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诊断学
全新正版未拆封
¥
88.88
5.6折
¥
1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邓铁涛、陈群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7-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邓铁涛、陈群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62572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4页
-
字数
90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
- 【内容简介】
-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诊断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丛书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诊断学》是在*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陈群教授主持下编写的关于中医诊断学的修订著作,*书以融古通今的方式,增加了书的实用性、科学性、易读性、厚重性,方便中外学者对中医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历史与进展有一个*面的了解。*书内容分为三篇:绪论与发展历史的回顾、诊法与辨证、现代研究概况;共12章,分别为概论、发展史略、诊法、辨证、辨证方法的综合应用、临床各科诊断概要、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病案书写、诊法的现代研究、辨证的现代研究以及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诊断学》可供临床中医医师阅读,也可供中医专业学生、科研T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使用。
- 【作者简介】
-
邓铁涛,教授,1916年出生,广东开平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代的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8年从事中医医疗。曾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guo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guo中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所长等。
- 【目录】
-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丛书序
序
前言
上篇中医诊断学绪论与发展历史的回顾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的任务与学科内容
一、中医诊断学的任务
二、中医诊断学的出现形成
三、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内容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特点
一、重视诊断道德
二、重视四诊合参
三、重视临床思维
四、重视辨证论治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学习研究方法与展望
一、学习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三、展望
第二章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史略
第一节疾病的认识与辨病的发展
一、周秦时代对辨病的奠基
二、汉晋隋唐时代辨病的发展
三、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对辨病的提高
第二节诊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舌诊
二、舌下络脉诊法
三、脉诊
四、小儿食指络脉诊法
五、胸腹切诊
六、其他诊法
第三节辨证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辨证
二、六经辨证
三、脏腑辨证
四、温病辨证
五、八纲辨证
第四节病案的创始与发展
一、病案的创始
二、病案的发展
三、专科病案著作的出现
四、病案的日趋完善
五、病案质量的提高
第五节中医诊断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举例
一、沙虱毒
二、狐惑病
三、狂犬病
四、梅核气
五、脚气
六、葡萄疫与青腿牙疳
七、疤病与瘾疹
八、煤矿毒气与煤气中毒
九、疥疮
十、睑生风粟——沙眼及其合并证的诊断
十一、细络诊法
中篇诊法与辨证
第三章诊法
第一节问诊
一、一般情况
二、现病史
三、既往史
四、个人生活情况
五、家族史
六、问诊小结
第二节望诊
一、望全身情况
二、望局部情况(分部望诊)
附小儿蛔虫感染的望诊
三、望舌(舌诊)
附
四、舌下络脉诊法
五、望诊小结
第三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闻气味
三、闻诊小结
第四节切诊(上)——脉诊
一、脉诊的意义
二、脉诊的部位
三、诊脉的方法
四、诊脉注意事项
五、正常脉象
六、异常脉象
附疾脉
七、妇儿脉诊
第五节切诊(下)——按诊
一、按额部
二、按头颈部
三、按肌肤
