一种具有反思性的“现代意识”突破了长久以来占据中国电影主流的个体意识缺失、生命意识淡漠、对“现代性”反思不足的“中国现代意识”,完善并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话语品性。
第五代电影作为“中国现代电影”的一部分,他们在启蒙尚未完成的中国现实语境中的所有话语仍然是对”现代性”的热切呼唤和追求。他们对现代性的追求和反思同时指向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现代电影,至今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
- 【作者简介】
-
陈捷,女,1974年出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影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影历史与理论。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师。2004-2005年为北京电影学院国内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科研成果为《中国影像、历史记忆与民族寓言——第五代电影与台湾新电影比较研究》,2002-一200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 【目录】
-
对电影的敬仰和真诚(代序)
前言
第一章第五代电影:
一个已完成的“新电影”方案
一、“第五代”与“新电影”:
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
二、“影像美学”与“历史反思”:
“第五代”的艺术批评
三、“文革之子”与“红卫兵情结”:
“第五代”的意识形态批评
四、现代意识:
重读“第五代”的新路径
第二章现代性、现代意识与
“中国现代电影”
一、现代性与现代意识的双重悖论
二、时间与特征:
西方的“现代电影”之争
三、“现代意识”:电影现代性的核心
四、“中国现代意识”的多重悖论
五、“中国现代电影”:
“传统”与“现代”的交媾
第三章身份认同、“文革"反思与“知青”经验:
“第五代”的现代意识起源
一、文化代言人与艺术先锋派
二、“解放一代”的“理想主义”和“知青一代”的“乌托邦”
三、“将人还原为人”:“文革”经验中的个体认知
四、“还原历史真实”:“文革”经验中的历史认知
五、“生活在别处”:“知青”经验中的生命认知
第四章抽象的“个体"与“自我的反思:
第五代电影的个体意识辨析
一、新时期“主体性”话语的内部冲突
二、《黑炮事件》:启蒙话语的延续
三、《一个和八个》与《晚钟》:抽象的人性思考
四、《黄土地》与《大阅兵》:个体性的焦虑与反抗
五、《盗马贼》与《孩子王》:“自我”的审视与反思
第五章自然的发现与生命的探寻:
第五代电影的生命意识萌发
一、“扎根话语”与“寻根话语”:两种乡土文化认同
二、还乡意识:自然的感悟与苦难的认知
三、《红象》:大自然的第一次探寻
四、《猎场札撒》与《孩子王》:
关于社会与文化的乌托邦设想
五、《红高梁》:野性的生命与原始的欲望
第六章城市的写照与人文的关怀:
第五代电影的城市意识初显
一、“城市意识”:从二元对立到整体反思
二、《小院》、《目标》和《九月》:
第五代“城市话语”的起源
三、《绝响》、《太阳雨》和《远离战争的年代》:
城市游离者和时代落伍者的一声叹息
四、《错位》:“现代化”和“主体性”的反思
五、《给咖啡加点糖》、《摇滚青年》和《轮回》:
“个体话语”与“城市意识”的裂隙
结语中国现代电影:一个未完成的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第五代作品年表(1982-1988)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