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于是集

全新正版未拆封

31.78 4.0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梅剑华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4-08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09

A小二郎书舍A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梅剑华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4-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220616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84页
  • 字数 265千字
【内容简介】
《于是集》其书名得自余华小说《河边的错误》中频繁出现的“于是”。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体例不同的跨界交叉的反思文章,分为读书、追忆、对话、行动和追问五个部分。第一辑读书,包括对学术思想类图书(诸如侯世达《自我是个怪圈》)的书评、导读和推荐;第二辑追忆,包括对克里普克、普特南等分析哲学家,对王国维、李泽厚等中国学者以及对小说家金庸和音乐人赵已然等的追思和怀念;第三辑对话,包括对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实验哲学、跨学界交流的讨论;第四辑行动,包括对哲学师友往事的回忆,首师哲学系和哲学合作社是关键词;第五辑追问,包括对虚拟现实、意识和自由意志等重要哲学问题的阐论。其中对二十世纪分析哲学史的审视、对爱因斯坦和柏格森关于如何理解时间的阐论、谈论因果关系的本质以及回忆与半亦师亦友的程广云老师之间的交往等几篇都是内容丰富、见解精湛的长篇好文。作者在追问部分的最后一篇文章“自由意志之惑”中,引用了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作结:沈从文在《从文自传》的结尾写道:“沈从文二十岁学生湖南 凤凰县人,便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 远学不尽的人生了。”欢迎读者诸君,来到这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思考那些永远也没有答案的问题。《于是集》既非高头讲章,也非随笔漫谈,而是凝结了作者多年学院生活的行思集。行动和思考交织在作者的文字之中,哲学的人、哲学的事、哲学的观念在不同的文章里交相呼应,构成作者的精神底色。
【作者简介】

梅剑华,祖籍湖南湘西龙山,1980年1月出生于湖北秭归。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2023年北京大学博古睿学者。研究方向:心智哲学、实验哲学与人工智能哲学;形而上学与中西哲学比较。已出版专著《即物以穷理:一种有我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北京大学出版社)、《直觉与理由: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商务印书馆)。



【目录】


第一部分 读书

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时间之争

七种武器: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克里普克

一次被忽视的因果革命

自我是个幻觉?

为学不作媚时语

极端的理论与合理的解释

从日常感知开始探究意识

走出笛卡尔

从北大的知识论研究传统说起

知识是社会的

“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

《庄子》的异域读解激活古老思想

爱读书,更“爱思想”


第二部分 追忆

阿姆斯特朗:澳大利亚最伟大的哲学家?

普特南:变与不变之间

怀特:哲学乃根本之学

金在权:几乎接近真相

克里普克:20世纪分析哲学最后一个标志性人物走了

法兰克福:别无选择,仍需负责

虚云:“法无高下,贵在契机”

王国维:可爱与可信的两难

郭沫若:“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的关键”

沈有鼎:“研究《墨经》的不二人选”

洪谦:断定根本上是一种体验

庞朴:一分为三的辩证法

赵已然:用生命歌唱的西北汉子

金庸:武侠与武道

朱高正:豪侠式的人物

曾自卫:有谁走在正确的路上

李泽厚:八零后的精神遗产

于振立:从“山海精”到《山海经》

……


第三部分 对话

第四部分 行动

第五部分 追问


后记




内容摘要

《于是集》:

 物理主义者主张:一切事物都是物理的,一切都可以为物理科学所描述和解释。第一句话不妨称之为物理主义的本体论主张:断定除了物理的事物,别无其他事物存在;第二句话不妨称之为物理主义的认识论主张:断定物理科学可以描述和解释所有存在的(物理)事物。稍加反思就会发现,这两个主张彼此紧密联系。例如我们说原子存在是一个本体论主张,但我们是通过原子论来断定原子存在的。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存在,也需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理论来给出解释。直观常识断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都是存在的,存在不需要理论,人们习以为常。涉及微观层次的事物如电子、夸克和宇观层次的事物如黑洞等,就需要借助理论才能知晓其存在。物理主义者相信只有这些物理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其他不过都是梦幻泡影。当然物理主义还有另外一种更严格的表述方式:天地万物要么是物理的事物,要么和物理层面的事物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意识过程必然和大脑过程联系。如何理解这个“必然”,不是本文主旨。只说一点,物理主义者都有个基本信念:所有事物最终都要锚定到物理事物上,所有的科学最终都要归总到物理科学。

 侯世达就是这个物理主义科学传统的传薪者,他不仅和其他物理主义者一样相信人是一个物理存在,而且指出常人眼中的自我不过是一个幻觉。侯世达说:“最终,我们自我感知、发明自我并被锁入一场叫作‘我的’幻境里,这些不过是自我指称的小小奇迹。”

