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
19.54
4.7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林琳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琳 著
-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4
-
ISBN
978751022587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研究》以少年观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归纳、比较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少年观护制度的历史发展、运行模式和运作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和刑事司法现状,对二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的对观护帮教工作的探索进行梳理与总结,归纳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现实需求和开展观护的不同做法,分析优劣,为构建我国科学的观护制度提供现实样本,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我国观护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理论和制度框架的整体出发,使观护制度的设计能够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契合。尽管该书研究以涉罪未成年人为视角和样本,但毫无疑问,完备的观护制度也同样适用于不良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犯罪预防,是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的重要内容。该书在完成和修改过程中,注重将我国本土的未成年人法学理论与国外的少年司法理论进行比较,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的结合,将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放到我国整体法律体系和未成年人司法体系中进行程序设计,书中有较为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参考,对域外的制度考察全面扎实,对相关用语的比较分析透彻,对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的处遇历史和立法沿革梳理清晰,对国内问题的归纳和思考深入充分,对我国未来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构建思路科学严谨。
- 【作者简介】
-
林琳,女,1985年5月生,法学博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保护。在《法学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任北京市员额检察官,多次参与办理“413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等大要案,获评全国十大诉讼监督案件。
- 【目录】
-
总序
序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观护制度的含义
一、观护
二、少年观护
三、本书研究的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
第二节 观护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少年、青少年与未成年人
二、身份罪错、非行、虞犯、触法、不良、涉罪等用语的界分
三、观护与分流、转处
四、观护与社会调查
五、观护与保安处分、保护处分
六、观护与缓刑
第二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少年司法基本理念与涉罪未成年人观护
一、国家亲权理念
二、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
三、教育刑理念
四、处遇个别化理念
五、恢复性司法理念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与涉罪未成年人观护
一、标签理论、不同接触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减少司法介入
二、犯罪地理学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处遇个别化
三、不同增强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处遇保护优先
四、紧张犯罪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社会机会供给
五、社会控制理论与未成年人观护强调与社会福利紧密合作
第三章 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域外少年司法演进中的观护制度
一、域外少年司法和观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域外少年司法中观护的类型与程序
三、域外少年观护的主体
第二节 域外观护制度的共性分析
一、观护目的一致
二、观护对象和受案范围广泛
三、社会调查程序地位明确
四、观护资源和措施丰富
五、观护主体专业性强
六、社会力量参与充分
第四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恤幼思想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二、观护理念在近现代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中的体现
第二节 建立我国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法律基础
一、现行法律的规定
内容摘要
本书以少年观护制度为研究对象,归纳、比较域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少年观护制度的历史发展、运行模式和运作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和刑事司法现状,将二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对观护帮教工作的探索进行梳理与总结,归纳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制度的现实需求和开展观护的不同做法,分析优劣,为构建我国科学的观
护制度提供现实样本,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
层面构建我国观护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理论和制度框架的整体出发,使观护制度的设计能够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契合。尽管本书研究以涉罪未成年人为视角和样本,但毫无疑问,完备的观护制度也同样适用于不良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犯罪预防,是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的重要内容。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