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
  • 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
  • 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
  • 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逻辑:“贺麟全集”第一卷

22 5.6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福建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黑格尔 著;贺麟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6-01

云霄县敏学斋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黑格尔 著;贺麟 译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77065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9页
  • 字数 30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贺麟全集“
【内容简介】

  《小逻辑(贺麟全集)》是《哲学全书纲要》的第一部分,通称《小逻辑》,以区别于《大逻辑》(即逻辑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

【作者简介】

  黑格尔(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等。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翻译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6年赴美国留学,先在奥柏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30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在清华大学兼课。贺麟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造诣,对黑格尔、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译本,都出自其手。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主义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等。

【目录】

题记
新版译者序言
译者引言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黑格尔对听众的致辞
导言(§1-18)[概论哲学的性质

第一部逻辑学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19-83)
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26-36)
B.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37-60)
I.经验主义(§37)
Ⅱ.批判哲学(§40)
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61_78)
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61-78)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79-83)

第一篇
存在论(DieLehrevomSein)(§84-111)
A.质(DieQualit/it)(§86-98)
(a)存在(Sein)(§86)
(b)定在(Dasein)(§89)
(c)自为存在(Fi~rsichsein)(§96)
B.量(DieQuantitfit)(§99__106)
(a)纯量(ReineQuantitfit)(§99)
(b)定量(Quantum)(§101)
(c)程度(Grad)(§103)
C.尺度(DasMaB}(§107一111)

第二篇
本质论(DieLehrevomWesen)(§112-159)
A.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DasWesenalsGrundder
Existenz)(§115-130)
(a)纯反思规定(Diereine
Reflexionsbestimmungen)(§115)
(1)同一(Identitfit)(§115)
(2)差别(DerUnterschied)(§116)
(3)根据(Grund)(§121)
(b)实存(DieExistenz)(§123)
(c)物(DasDing)(§125)
B.现象(DieErscheinung)(§131-141)
(a)现象界(DieWeltderErscheinung)(§132)
(b)内容与形式(InhaltundForm)(§133)
(c)关系(DasVerh/iltnis)(§135)
C.现实(DieWirklichkeit)(§142_159)
(a)实体关系(DasSubstantialitats-Verhfihnis)(§150)
(b)因果关系(DasKausalitfits-Verhfiltnis)(§153)
(c)相互作用(DieWechselwirkung)(§155)

第三篇
概念论(DieLehrevomBegriff)(§160一244)
A.主观概念(DerSubjektiveBegriff)(§163-193)
(a)概念本身(DerBegriffalsSolcher)(§163)
(b)判断(DasUrteil)(§166)
(1)质的判断(QualitativesUrteil)(§172)
(2)反思的判断(DasReflexions-Urteil)(§174)
(3)必然的判断(UrteilderNotwendigkeit)(§177)
(4)概念的判断(DasUrteildesBegriffs)(§178)
(c)推论(DerSchluss)(§181)
(1)质的推论(QualitativerSchluss)(§183)
(2)反思的推论(Reflexions-Schluss)(§190)
(3)必然的推论(SchlussderNotwendigkeit)(§191)
B.客体(DasObjekt)(§194-212)
(a)机械性(DerMechanismus)(§195)
(b)化学性(DerChemismus)(§200)
(c)目的性(DieTeleologie)(§204)
C.理念(DieIdee)(§213——244)
(a)生命(DasLeben)(§216)
(b)认识(DasErkennen)(§223)
(c)绝对理念(DieabsoluteIdee)(§236)
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