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流程技术操作实务指南
全新正版未拆封
¥
89.22
3.0折
¥
2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鹰武 胡潘婷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鹰武 胡潘婷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115587794
-
定价
2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798页
-
字数
998千字
- 【内容简介】
-
审计是监督经济活动的有效手段,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审计全流程技术操作实务指南》在解读我国现行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具体审计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将一些复杂难懂的审计知识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并配备了相应的实务操作案例,供读者在理解审计知识与解决实际审计问题时进行参考。《审计全流程技术操作实务指南》适合审计专业人士、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校审计专业的师生阅读和使用。
- 【作者简介】
-
王鹰武
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审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曾任青海中恒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经理,现任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内审部负责人。研究领域包括:上市公司内控规范、集团化财务平台搭建、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方法、涉税会计、纳税筹划、业务体系的财税风险控制等。
胡潘婷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从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审计、财务稽核、报表与业务数据分析、成本效益分析、风控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会计立法与税收法律关系、涉税会计模式、纳税筹划、所得税会计、上市公司供应链金融融资、股权激励等。
- 【目录】
-
目录
第 1章 审计概述
1.1 审计的概念与独立性/1
1.1.1 审计概念 1
1.1.2 审计的独立性 1
1.2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2
1.2.1 审计的目标 2
1.2.2 审计的对象 4
1.3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5
1.3.1 审计的职能 5
1.3.2 审计的作用 6
第 2章 审计种类、方法和程序
2.1 审计种类/7
2.1.1 社会审计 7
2.1.2 内部审计 7
2.1.3 政府审计 8
2.2 审计方法/8
2.2.1 审计方法的选用 8
2.2.2 审计的技术方法 9
2.2.3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9
2.2.4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3
2.2.5 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方法 15
2.3 审计程序/16
2.3.1 审计的准备阶段 17
2.3.2 审计的实施阶段 19
2.3.3 审计的完成阶段 20
2.4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21
2.4.1 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21
2.4.2 信息技术对确定审计范围的影响 23
2.4.3 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 24
2.4.4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电子表格的
运用 25
第3章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3.1 民间审计组织/27
3.1.1 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 27
3.1.2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29
3.1.3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出名的
会计师事务所 31
3.2 内部审计机构/33
3.2.1 内部审计机构及其特征 33
3.2.2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及责任
追究 35
3.2.3 国际内部审计机构 37
3.3 政府审计机关/38
3.3.1 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38
3.3.2 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遵循的
原则 39
3.3.3 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44
第4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4.1 审计准则/46
4.1.1 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46
4.1.2 审计准则的结构内容 48
4.1.3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50
4.1.4 我国政府审计准则 51
4.1.5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52
4.2 审计依据/52
4.2.1 审计依据的含义 53
4.2.2 审计依据的种类 53
4.2.3 审计依据的特点 55
4.2.4 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56
第5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5.1 审计证据/59
5.1.1 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 59
5.1.2 审计证据的分类 61
5.1.3 审计证据的收集 63
5.1.4 审计证据的鉴定 65
