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诱变育种
全新正版未拆封
¥
113.41
6.8折
¥
16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纪原 编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纪原 编
-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82721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4页
-
字数
10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航天诱变育种》是中国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工作20年的总结,由著名的农业专家、生物工程专家、航天技术专家和从事航天育种研究工作的第一线专家撰写,内容包括航天育种的决策研究,航天技术为农业服务,作物育种,机理研究和新品种的生产试验等内容。
《中国航天诱变育种》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大量的试验结果证明,宇宙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地球人类的现实生活服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质量,这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中国航天诱变育种》是从事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工作的人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这一专业有兴趣人士的参考书。
- 【作者简介】
-
刘纪原,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校自动控制系,分配到航天系统工作后历任研究室主任、所长、副院长、副部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1991年提出航天效益工程的概念,把航天育种、卫星减灾、利用航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航天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重要内容,是航天诱变育种工程决策人之一。
- 【目录】
-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航天育种技术
太空环境应用展望
从“辐射育种”的发展来展望“航天育种”的前景
开展航天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现代农业与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20年的历史回顾
中国和俄、美航天生物学试验重点的差别
创建航天育种工程造福人类
航天育种、农业卫星及运载火箭
空间诱变育种研究15年(1986~2001年)体会
我国的农作物航天诱变育种与研究
航天育种与农业科技
返回式卫星舱内辐射环境及监测
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规范
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再生稻超高产结构及其调控
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特性及调控技术
空间环境对区分籼粳类型一些性状的诱变作用研究
空间诱变创造克服籼粳杂种半不育性新种质和新恢源研究
水稻空间诱变育种及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高档优质早籼V64155的航天育种研究
高档优质早籼V64155亲本空间诱变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国标红米赣晚籼33号亲本空间诱变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丰产高抗“赣早籼47号”的航天育种研究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高产优质早熟晚糯航育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水稻空间搭载与地面γ辐照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水稻空间诱变性状的变异特点及新品种选育研究
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选育研究
太空优质稻“华航一号”的性状特点及应用研究
水稻航天育种的实践和体会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721”的选育
水稻不育系培矮64s的空间诱变效应及后代的SSR分析
航天诱变水稻突变体遗传变异分子标记
空间环境诱变水稻稳定品系的生理学研究
应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稻新品种粤航1号
空间诱变创新高蛋白质水稻新品种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的研究
空间技术诱发水稻变异及其育种应用
航天与辐射共诱变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水稻卫星搭载诱变育种研究
从卫星搭载和组培诱变水稻品系中筛选出特大穗型株系
明恢63航天育种成果及前景
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效应及突变体筛选与应用研究
对重力钝感的水稻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空间环境和地面γ辐照对水稻诱变的差异
太空处理诱导水稻的变异研究
空间环境对水稻诱变效应研究
利用粳型亲籼恢复系配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应用于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航天诱变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高空诱导对小麦诱变作用的研究
卫星搭载小麦干种子SP1的生物学效应
神舟1号飞船搭载对大、小麦SP1、SP2两代的主要性状的影响
零磁空间对大、小麦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空间诱变对小麦性状分离的影响
卫星搭载选育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
863-2春麦卫星搭载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玉米航天育种不育突变体的选育及其研究
玉米空间诱变规律研究
卫星搭载培育大豆新品种
空间条件对油菜诱变效果与遗传的研究
——突变类型的筛选与利用
甘蓝型(B.napus.L)油菜太空育种试验初报
太空环境对红小豆大粒性状的诱变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