四、按手足
五、按疮疡
六、按胸腹
七、按腧穴
八、按耳穴
第四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第二节病因辨证
一、六淫病辨证
二、疫疠辨证
附
三、七情病辨证
四、饮食劳倦病辨证
附疳积
五、外伤及虫兽伤辨证
附破伤风
六、诸虫证
附虫积
七、痰饮、瘀血辨证
第三节六经辨证
一、概述
二、六经辨证
第四节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一、概述
二、卫气营血辨证
三、三焦辨证
第五节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血辨证
二、津液辨证
第六节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肝与胆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证
第七节经络辨证
一、概述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三、经络辨证
附《灵枢·经脉》
第五章辨证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一节外感病辨证纲要
一、外感病辨证可以统一
二、外感病辨证统一纲要
第二节杂病辨证纲要
一、以脏腑辨证为总纲
二、以脏腑相关学说为指导
第三节辨证论治的步骤
第四节辨证与辨病
第五节中医药的辨证论治
第六章临床各科诊断概要
第一节妇科诊断概要
一、妇科四诊概要
二、妇科辨证概要
第二节儿科诊断概要
一、儿科四诊概要
二、儿科辨证概要
第三节外科诊断概要
一、外科四诊概要
二、外科辨证概要
第四节伤科诊断概要
一、伤科四诊概要
二、创伤辨证
三、伤筋辨证
四、骨折辨证
五、脱臼
六、伤科的内伤辨证
第五节眼科诊断概要
一、眼科诊法概要
二、眼科辨证概要
第六节耳鼻喉科辨证概要
一、耳科常见症状辨证
二、鼻科常见症状辨证
三、喉科常见症状辨证
附口腔科辨证特点
第七章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第一节发热
一、外感发热
二、杂病发热
第二节怕冷
一、外感怕冷
二、杂病怕冷
第三节汗出异常
一、汗出过多
二、汗闭
第四节头痛
一、外感头痛
二、杂病头痛
第五节咳嗽
一、外感咳嗽
二、杂病咳嗽
第六节气喘
一、实证气喘
二、虚证气喘
第七节胸痛
一、外感胸痛
二、杂病胸痛
第八节心悸
一、实证心悸
二、虚证心悸
第九节不寐
一、实证不寐
二、虚证不寐
第十节神志异常
一、烦躁
二、抑郁
三、谵语
四、昏迷
第十一节出血
一、里实热证
二、虚证
三、血瘀证
四、外伤失血证
第十二节口渴
一、实证口渴
二、虚证口渴
第十三节纳呆
一、实证纳呆
二、虚证纳呆
第十四节脘痛
一、实证脘痛
二、虚证脘痛
第十五节腹痛
一、寒证腹痛
二、热证腹痛
三、虚证腹痛
四、实证腹痛
第十六节呕吐
一、实证呕吐
二、虚证呕吐
第十七节便秘
一、实证便秘
二、虚证便秘
第十八节泄泻
一、外感泄泻
二、杂病泄泻
第十九节眩晕
一、外感眩晕
二、杂病眩晕
第二十节发黄
一、黄疸
二、虚黄
三、药物或食物性黄染
第二十一节抽搐
一、外感抽搐
二、杂病抽搐
第二十二节腰痛
一、实证腰痛
二、虚证腰痛
第二十三节小便不利
一、小便短少
二、癃闭
第二十四节小便过多
一、寒证
二、热证
第二十五节水肿
一、阳水
二、阴水
第八章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病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判断病情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评价病情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分析病情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四、辨别病情资料的主次
第二节病情资料的属性
一、病情资料属性的分类
二、病情资料属性的变化
第三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程序与方法
一、辨病在先,以病限证
二、从病辨证,深化认识
三、辨病辨证,相得益彰
第四节诊断中常用的临床逻辑思维
一、世界观是思维的基础
二、中医诊断临床思维的三大内容和两个层次
三、中医临床诊断思维的方法
第五节误诊的防范
一、四诊不全导致误诊
二、思维僵化导致误诊
三、中西医诊断混淆不清导致误诊
第九章病案书写
第一节概述
一、病案的重要性
二、病案的采集与书写要点
三、病案的整理
第二节病案的内容与格式
一、中医门诊病案(病历)
二、中医住院病案
第三节邓铁涛教授临床经典医案举例
下篇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第十章诊法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舌诊的研究
一、舌诊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舌诊的临床研究
三、各种病理舌象的形成原理
第二节舌下络脉诊法的现代研究
一、历史源流
二、传统理论的探索
三、基础研究
四、临床研究
五、国外研究
六、结语
第三节甲诊的现代研究
一、历史源流的研究
二、传统理论的研究
三、生理解剖学的研究
四、临床研究
五、结语
第四节脉诊的研究
一、脉象描记仪器
二、脉象描记、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脉搏图和速率图
四、脉图特征和脉象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
五、脉象研究进展
六、结语
……
第十一章辨证的现代研究
第十二章计算机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