5.2 审计工作底稿/68
5.2.1 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68
5.2.2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68
5.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格式 70
5.2.4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73
5.2.5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75
第6章 账目审计基本方式
6.1 顺查法/77
6.2 逆查法/78
6.3 直查法/79
6.4 详查法/80
6.5 抽查法/81
6.6 重制法/84
第7章 账目基础审计技术方法
7.1 审阅方法/85
7.1.1 审阅法的定义 85
7.1.2 审阅的要点 85
7.1.3 审阅的技巧 89
7.2 核对方法/91
7.2.1 核对的要点 91
7.2.2 运用核对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93
7.3 盘存方法/95
7.3.1 盘存方法的应用要点 95
7.3.2 盘存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97
7.4 函证方法/97
7.4.1 函证方法的应用要点 98
7.4.2 函证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99
7.5 观察与鉴定方法/100
7.5.1 观察方法 100
7.5.2 鉴定方法 101
7.6 分析方法/102
7.6.1 比较分析法 103
7.6.2 平衡分析法 104
7.6.3 相关分析法 105
7.6.4 账户分析法 105
7.7 推理方法/107
7.7.1 推理方法的应用要点 107
7.7.2 推理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08
7.8 询问方法/108
7.8.1 询问方法的应用要点 109
7.8.2 询问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10
7.9 调整方法/111
7.9.1 调整方法的应用要点 111
7.9.2 调整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12
7.10 评价方法/113
7.11 审计评价的方式/114
7.12 审计评价的方法/115
7.13 应区分的界限/116
7.14 支出环节的评价要点/117
7.15 生产环节的评价要点/120
7.16 收入环节的评价要点/121
第8章 制度基础审计技术方法
8.1 计划制定与管理方法/123
8.1.1 长期计划制定与管理方法 123
8.1.2 项目审计计划制定与管理方法 124
8.1.3 现场审计计划制定与管理方法 124
8.2 资源控制与工作分配方法/127
8.3 制度调查方法/129
8.3.1 调查内容确定 129
8.3.2 制度调查技术 130
8.4 制度描述方法/132
8.4.1 文字说明法 132
8.4.2 制表法 133
8.4.3 绘制流程图法 133
8.5 制度初评方法/135
8.6 符合性测试方法/140
8.7 综合评价方法/143
8.8 实质性测试方法/145
8.8.1 资产与负债账目测试方法 145
8.8.2 分析性检查方法 146
8.9 制度自评方法/147
8.9.1 制度自评的意义 147
8.9.2 制度自评的程序 149
第9章 风险基础审计技术方法
9.1 固有风险分析/151
9.2 控制风险分析/155
9.3 管理风险方法/158
9.3.1 风险识别 158
9.3.2 风险评估 160
9.3.3 风险处理 161
9.4 重要性判断方法/162
9.4.1 重要性概念 162
9.4.2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应用 163
第 10章 错弊审计方法
10.1 错弊发现技巧/167
10.1.1 错误与弊端的区分 167
10.1.2 发现错弊的技巧 169
10.1.3 错弊审计要点 172
10.2 弊端审计技术/173
10.2.1 线索筛选技术 173
10.2.2 纵横穿插技术 174
10.2.3 配套还原技术 174
10.2.4 立体查账技术 175
10.2.5 分解组合技术 176
第 11章 管理审计方法
11.1 经济活动分析方法/177
11.1.1 因素分析方法 177
11.1.2 指数分析方法 178
11.1.3 ABC分析技术 179
11.2 数学分析方法/180
11.2.1 线性规划方法 180
11.2.2 网络分析方法 181
11.2.3 回归分析方法 182
11.3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184
11.3.1 本量利分析方法 184
11.3.2 投资分析方法 186
第 12章 计算机审计
12.1 计算机审计概述/188
12.1.1 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188
12.1.2 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189
12.1.3 计算机审计的特点 190
12.2 计算机审计调查与程序/191
12.2.1 初步调查 191
12.2.2 安全控制 191
12.2.3 保护控制 192
12.2.4 设计说明书控制 192
12.2.5 风险控制分析 192
12.2.6 硬件和系统软件控制 193
12.2.7 接触控制 193
12.2.8 过程控制 193
12.2.9 应用控制 193
12.2.10 用户控制 194
12.3 计算机审计方法/194
12.3.1 通用审计软件 195
12.3.2 计算机审计技术 196
12.3.3 评价数据库系统的创新方法 198
12.4 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应用/198
12.4.1 绕过计算机审计法的应用 198
12.4.2 模拟数据法的应用 199
12.4.3 重新处理法的应用 200
12.4.4 程序检查法的应用 200
第 13章 社会审计常用的技术方法
13.1 盘存法/202
13.1.1 盘存法的概念 202
13.1.2 盘存法的分类 202
13.1.3 盘存法的实施要点 203
13.1.4 应用盘存法的注意事项 204
13.2 函证方法/206
13.2.1 函证的对象 206
13.2.2 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 207
13.2.3 函证的时间 208
13.2.4 函证的实施过程及评价 208
13.3 询问法/209
13.3.1 询问法的定义 209
13.3.2 询问法的实施方式 209
13.4 抽样法/210
13.4.1 抽样法的含义 210
13.4.2 抽样法的特征 211
13.4.3 抽样法的适用性 211
13.4.4 抽样法的分类 212
13.5 社会常用的技术方法案例/213
13.5.1 审计具体使用方法介绍 213
13.5.2 使用的具体审计方法 215
