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全新正版未拆封
¥
45.5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4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路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2660637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32页
-
字数
335千字
- 【内容简介】
-
:
求是、求真乃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本质,而且这一思想和精神在西方哲学中是一脉相承的。本书论述了巴门尼德、柏拉图、波爱修、托玛斯·阿奎那、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主要哲学家关于“是”(to be)与“真”(truth)的论述,整体上提供了相关讨论面貌,并基于这一讨论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和论证。本书提出,在西方哲学讨论中,应该把being译为“是”,而不是译为“存在”,应该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being,并且应该将这样的理解贯彻始终;应该把truth译为“真”,而不是译为“真理”,应该在“是真的”这种意义上理解truth。本书还提出,这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 【作者简介】
-
:
王路,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主任;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曾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比利时卢汶大学、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学习或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弗雷格思想研究》(1996、2008年)、《逻辑的观念》(2000年)、《理性与智慧》(2000年)、《“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2003年)、《逻辑基础》(2004年)、《逻辑与哲学》(2007年)、《寂寞求真》(2009年)、《逻辑方圆》(2011年)、《读不懂的西方哲学》(2011年)、《解读(存在与时间)》(2012年)、《语言与世界》(2016年)、《一“是”到底论》(2017年)等;主要译著有:《真与谓述》(2007年)、《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1994、2006年)、《逻辑大全》(2006年)、《分析哲学的起源》(2005年)、《第一原理》(2004、2017年)、《经院辩证法》(2000年)、《算术基础》(1998年)、《真之追求》(1998年)、《亚里士多德》(1997年)等。
- 【目录】
-
第一章导论
一、费解的“存在”
二、“是”与“存在”
三、“真”与“真理”
四、求是、求真
第二章对希腊文einai的理解
一、系词用法
二、存在用法
三、断真用法
四、我的几点看法
第三章巴门尼德的真之路
一、译文
二、分歧所在
三、疑难与问题
四、真
五、理解巴门尼德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翻译术语的问题
……
内容摘要
求是、求真乃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最核心的本质,而且这一思想和精神在西方哲学中是一脉相承的。本书论述了巴门尼德、柏拉图、波爱修、托玛斯·阿奎那、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主要哲学家关于“是”(to be)与“真”(truth)的论述,整体上提供了相关讨论面貌,并基于这一讨论提出自己的相关看法和论证。本书提出,在西方哲学讨论中,应该把being译为“是”,而不是译为“存在”,应该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being,并且应该将这样的理解贯彻始终;应该把truth译为“真”,而不是译为“真理”,应该在“是真的”这种意义上理解truth。本书还提出,这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