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未拆封
¥ 19.26 4.0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许力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8-07
许力,西湖摩崖石刻研究的先行者。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意大利著名建筑艺术杂志《ABITARE》中文版总编。长期致力于古代美术史、金石学以及古典园林学领域研究。参与编著《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杭州出版社)、《杭州凤凰山摩崖萃编》(西泠出版社)、《杭州花港摩崖萃编》(浙江古籍出版社)、《齐云山石刻》(西泠出版社)等摩崖石刻专业书籍。
长兴:与杜牧的那一场约
江南人不喜欢复杂的茶饮,绿茶是上天馈赠的珍品。龙井、云雾、紫笋,那一丛丛清茗,在云雨的润泽下,慵懒地伸展,悠然地生长,自在了千年,那种沁人骨子里的优雅,才是江南。
长兴位于浙江省的北端,濒临太湖的西南侧。春秋时,为吴国所辖,后属越国,最终为楚所灭。秦代大一统后,属会稽郡,隋代属湖州。唐代行政归属有所反复,但仍属湖州管辖。唐代中晚期,长兴成为大唐皇室贡茶的主要地区之一。此地出产紫笋茶,大诗人杜牧盛赞“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大历五年(770),朝廷在顾渚山设立贡茶院,由当地主要行政长官,也就是湖州刺史直接管理。因而,很多到此处任职的官员是诗人、文人,为了长留天地间,与金石同趋不朽,摩崖题刻风行一时。据长兴的地方志记载,唐代有二十八位刺史来此督贡,贡茶院设立近百年,莅山的名流有名可稽者不计其数,闻名者如陆羽、皎然、颜真卿、杜牧等等。
长兴现存的唐代摩崖题刻有三处,俱在顾渚山周围。一为西顾山(又名白洋山或银山)最高堂摩崖题刻,其中包含袁高题名、于頔题名、杜牧题记并诗等三则;斫射岕老鸦窝摩崖题刻,其中包括张文规题诗一则、张文规题名一则、裴汶等题名一则、李词等题名一则、大中年间题名一则,共五则;悬臼芥霸王潭有摩崖杨汉公题记一则,共计九方。
以下按照就近集中的考察线路,逐一进行探访,并结合清代金石学家阮元所著的《两浙金石志》、清代陆心源《吴兴金石记》以及《长兴县志》等地方志的著录,对各处摩崖石刻文本进行考订释读。
首先是西顾山。此处的三则摩崖题刻,分别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贞元八年(792)和宣宗大中五年(851),同在一个崖面上。此处交通最为便利,风景优美,田园风光轻快怡人,周围竹林茶田,一派桃花源的景象。如有可能,就崖下,静坐品茗,不失为一大快事。崖面离地面并不高,从路口拾级而上,大概也就十来米的距离,便能到达一处平台。当地文物部门为保护这一重要题记,以及方便游人参观,在崖壁顶部建有保护性结构,可遮挡风雨及防止阳光暴晒。由于崖面是沙砾状的岩石属性,所以剥蚀得非常厉害。字口肉眼辨识困难,隐约可见字体轮廓。目前这些摩崖需要借助强光手电才能看得比较清晰。长兴博物馆已经制作了题刻拓片,使我们得以清晰地品读这些唐代遗迹。
……
本书是对浙江全境唐代石刻一次有益的研究与探索:以探访到的现存唐代摩崖石刻为研究主体,涉及碑刻、经幢、已佚失的刻本等各种形式的唐代文字石刻留存,借以补充部分文献著录失载或误载的石刻名品。是在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下,浙江唐代历史实物的再次诗意呈现。作者一路走来,与艰辛踏勘的石刻所在长兴、德清、海宁、桐庐、淳安、杭州、绍兴、宁波、天台、金华、缙云、丽水、青田、乐清等地相对仗的,分别是“与杜牧的那一场约”、“唐人风雅——听水”、“香烟缭绕的大唐”、“富春远帆”、“采铜之坚”、“天竺飞来的一片石头”、“盛唐的钟声”、“彼岸的幻想”、“东土释迦”、“一缕大唐夕阳”、“盛唐的遗风”、“刺史的忧郁”、“山水的远方”、“锦绣的绝响”,在现实主义基调中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