第 14章 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审计
14.1 销售与收款环节相关业务活动及内部
控制/217
14.2 评估销售与收款环节的重大风险/224
14.3 测试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230
14.3.1 控制测试的基本原理 230
14.3.2 以风险为起点的控制测试 230
14.4 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实质性程序/236
14.4.1 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237
14.4.2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43
14.5 东方电子公司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
案例/250
第 15章 采购与付款环节的审计
15.1 采购与付款环节相关业务活动及内部
控制/252
15.1.1 采购与付款环节的相关业务活动 252
15.1.2 采购与付款环节内部控制 253
15.2 评估采购与付款环节的重大风险/256
15.3 测试采购与付款环节的内部控制/257
15.4 采购与付款环节的实质性程序/259
15.4.1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259
15.4.2 除折旧/摊销、人工费用以外的一般
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260
15.5 A公司采购与付款环节审计案例/262
第 16章 生产与存货环节的审计
16.1 生产与存货环节相关业务活动及内部
控制/263
16.1.1 生产与存货环节相关业务活动 263
16.1.2 生产与存货环节的内部控制 265
16.2 评估生产与存货环节的重大风险/268
16.3 生产与存货环节的内部控制测试/269
16.4 生产与存货环节的实质性程序/273
16.4.1 存货的审计目标 274
16.4.2 存货监盘 275
16.4.3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277
16.5 A公司生产与存货环节审计案例/279
16.5.1 案例介绍 279
16.5.2 案例实施过程 279
16.5.3 案例结论 280
第 17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
17.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281
17.1.1 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81
17.1.2 货币资金审计涉及的主要单据与
会计记录 282
17.1.3 货币资金审计涉及的主要业务
活动 282
17.1.4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概述 283
17.2 货币资金的重大风险/285
17.2.1 货币资金可能发生的错报 285
17.2.2 识别与应对可能发生错报环节的
内部控制 285
17.2.3 与货币资金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286
17.2.4 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
方案 287
17.3 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287
17.3.1 库存现金的控制测试 287
17.3.2 银行存款的控制测试 288
17.4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289
17.4.1 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290
17.4.2 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291
17.4.3 其他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292
17.5 甲公司货币资金审计案例/293
第 18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18.1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295
18.1.1 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 295
18.1.2 内部控制审计基准日 296
18.2 对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296
18.2.1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96
18.2.2 与控制相关的风险 297
18.2.3 测试控制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 297
18.2.4 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 298
18.2.5 控制测试的范围 299
18.3 对企业层面控制进行测试/300
18.3.1 与控制环境相关的控制 300
18.3.2 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
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301
18.3.3 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302
18.3.4 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
的控制 302
18.3.5 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
评价 303
18.3.6 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 303
18.3.7 监督经营成果的控制 304
18.3.8 审计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时需考虑的因素 304
18.4 对业务流程、交易层面控制进行测试/304
18.4.1 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305
18.4.2 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305
18.4.3 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306
18.5 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测试/307
18.5.1 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控制 307