 幻觉提法是全书的重心。在《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他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哥德尔的定理。在《我是个怪圈》一书中,他把哥德尔句引入自我的讨论中。所谓的哥德尔句是一种自指句,例如“我正在说谎”“下一句话为假,上一句话为真”等。不难发现句子的真假依靠对句子本身的理解,对于“我正在说谎”这句话,如果我认为这个句子是真的,那么这个句子是假的;如果我认为这个句子是假的,那么这个句子是真的。这就是自古希腊以来有名的说谎者悖论。这类句子被称作自指句。以此类推,我们会发现有无穷多的自指句,例如我们日常谈话总是从“我……”开始,日常言谈中存在大量“我如何如何”的语句。这些语句是否为真,依赖于我真的如何如何。在侯世达看来,这就是自我的来源。长期使用以我开头的语句,相互交错,叠成怪圈,形成了人类的自我理解模式。语言不是表达思想,而是塑造成形思想。在这里,侯世达和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看法相去不远。

 侯世达对自我的理解和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交相呼应。他多次声明自己不是一个人工智能研究者,而是一个认知科学家。在他看来,机器不能获得真正的人类智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可以发现哥德尔定理,一个基于算法的机器却不能发现哥德尔定理。在漫长的研究中,他发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都是数据拟合,基于算法实现。而我们的大脑是不能被算法所穷尽的。对于当今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侯世达疑虑重重。他声称要做真正的人工智能,所以自觉地和现在这些人工智能研究者保持距离。毕竟双方对何谓智能的理解有霄壤之别。一般来说,人们可能认为:物理主义者相信强人工智能,二元论者反对强人工智能。这不难理解,如果人是一个物理性存在,那就与机器没有分别,人能拥有的能力机器也具有,机器可以实现强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如果人是一个心身二元体,那就意味着人和机器是有分别的,人拥有心灵,而机器不具有的心灵,因此机器不能实现强人工智能。但真相与此相悖,物理主义者侯世达反对强人工智能,他的学生、二元论者查尔莫斯却支持强人工智能。

 查尔莫斯是目前最为知名的心灵哲学家,1996年出版了心灵哲学领域里程碑式著作《有意识的心灵》。他少年早慧,13岁读到《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15岁读到丹尼特和侯世达合著的《心我论》,自此和侯世达通信不断,植下了意识研究的种子。虽然查尔莫斯颇具数学天赋,一心想成为大数学家,但侯世达关注的问题一直在勾着他,牵引着他的思考最终走向哲学。彼时牛津哲学继承日常语言学派风格,从“意识”诸概念的日常用法出发讨论心灵哲学,这和查尔莫斯希望从科学中获得教益的旨趣相去甚远。于是他写信求教侯世达,申请读他的博士。两人一拍即合,查尔莫斯远渡重洋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侯世达主导的认知科学项目中心读博。其博士论文确立了查尔莫斯和侯世达物理主义世界观不同的自然化二元论立场:他认为意识不能被还原为物理事物,意识和物理事物一样属于世界中的基本事物。

 ……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五部分, 分别为读书、追忆、对话、行动、追问。具体内容包括: 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时间之争 ; 七种武器: 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克里普克 ; 一次被忽视的因果革命 ; 自我是个幻觉 ; 为学不作媚时语 ; 极端的理论与合理的解释 ; 从日常感知开始探究意识等。



媒体评论

★剑华重义重情,这种品性自然流淌在他的怀旧文章里,每一篇出,我都一气读完。剑华的哲思也脱不开他生活中的品性和感悟,这一点,在他的大部头著作里不那么明显,而在这本书里的书评、追问等短文里可以清楚读到。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哲学家,陈嘉映

 

 ★我与梅老师结识于一场“人工智能跨学科”研讨会。此后我们迅速地带领学生们开展深入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讨论中每个人闪烁着光的眼睛清晰地展现出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读《于是集》也如此。该书涵盖主题广泛、内容丰富而深刻,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看到跨学科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敏

 

 ★作者是地道的哲学美食家,康德的灵魂追问与大山倍达的空手道哲学在这本书里比邻而居,自我具体而微的生命体验与对人工智能的宏大辨析遥相呼应,他在思想的海里悠游,不带一丝倨傲。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梅雪风

 

 ★剑华是一位哲学学者,同时习武:八闪翻,翻子拳的二种。令我印象深刻的并非他如何“文武双全”,而是他能将哲学与武术皆极为自然地融于其生活之中。他的生活与思想从未分离,据此足可抗拒形而上学,实现多元化的知行合一。不同于学术专著,在《于是集》中,剑华知与行的包容性、融合力与广度,得到了非常生动的展现。

 ——小说家,朱岳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