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
33.08
3.8折
¥
8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闫宁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闫宁
-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6583788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74页
-
字数
253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入的案例分析,在回顾和反思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对当前主要国家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特点的分析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所需的理论支撑进行梳理,探讨其前提假设、价值理念和方法论体系,力图寻找评价背后的深层理论支撑体系,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奠定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体系构成是本书的重点,笔者拟从评价制度设计、内容、方法,标准、评价主体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 【作者简介】
-
闫宁,1972年9月生,河北保定人,副教授,博士。现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等。
- 【目录】
-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切人视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1.1.2 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1.1.3 政策要求:以评价改革促质量提高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典型工作任务
1.4.2 学习性工作任务
1.4.3 综合职业能力
1.4.4 完整工作过程
1.4.5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1.5 文献综述
1.5.1 古代学徒制考试的相关文献梳理
1.5.2 近代实业学堂和职业学校考试文献梳理
1.5.3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文献梳理
1.5.4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文献梳理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发展
2.1 我国古代学徒制学业考试
2.1.1 家传师授、工师职官――学徒考试的评价主体
2.1.2 满师工件、法度标准――学徒考试的评价方法
2.1.3 资格认定、职业准入――学徒考试的功能发挥
2.1.4 国家介入、立法规定――学徒考试的变异与没落
2.1.5 对我国古代学徒考试的反思
2.2 晚清时期实业学堂学生学业考试
2.2.1 招考入学、考学相伴――实业学堂考试的制度设立
2.2.2 专职教员、各级官僚――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主体
2.2.3 技术学理、操作技艺――实业学堂考试的内容与方法
2.2.4 西法引进、量化评分――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标准
2.2.5 奖励出身、赏以职衔――实业学堂考试功能的发挥
2.2.6 对近代实业学堂考试评价的反思
2.3 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
2.3.1 制定规程、健全表簿――职业学校学生考试评价制度
2.3.2 分类考选、门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入学考试
2.3.3 品学兼顾、重视实习――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内容
2.3.4 分期分类、量化记分――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方法
2.3.5 资格铨定、分发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功能发挥
2.3.6 称谓转变、专职教员――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主体
2.3.7 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评价的反思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
2.4.1 前中后高、前后交叉――五年制“高职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2.4.2 沿袭普高、学籍管理――专科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2.4.3 能力本位、双证考核――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3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现实困惑
3.1 考试话语
3.1.1 客观显性的知识――纸笔测验的内容
3.1.2 封闭任务及表现――操作技能的滥觞
3.1.3 公式换算及分数――评价标准的随意
3.1.4 工作过程的缺失――职业能力的苍白
3.2 案例剖析
3.2.1 题型设计
3.2.2 基本理念
3.2.3 操作程序
3.2.4 信度效度
3.3 传统之忧
3.3.1 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
3.3.2 学科依附型的职业知识
4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国际比较
4.1 德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4.1.1 法律完备、行业实施――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制度体系
4.1.2 严格录取、外部接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及毕业考试
4.1.3 传统模式、新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评价的内容转向
4.1.4 灵活多样、有机结合――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
4.1.5 过程导向、分级描述――德国职业教育考试的评价标准
4.1.6 行业协会、企业资质――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
4.2 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4.2.1 国家主导、行业推行――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4.2.2 课业任务、技能导向――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
4.2.3 多样组合、注重证据――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方法
4.2.4 细化分解、等级评定――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标准
4.2.5 持证上岗、评督结合――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主体
4.3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的比较与反思
4.3.1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反思
4.3.2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内容的比较与反思
4.3.3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反思
4.3.4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标准的比较与反思
4.3.5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的比较与反思
5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5.1 理性主义哲学
5.1.1 能力本位的反思
5.1.2 能力本位的重构
5.2 建构主义理论
5.2.1 建构主义学习论
5.2.2 建构主义评价论
6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改革
6.1 四方联动、分层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设计
6.2 职业效度、典型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内容设计
6.2.1 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的启示
6.2.2 企业人才评价内容的探索
6.2.3 高职学习性工作任务探索
6.2.4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任务
6.2.5 学业评价内容设计的方法
6.3 过程追问、结果佐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方法设计
6.3.1 RPL――先前学习认定(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
6.3.2 BEI――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6.3.3 RPL在先、BEI在后――两次评价、互相印证
6.4 三维一体、整体评判――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设计
6.4.1 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6.4.2 学业评价标准三维维度
6.4.3 学业评价标准实证案例
6.5 分层构成、主体多元――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主体构成
7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7.1.2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体系需要重构
7.1.3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模式需要改革
7.2 未来展望
7.2.1 实训基地、职教集团――推行区域性的“国家考试”
7.2.2 功能达成、社会过程――提高评价任务的“典型性”
7.2.3 合理分摊学业评价成本
7.2.4 职业发展、价值认同――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功能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