18.5.2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 308
18.6 评价控制缺陷/309
18.6.1 控制缺陷的分类 309
18.6.2 评价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 309
18.6.3 控制缺陷整改 311
18.7 内部控制审计案例/312
第 19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的审计
19.1 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概念/314
19.2 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和目标/316
19.3 了解集团及其组成部分环境/317
19.4 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措施/320
19.5 甲集团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案例/322
第 20章 其他特殊项目审计
20.1 会计估计审计/324
20.1.1 会计估计的性质 324
20.1.2 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 325
20.1.3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30
20.1.4 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332
20.1.5 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以应对特别
风险 337
20.1.6 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并确定
错报 339
20.1.7 其他相关审计程序 340
20.2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343
20.2.1 期初余额的含义 344
20.2.2 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 345
20.2.3 审计程序 346
20.2.4 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 349
第 21章 出具审计报告
21.1 审计报告概述/351
21.2 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类型/352
21.2.1 审计意见的形成 352
21.2.2 审计报告的类型 355
21.3 审计报告的要素/355
21.3.1 标题 355
21.3.2 收件人 355
21.3.3 审计意见 356
21.3.4 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356
21.3.5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 357
21.3.6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
责任段 357
21.3.7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
事项(如适用) 359
21.3.8 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359
21.3.9 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
盖章 360
21.3.10 报告日期 360
21.4 不同种类审计报告示例/361
21.4.1 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
报表出具的标准审计报告 361
21.4.2 由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出具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62
21.4.3 由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出具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64
21.4.4 由于注册会计师无法针对财务报表多个要素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发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65
21.4.5 由于注册会计师无法针对财务报表多个要素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66
21.4.6 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审计
报告 368
第 22章 内部审计常用技术方法
22.1 抽样方法/371
22.1.1 审计抽样概述 371
22.1.2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抽样的运用 373
22.2 询问方法/376
22.2.1 询问方法概述 376
22.2.2 内部审计工作中询问方法的应用 376
22.3 分析性技术/377
22.3.1 分析性技术概述 377
22.3.2 分析性技术的方法 379
22.3.3 内部审计工作中分析性技术的
应用 381
22.4 弊端审计技术/383
22.4.1 弊端审计概述 383
22.4.2 内部审计工作中弊端审计的应用 383
22.5 内部制度自评方法/384
22.5.1 内部制度自评概述 384
22.5.2 内部制度自评的应用 385
22.6 内部审计常用技术方法案例/386
第 23章 舞弊审计
23.1 舞弊审计概述/390
23.2 舞弊审计的内容/391
23.2.1 管理层舞弊审计 391
23.2.2 员工舞弊审计 392
23.3 舞弊审计方法/396
23.3.1 红色预警标志法 396
23.3.2 错误制造法 396
23.3.3 统计分析法 396
23.4 B子公司总经理舞弊审计案例/397
23.4.1 案例背景 397
23.4.2 审计过程 397
23.4.3 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汇总 399
23.4.4 审计建议 399
第 24章 合同审计
24.1 合同审计概述/400
24.2 合同审计的内容/400
24.2.1 合同签订前的审计 400
24.2.2 合同履行过程的审计 402
24.2.3 合同变更的审计 402
24.2.4 合同终止的审计 402
24.2.5 合同日常管理审计 403
24.3 合同审计的方法/403
24.3.1 询问法 403
24.3.2 流程图法 403
24.3.3 测试表法 404
24.3.4 现场观察法 404
24.3.5 历史分析法 404
24.3.6 环境分析法 404
24.4 合同审计程序/405
