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德故事 散文 王安忆 新华正版
  • 旅德故事 散文 王安忆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旅德故事 散文 王安忆 新华正版

32 4.7折 6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安忆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8321

出版时间202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28页

字数172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747337

上书时间2024-04-30

舒克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王安忆首部游记作品,经典再现!以小说家的眼光看风景。每个人的一生都该有一次只被自己记忆的旅行!从海滩到黑森林;从古堡到音乐会三旅德国,纵观南北。

目录:

旅德散记

1987

海德堡

音乐会

吕贝克

波罗的海和特拉沃明德

木偶博物馆

柏林的空宅

年轻人

巴伐利亚

斯特拉伦的记

鲜花和墓地

月亮,月亮

中国餐馆

旅德散记

又旅德国

1988&

又旅德国

法兰克福

波特哈根海岸

等待歌星

内容简介:

这是王安忆于1988年到年三次旅居德国的游记散文集。全书一共17篇文章,从德国北部的历史名城吕贝克一路向南,经过汉堡、波恩、柏林穿越黑森林,到达慕尼黑。作者以小说家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写人、写物、写己。表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思与认识。书中颇具特的是对德国音乐的描写。德国是古典音乐的理想国,作者结合自己曾经是文工团大提琴手的经历,亲炙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的故乡,写出了音乐对一个民族与土地的影响。本书也是作者少有的一次独自旅行,书中充满了小说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之感,这孤寂也放大了作者的想象力,以至于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仅会对作者的见闻好奇,也会时常产生阅读虚构小说般的另类体验。

作者简介:

王安忆,1954年生于,1955年随母亲移居上海,期间赴安徽插队,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上海市作家协会。1998年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创作奖,2001年荣获马来西亚星洲报“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2011年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

精彩内容:

    海德堡
    万民啊!拥抱在一起!
    和全世界的人接吻,
    弟兄们——在上界的天庭,
    有天父住在那里。
    ——摘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席勒所作欢乐颂
    似乎,所有的在这之前或在这之后的故事,都是从海德堡开始的。
    那是到了西德一个月之后,代表团已经回国,而我留在了德国。送走了代表团,走出法兰克福机场,坐上黄先生的汽车,汽车行驶在漆黑的夜晚里的高速公路上,心里竟会生起一股茫茫的凄凉的感觉。代表团回国,好比突然地撤离了一道温暖的围篱,这围篱是由我所谙熟谙透的人情与人事交织而成,也许其中有多少不快与不便,却是安全。我们走在异国的旅途上,唱着中国的歌,窗外的风景如拉洋片一样美妙地拉过,我们便想:这是德国。这时候,我缩在汽车的后座里,耳朵灌满了汽车在公路上不速的疾驶的声响,那是一种喧闹而又寂寞的声响。我的心情好像是,我天到了德国。那过去的一月的旅行,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经验,却已经使我疲劳而想家,兴致是到了极低点。我像是仅为了不辜负黄先生的好心邀请,才留下的。
    黄先生实在是一个很倒霉的先生,自他开始出版中国女作家丛书,赔了本不说,位邀请的女作家招呼不打一个拔腿跑了,而第二个的我,则是不领人情且难伺候。他将我从机场领出来的时候,那神情好比是携了一件易碎品,一不小心要碰个粉碎的,那一刻里他是后悔极了。汽车到波恩已是深夜十二点,他生怕我在波恩无聊,连夜安排了我第二的旅行,随一位名叫袁小的女回家,她家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做维思巴登。第二,我穿了一条牛仔裤,背了一个简单的行囊,拿着一份黄先生送我的搜寻已久的联邦地图,上了火车。火车沿了莱茵河行驶,那是一条罗曼蒂克的路线,可我的兴致依然很低,想家,还想与代表团一起的快活的子。这一种想念像一桩缓解不了的心事,始终、永远地梗在了我的心里。在我以后的旅行中,我一直怀了这一桩心事,因此,我再不可能地快乐起来,而以后的旅行,意义也全不在于“快乐”这两个字了。
    到维思巴登的第三,袁小带了我去海德堡,为了一场露天广场举行的贝多芬音乐会。
    我好比是次到海德堡似的第二次到了海德堡。次到海德堡,是我们从斯图加特往波恩附近一个名叫“磨房”的地方所路经的。是一个雨天,我们冒着雨去了王宫,后来雨停了,我们不冒雨地逛了老城。随了我们的司机和朋友米歇尔斯,吃了一顿极古怪的墨西哥午饭,在商场买了一些文具,穿过几条小街,在大学广场前的咖啡店吃了冰淇淋,听讲了海德堡大学的监狱,听讲了海德堡由于一个法国军官的布尔乔亚情调,而在二次大战中遭炮击的可爱的故事。然后我们上了汽车,向“磨房”进发。汽车驶进了海德堡,我便愚蠢又可怜地开始寻找我们前一次的足迹,好像要以那些匆匆的足迹安慰自己孤寂的旅途。    汽车驶上了石块拼成的街道,穿过几条大街和小街,后停在一爿小小的珠宝店门。街上静静的,停了几辆汽车,有一个男人让出他的车位给我们停车,店铺关着门,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天气很好,太阳照着石块相拼的街面,暖烘烘的。袁小和我站在了珠宝店的门前,小小的橱窗里放了不知为什么有些陈旧而黯淡的首饰。她按了铃。
    袁小是一个出生在德国的中国女孩,在波恩大学读中文。我问她,为什么要读中文,不是读了中文很不好找工作?她回答我说:“我是一个,却不会说中国话,我觉得很奇怪。”是这么简单,她在海德堡大学读了一二年级,然后,也是不久前转到了波恩大学中文系,海德堡有她许多同学。门“吱”一声响,我们推进门去,走过珠宝店的侧廊,上了楼梯。木板楼梯在我们脚下吱吱嘎嘎地叫,有两个德国男孩站在三楼的转角处迎接我们。一个是淡黄头发淡蓝眼睛的,另一个则是黑头发黑眼睛。这是一套小小的公寓,这两位合租的。一共有两间卧房,一个厨房兼餐室,一个淋浴房,厕所则在外面楼梯转角处,这一层楼面合用。厕所的窗户是朝北的,望出去是一片屋脊,屋脊上竖着电视天线,似乎马上要飞起一群鸽子,不由想起了上海的后窗,难又要惆怅一时。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