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赠本】江淮八记
  • 【签赠本】江淮八记
  • 【签赠本】江淮八记
  • 【签赠本】江淮八记
  • 【签赠本】江淮八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签赠本】江淮八记

正版图书 品相如图

13 2.7折 48 九五品

库存1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斯雄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X3

上书时间2022-10-20

瑞秋书社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斯雄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966843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6页
  • 字数 25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游记散文集,作者立足宣纸、桃花潭、中都城、安茶、杏花村、构树、安大简、量子等安徽名片,以独特视角,用准确凝练、富有美感的语言,穿透历史烟尘,于山川地理、民风民俗、历史遗址、自然风物、现实人文中展现安徽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和厚重历史承载。书中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历史与现实结合,写实与抒情并重,具有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部思接古今的“安徽传”。该书为立体出版,配有微视频、朗读有声版。朗读者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姚科、贾际、彭坤等国内*主播,声情并茂的朗诵与精妙美伦的文本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作者简介】
  斯雄,现为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社长,高级编辑。曾获中国新闻奖,被人民网评为“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著有《南沙探秘》《游方记》《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年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电视台“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2018年推出游记散文《江淮八记》系列。
【目录】
自   序    001

宣纸记   002 

  水墨晕章、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也是一朵艺术奇葩,能够独步世界艺术之林,为世人所推崇,中国特有、盖世无双的宣纸作为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功不可没,无可替代,两者相得益彰。其所蕴含的文化和力量,既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难以穷尽。

  画家刘海粟1980年7月到泾县宣纸厂参观时,挥毫题写:“纸寿千年,墨韵万变”。

  寥寥八字,精准传神。细细品味,其实充满奥妙玄机,让人从宣纸的精灵中,看到中国宣纸制作技艺的精气神。

桃花潭记   018

  然风景其实无时无处不在,且总是青睐那些有情怀、有共鸣的人。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圣人之言,靡日不思。

  如今,桃花潭畔,“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由山耸汉,玉屏叠翠”。虽谪仙往矣,然流水依然,袅娜风姿仍旖旎。

  看着桃花潭畔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游人,真应该感谢李白,1000多年过去了,居然还能以他特有的方式惠及后人。

  一处风景,竟成千百年后叙写离愁别绪的代名词——桃花潭,幸甚至哉!

中都城记   036

  “你们有明代第一城和第一陵,发展旅游,完全可以让中都城联手北京故宫、明皇陵联手南京明孝陵,并与小岗村红色旅游打包推介。这三张名片,凤阳独有、世界唯一,得让多少人向往、让多少地方羡煞啊!”

  凤阳花鼓仍在唱,精气神完全不一样。县里的领导告诉我,花鼓词现在已经有了新的改编:“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龙腾祥云凤起舞,天地人和新气象。自从那年掀开了新篇章,走上了小康路,咱们一步一辉煌。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年年收获金色的希望。”

  凤阳之名,本取“丹凤朝阳”之意,比喻贤才赶上好时机。谁能想到,600多年后,中都城终于赶上好时机,迈进新时代,以蒸蒸日上的崭新风貌诠释出“凤阳”原有的寓意:完美、吉祥、前途光明。

安茶续香记   058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一定要贪多求大。只要做精做细,做到唯一,即使再渺小,照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顽强的生命力,自会有其无可撼动的一席之地。

  安茶比较小众,产量不高,销区不大。之所以能在销声匿迹数十年后被人记起,浴火重生,就在于它的精与细,还有它独特的口味和效用,在爱茶人舌苔上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离开芦溪乡时,当地人告诉我,芦溪村有农户585户,其中520户从事安茶生产。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5920元,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中从事安茶生产的年人均纯收入达11148元,占全年总收入的70%。农户不仅从事安茶的种植、采摘、生产、销售,还忙于采摘箬叶、编制篾篓……

  续香后的安茶,又在续写乡村振兴的新传奇。

杏花村记   070

  这倒让我一下子想到一句网络戏谑之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

  可不是吗?近些年来,鉴于年代久远,又无法准确考证,类似“杏花村”这样争抢名人故里、古代名址的事屡见不鲜。甚至不管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的人物、遗址,乃至神话、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居然也被无休止地争来夺去。

  而对“杏花村”而言,其商标被一分为二,“酒”在山西,“玩”在安徽,算是各得其所了。现实点讲,如今再围绕杜牧、《清明》诗与杏花村之间的关系去作无谓的争论,既无意义也无趣。如真能借此打造既有历史又有文化的旅游胜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经济,倒不失为美谈。

构树扶贫记   082

  千百年来的一种“不材”之树,如今却能驱动一方经济,引导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田野里呈现新气象,长出新希望。

  细数起来,身边的“不材”之物,应该还有许多。其实,那不过是我们以往的一种认识而已。要是改变观念,合理转换,加上合适的支撑,把更多“不材”变成“材”,应该也有可能。

  树犹如此,其实,事事如此。

“安大简”记   092

  每每面对这些文物,背后隐藏的已知和未知的海量信息,总让我感到汗颜和纠结,总不免陷入沉思:中国古代文明到底有多么辉煌与灿烂?从文化到科技,到底曾经达到怎样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或者更具体一点,当时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到底有多高级?

  文物是无声的,但历史的碎片似乎总在给予一些暗示。

  有人说,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越发渴求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走向何处?

  至少在目前,这些都还无法完全知道,也没人可以准确回答。

  正视历史,才能正视自己。如此看来,让人类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在当前的确仍然是一件很紧要的事。

量子纠缠记   11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人类未知的世界,多到难以想象。现在也许可以说,量子保密通信能做到“永不泄密”,但在未来呢?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求未知的梦想,才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科学正是在不断怀疑、假设、证实、否定中不断发展的。

  应该向那些执着于探知未来的人致敬。古往今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如潘建伟团队那样,始终锲而不舍地在与“量子们”的“纠缠”中,追逐梦想,揭示世界奥秘,展现神奇力量,才能让人类不断拓展所能认知的更广阔疆域,奔向原本以为遥不可及的远方。

 

后  记   14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