24.5 新利集团公司合同执行前后审计案例/406
24.5.1 案例背景 406
24.5.2 审查过程和方法 409
24.5.3 审计结论 410
24.6 M公司合同执行审计案例/412
24.6.1 案例背景 412
24.6.2 审计实施情况 412
24.6.3 审计结果分析及建议 413
第 25章 风险管理审计
25.1 风险管理审计概述/415
25.1.1 风险管理审计的含义 415
25.1.2 风险管理审计的特点 416
25.2 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417
25.2.1 企业整体层面 417
25.2.2 具体业务层面 420
25.3 风险管理审计的方法/424
25.3.1 传统审计方法 425
25.3.2 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情况的审计
方法 425
25.3.3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 426
25.4 风险管理审计程序/427
25.4.1 制定风险管理审计计划 427
25.4.2 实施风险管理审计 427
25.4.3 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 428
25.4.4 进行后续审计 428
25.5 风险管理审计要点/429
25.5.1 风险管理政策的审核 429
25.5.2 风险目标设定的审核 429
25.5.3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审核 430
25.5.4 风险管理措施、方法的适当性
审核 430
25.6 D集团对其B子公司的舞弊风险管理审计案例/431
25.6.1 案例背景 431
25.6.2 评估舞弊风险识别的充分性 431
25.6.3 评估舞弊风险衡量的恰当性 435
25.6.4 评估舞弊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及改进
意见 438
第 26章 财务审计
26.1 财务审计概述/441
26.1.1 财务审计的含义 441
26.1.2 财务审计的特点 441
26.2 财务审计的内容/442
26.2.1 基础性审计工作 442
26.2.2 发展性审计工作 443
26.2.3 稳定性审计工作 443
26.3 财务审计的方法/444
26.4 财务审计程序/445
26.4.1 制定财务审计计划 445
26.4.2 内部财务审计具体实施过程 445
26.4.3 内部财务审计结束 446
26.4.4 后续内部财务审计 446
26.5 财务审计要点/447
26.5.1 预算管理审计 447
26.5.2 资产、负债及权益审计 447
26.5.3 纳税管理审计 447
26.5.4 会计基础工作审计 448
26.5.5 会计电算化制度审计 448
26.6 G公司财务审计案例/449
26.6.1 案例背景 449
26.6.2 审计发现的问题 449
26.6.3 整改建议 453
第 27章 信息系统审计
27.1 信息系统审计概述/455
27.2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456
27.2.1 组织层面信息技术控制 456
27.2.2 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 457
27.2.3 业务流程层面应用控制 457
27.3 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458
27.3.1 询问相关控制人员 459
27.3.2 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459
27.3.3 审阅文件和报告及计算机文档或
日志 459
27.3.4 进行穿行测试,追踪交易在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459
27.3.5 验证系统控制和计算逻辑 459
27.3.6 登录信息系统进行系统查询 460
27.3.7 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 460
27.3.8 利用其他专业机构的审计结果或者企业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结果 460
27.3.9 其他 460
27.4 信息系统审计程序/460
27.4.1 制定审计计划 461
27.4.2 风险评估 461
27.4.3 信息系统审计测试 462
27.4.4 出具审计报告 463
27.5 信息系统审计要点/463
27.5.1 组织层面信息技术控制 463
27.5.2 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 464
27.5.3 业务流程层面应用控制 465
27.6 H集团信息系统审计案例/466
27.6.1 案例背景 466
27.6.2 审计过程及方法 467
27.6.3 审计结果及成效 471
27.6.4 启示与思考 472
第 28章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28.1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473
28.1.1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分类 473
28.1.2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474
28.1.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474
28.2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477
28.2.1 经营管理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477
28.2.2 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479
28.2.3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479
28.2.4 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纪律
情况 480
28.2.5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 481
28.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481
28.3.1 审计取证方法 481
28.3.2 责任界定方法 483
28.3.3 审计评价方法 486
28.4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489
28.4.1 审计准备阶段 489
28.4.2 审计实施阶段 491
28.4.3 审计报告阶段 493
28.4.4 审计终结阶段 495
28.5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点/495
