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动通信

全新正版未拆封

29.18 4.9折 59 全新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宫淑兰 许鸿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10-29

A小二郎书舍A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宫淑兰 许鸿奎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2626923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典型移动通信系统及无线网络的规划和优 化,较充分地反映了通信工程设计及新技术。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信道、抗衰落 技术、2G/3G/4G/5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本书力求将移动通信 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系统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力争做到内容全面新颖、语言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 考书。
【作者简介】
宫淑兰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线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主研省部级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软件著作3部。

许鸿奎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线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及主研省部级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软件著作3部。
【目录】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3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3.1  信源编码技术

   1.3.2  不同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1.3.3  调制技术

   1.3.4  基本的双工技术

 1.4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与干扰

   1.4.1  噪声

   1.4.2  干扰

 1.5  蜂窝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1.5.1  基本的网络结构

   1.5.2  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

   1.5.3  频率复用技术与蜂窝小区

   1.5.4  多信道共用技术

   1.5.5  干扰和信道容量

   1.5.6  蜂窝小区容量改善方法

 本章习题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2.1  移动通信信道概述

 2.2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2.1  直射波

   2.2.2  大气中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2.2.3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2.4  反射波

   2.2.5  散射波

 2.3  移动通信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3.1  移动环境下无线信号场强特性

   2.3.2  多径传输及特性描述

   2.3.3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征

 2.4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4.1  Okumura-Hata模型

   2.4.2  COST-231 Hata模型

   2.4.3  Keenan-Motley传播模型

   2.4.4  SPM传播模型

   2.4.5  0.5~100GHz的传播模型

   2.4.6  室内传播模型

   2.4.7  射线追踪传播模型

 2.5  MIMO信道模型

 本章习题

第3章  抗衰落技术

 3.1  分集接收技术

   3.1.1  分集接收原理

   3.1.2  分集信号的合并

 3.2  均衡技术

 3.3  基本的信道编码技术

   3.3.1  信道编码分类

   3.3.2  线性分组码

   3.3.3  卷积码

   3.3.4  Turbo码

   3.3.5  交织编码

   3.3.6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3.3.7  极化编码

   3.3.8  网格编码调制

 3.4  扩频技术

   3.4.1  概述

   3.4.2  扩频技术的分类

 3.5  多载波调制

   3.5.1  多载波传输系统

   3.5.2  OFDM调制

 3.6  MIMO技术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空时编码

   3.6.4  MIMO系统容量

   3.6.5  MIMO系统的增益

 本章习题

第4章  2G/3G移动通信系统

 4.1  2G/3G系统概述

   4.1.1  GSM概述

   4.1.2  3G系统概述

 4.2  GSM/WCDMA的网络结构

   4.2.1  GSM的网络结构

   4.2.2  WCDMA的网络结构

 4.3  2G/3G系统无线接口

   4.3.1  GSM的无线接口

   4.3.2  W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

 4.4  相关技术

   4.4.1  GSM相关技术

   4.4.2  WCDMA关键技术

 本章习题

第5章  4G移动通信系统

 5.1  4G系统的设计目标

 5.2  基本概念

   5.2.1  4G系统的网络结构

   5.2.2  4G系统的协议栈

   5.2.3  LTE系统消息

   5.2.4  4G网络用户标识

   5.2.5  UE的工作模式与状态

   5.2.6  承载

 5.3  LTE系统的无线接口

   5.3.1  无线接口协议栈功能

   5.3.2  LTE系统的无线帧结构

   5.3.3  物理资源相关概念

   5.3.4  LTE系统的物理信道

   5.3.5  LTE系统的物理信号

 5.4  EPC网络原理

   5.4.1  EPC网络

   5.4.2  EPC网络工作原理

 5.5  4G系统的关键技术

   5.5.1  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5.5.2  多天线技术

   5.5.3  链路自适应

   5.5.4  快速分组调度

   5.5.5  HARQ

   5.5.6  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

 5.6  LTE-Advanced系统的增强技术

   5.6.1  载波聚合技术

   5.6.2  中继技术

   5.6.3  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

   5.6.4  增强型MIMO

 本章习题

第6章  5G移动通信系统

 6.1  5G概述

   6.1.1  5G演进和标准化

   6.1.2  5G应用场景和关键性能

   6.1.3  5GNR频谱规划

   6.1.4  5G网络架构及网络部署

 6.2  5G无线接入网

   6.2.1  NR无线帧结构

   6.2.2  NR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6.2.3  NR信道编码

   6.2.4  5G无线接入网架构和接口协议

 6.3  5G核心网络和接口协议

   6.3.1  5GC的网络功能和接口协议

   6.3.2  5G核心网协议栈

 6.4  5G物理层过程

   6.4.1  物理层概述

   6.4.2  小区搜索

   6.4.3  小区选择和重选

   6.4.4  随机接入

 6.5  5G关键技术

   6.5.1  新型多址和波形技术

   6.5.2  5G中的双工技术

   6.5.3  毫米波通信

   6.5.4  大规模MIMO技术

   6.5.5  SDN技术

   6.5.6  NFV技术

   6.5.7  网络切片

   6.5.8  边缘计算

   6.5.9  超密集组网技术

 本章习题

第7章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7.1  无线网络规划

   7.1.1  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7.1.2  覆盖规划

   7.1.3  容量规划

   7.1.4  无线小区参数设计

 7.2  无线网络优化

   7.2.1  单站优化

   7.2.2  簇优化

   7.2.3  覆盖优化

   7.2.4  网络结构优化

   7.2.5  4G/5G协同邻区配置优化

   7.2.6  基于MassiveMIMO的场景化波束优化

   7.2.7  5G智能优化

 本章习题

第8章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8.1  6G的发展现状

 8.2  6G应用场景及关键性能

   8.2.1  6G愿景与需求

   8.2.2  6G应用场景

   8.2.3  6G关键性能

 8.3  6G关键技术

   8.3.1  新型空口技术

   8.3.2  新型网络架构

 本章习题

附录A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