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31.36 3.6折 86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庄桂成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庄桂成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50624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3页
【内容简介】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过程中发生的照搬、误读、纠偏、阐发等现象进行准确辨析,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并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得失进行论证,认为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既促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也助长了中国文论中工具论的增长,从而为当前中国文论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研究》还对中国接受俄国文论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完成了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年表工作。
【作者简介】
  庄桂成(1974-),男,文学博士,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文化)计划”。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研究述评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
二 中国对俄国文论的接受研究已有哪些成果
三 中国对俄文论关系的接受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
第二节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历史进程
一 五四前后
二 左联时期
三 延安时期
四 五六十年代
五 70年代末以来

第一章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中的“移植”现象研究
第一节 中国早期革命文论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接受——以对波格丹诺夫的接受为例
一 “无产阶级文化派”及其在20年代中国的传播
二 中国早期革命文论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接受
三 中国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历史原因及其教训
第二节 苏联文学决议与中国50年代初的文论
一 苏联文学决议及其在50年代初中国的传播
二 苏联文学决议对中国50年代初文论的影响
三 苏联文学决议影响中国文论的原因及效应
第三节 “苏联模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论教材的编写
一 苏联文论教材及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译介
二 苏联模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论教材编写的影响
三 中国文论教材照搬苏联模式的利弊

第二章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中的“误读”现象研究
第一节 中国对列宁文论的“误读”——以《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为例
一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及其在中国的译介
二 中国接受《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时的误读
三 中国误读《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原因和结果
第二节 中国“两结合”对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误读
一 “两结合”的提出及其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关系
二 “两结合”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误读的具体表现
三 “两结合”误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因和结果

第三章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中的“纠偏”现象研究
第一节 别、车、杜与中国20世纪文论
一 别、车、杜的文论在中国的译介
二 别、车、杜在中国20世纪境遇起伏的原因
三 别、车、杜对中国20世纪文论的贡献
第二节 胡风与苏联文论在中国传播中的缺失
一 苏联模式文论的缺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 胡风对苏联文论缺失的补正
三 胡风文论对苏联文论缺失补正的意义

第四章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中的“阐发”现象研究
第一节 周扬对俄国文论的接受
一 周扬对俄国文论的译、介、研
二 周扬对俄国文论观点的接受
三 周扬对俄国文论模式的接受
四 周扬接受俄国文论之反思
第二节 钱谷融接受高尔基文论之反思——以《论“文学是人学”》为例
一 钱谷融接受高尔基文论的原因
二 钱谷融接受高尔基文论的角度
三 钱谷融接受高尔基文论的方法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得失论衡
第一节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的日本渠道评析
一 通过将日文译本转译成中文来接受俄国文论
二 通过翻译日本的研究论著来接受俄国文论
三 中国通过日本接受俄国文论之反思
第二节 俄国文论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
一 俄国文论输入中的“科学理性”因素
二 俄国文论输入中的“审美-人学”因素
三 “异质性”与中国现代文论的转型
第三节 俄国文论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工具论
一 文学与革命:20世纪中国文论工具论的初始
二 文学与政治:20世纪中国文论工具论的延续
三 20世纪中国文论的工具论倾向之反思

余论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论
一 反对教条主义
二 坚持共存和对话
三 立足当代现实
附录 中国接受俄国文论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