28.6 L公司对子公司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的
案例/498
第 29章 绩效审计
29.1 绩效审计概述/503
29.1.1 绩效审计分类 504
29.1.2 绩效审计的特点 505
29.1.3 绩效审计目标 506
29.2 绩效审计的内容/508
29.2.1 企业经营活动审计内容 508
29.2.2 企业管理活动审计内容 509
29.2.3 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内容 510
29.3 绩效审计评价/510
29.3.1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510
29.3.2 绩效审计的专门分析评价方法 512
29.4 绩效审计程序/514
29.5 绩效审计的要点/515
29.6 S公司绩效审计案例/517
第30章 公司治理审计
30.1 公司治理审计概述/526
30.1.1 公司治理审计的概念 526
30.1.2 公司治理审计的特点 527
30.1.3 公司治理审计的目标 527
30.2 公司治理审计的内容/528
30.2.1 股东层面公司治理审计 528
30.2.2 董事会层面公司治理审计 528
30.3 公司治理审计的要点/529
30.3.1 实地观察审计方法的运用 529
30.3.2 关注对反舞弊控制的审计 529
30.3.3 关注对报酬政策和相关流程的
审计 530
第31章 经营决策审计
31.1 经营决策审计概述/531
31.1.1 经营决策审计的概念 531
31.1.2 经营决策审计的原则 532
31.1.3 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审计的方法 532
31.2 经营决策审计的内容/533
31.2.1 投资方向审计 533
31.2.2 环境分析和市场预测审计 534
31.2.3 市场营销决策审计 534
31.3 经营决策审计要点/535
31.3.1 经营决策审计的评价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535
31.3.2 经营决策审计不仅要关注直接的审计效果,而且要关注可控的社会效果 536
31.4 M公司经营决策审计案例/536
第32章 内部审计报告
32.1 编制内部审计报告的目的/541
32.1.1 向阅读者传递信息 541
32.1.2 说服阅读者接受并采纳审计意见和
建议 542
32.2 内部审计报告的作用/542
32.3 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543
32.4 编制内部审计报告的注意事项/544
32.5 内部审计报告的复核/546
32.6 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547
32.6.1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547
32.6.2 内部审计报告的正文内容 548
第33章 政府审计常用技术方法
33.1 询问技术/550
33.1.1 询问技术应用要点 550
33.1.2 询问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52
33.2 检查方法/553
33.2.1 顺查法 553
33.2.2 逆查法 554
33.2.3 直查法 555
33.3 分析技术/556
33.3.1 比较分析技术 556
33.3.2 平衡分析技术 557
33.3.3 相关分析技术 558
33.3.4 账户分析技术 558
第34章 财政审计(一)
34.1 财政审计概述/561
34.1.1 财政审计的含义 561
34.1.2 财政审计的意义 562
34.1.3 财政审计的法律依据 564
34.2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566
34.2.1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含义 566
34.2.2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意义 567
34.2.3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指导原则和
目标 569
34.2.4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时间和范围 570
34.2.5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主要内容 571
34.3 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577
34.3.1 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
内涵 577
34.3.2 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
必要性 577
34.3.3 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应坚持的原则 578
34.3.4 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579
34.3.5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与对下级政府预算
执行和决算审计的结合 582
34.4 部门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584
34.4.1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 585
34.4.2 部门决算审计 594
34.5 案例分析/595
第35章 财政审计(二)
35.1 税务审计/599
35.1.1 税务审计概述 599
35.1.2 税务审计的内容 600
35.2 海关审计/603
35.2.1 海关审计概述 603
35.2.2 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征收情况审计 605
35.2.3 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减免情况审计 608
35.2.4 保税货物监管情况审计 610
35.3 国库审计/614
35.3.1 国库审计概述 614
35.3.2 国库审计的内容 616
35.4 案例分析/617
第36章 财政审计(三)
36.1 社会保障审计/621
36.1.1 社会保障审计概述 621
36.1.2 社会保障审计的主要内容 624
36.2 农业审计/631
36.2.1 农业审计概述 631
36.2.2 农业审计的主要内容 634
36.3 资源环境审计/641
36.3.1 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641
36.3.2 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648
36.4 案例分析/650
36.4.1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 650
36.4.2 扶贫资金审计结果 653
36.4.3 节能减排项目审计结果 654
第37章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37.1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述/656
37.1.1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概念 656
37.1.2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意义 656
37.1.3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658
37.1.4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发展方向 658
37.2 投资项目管理审计/659
37.2.1 投资项目计划管理审计 659
37.2.2 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审计 662
37.3 建设项目管理审计/664
37.3.1 建设项目招投标审计 664
37.3.2 合同管理审计 668
37.3.3 建设工程监理审计 669
37.4 工程价款结算审计/672
37.4.1 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审计 672
37.4.2 建筑安装工程费审计 675
37.4.3 对征地拆迁的审计 679
37.5 建设项目财务收支审计/683
37.5.1 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审计 683
37.5.2 建设项目支出审计 684
37.5.3 基本建设收入、结余资金、债权债务
审计 687
37.5.4 竣工结算报表审计 688
37.6 案例分析/689
37.6.1 案例一 689
37.6.2 案例二 690
第38章 金融审计
38.1 金融审计概述/692
38.1.1 金融及金融机构 692
38.1.2 金融审计的含义及任务 692
38.1.3 金融业务的审计特征 693
38.1.4 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 694
38.1.5 金融审计的发展趋势 695
38.2 商业银行审计/696
38.2.1 商业银行概述 696
38.2.2 商业银行审计概述 700
38.2.3 商业银行审计内容 704
38.3 保险业务审计/714
38.3.1 保险业务概述 714
38.3.2 保险业务审计概述 715
38.3.3 保险业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717
38.4 证券业务审计/719
38.4.1 证券业务概述 719
38.4.2 证券业务审计概述 720
38.4.3 证券业务审计的内容 721
38.5 案例分析/725
第39章 政府绩效审计
39.1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729
39.1.1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729
39.1.2 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729
39.2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732
39.2.1 准备阶段 733
39.2.2 实施阶段 735
39.2.3 报告阶段 737
39.2.4 后续审计阶段 738
39.3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739
39.3.1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分类 739
39.3.2 政府绩效审计的常用方法 739
39.4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分析/748
39.4.1 案例背景 749
39.4.2 审前准备阶段 750
39.4.3 审计实施阶段 752
39.4.4 审计报告阶段 756
第40章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
40.1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概述/757
40.1.1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含义 757
40.1.2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 757
40.1.3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758
40.1.4 政府信息系统审计的效果 760
40.2 计算机技术在政府审计中的应用/761
40.2.1 建设政府审计信息化系统 761
40.2.2 云计算技术在政府审计中的运用 767
40.3 政府审计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发展/772
40.3.1 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 772
40.3.2 大数据时代给政府审计带来的机遇和
挑战 773
40.3.3 大数据时代对政府审计提出的
新要求 774
40.3.4 大数据时代开展政府审计的策略 776
第41章 政府审计报告
41.1 政府审计报告概述/778
41.1.1 政府审计报告的含义 778
41.1.2 政府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及其
内容 778
41.1.3 政府审计报告的作用 779
41.1.4 政府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780
41.1.5 政府审计报告的审定 780
41.1.6 审计结果公告 783
41.2 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784
41.2.1 审计结果报告 785
41.2.2 审计工作报告 785
41.2.3 审计结果报告与审计工作报告的
关系 786
41.2.4 审计结果报告与审计工作报告的
程序 787
41.3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788
41.3.1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概述 788
41.3.2 专项审计调查范围 789
41.3.3 专项审计调查的程序 789
41.3.4 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的内容 790
41.4 政府审计报告举例/790
41.4.1 政府审计工作报告举例 790
41.4.2 政府审计结果报告举例 79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