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板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板

全新正版未拆封

37.58 2.7折 139.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史蒂芬·平克 著;袁冬华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4-27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史蒂芬·平克 著;袁冬华 译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213076367
  • 定价 139.9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560页
  • 字数 5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Blank Slate
  • 丛书 心视界
【内容简介】

 关于主流人性论的颠覆性反叛,破而后立,进而建立起新的意义和道德观念,重塑对人性的信心。

 

 阐明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拨开道德错觉的迷雾,直达现实的彼岸。

 

 直面人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及艺术,发现诸多现实冲突背后的分岔路口及共享的普世价值观念。

 

 一场探索人类本性的奇幻之旅。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最后一部。

 


【作者简介】

 史蒂芬•平克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zui佳科学书籍。

 

  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2004年,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有影响力人物。2010—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著名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zui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名列第三。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白板说的兴起与挑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人性论,以便对他人的行为做出预期。约翰· 洛克的“白板说”在当今知识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和笛卡尔的“机器中的幽灵”也颇受追捧。今天,很多学者向这些昔日的主流理论发起了挑战。

 

01 三种流行的人性论

 

02 人性理论的前世今生

 

03 连接生物学与文化的四座桥梁

 

04 文化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独特设计

 

05 最后的抵抗

 

第二部分 科学视角VS 政治视角

 

有关人性的新科学发现,激起了强烈的政治反响。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和蒂尔尼的《埃尔多拉多山的黑暗》所引发的论战,持续了数十年之久。1978 年,威尔逊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发表演说时,一个抗议者更是直接拿着一个大水罐向他泼水。

 

06 两本著作引发的论战

 

07 三位一体

 

第三部分 我们为什么不必为人性而担忧

 

我们今天的道德观要在生物学事实面前进行调整,这主要不是因为事实已经摆在那里,而是因为“白板说”的道德论证方法非常肤浅。历史上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生活哲学,展示了它们与有关人性的科学发现带来的道德挑战之间的关系。我们终将明白:新的意义和道德概念,一定会在“白板说”消解的基础上兴起。

 

08 不平等之忧

 

09 不完美之忧

 

10 决定主义之忧

 

11 虚无主义之忧

 

第四部分 认识自我

 

 若想要人们相信人类本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阐明人类本性究竟是什么,以及这样的信念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对认知的形成以及对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认识,使我们对人类苦难的根源以及道德错觉的产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2 触摸现实

 

13 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14 人类苦难的诸多根源

 

15 不可避免的道德错觉

 

第五部分 敏感话题

 

 在“人性”这一研究领域,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和艺术都属于敏感话题。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即便在最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也能发现一些争论双方共同的价值观,他们的分歧仅仅在于,在这些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更强调哪一种。

 

16 政治

 

17 暴力

 

18 性别

 

19 儿童

 

20 艺术

 

结 语 人性,存在于艺术家的文字里

 

 “白板说”关注儿童、土著居民和社会底层群体,因此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理论。但“白板说”否定了我们共有的人性、与生俱来的志趣和我们的个人喜好,因此“白板说”有阴暗、消极的一面。诗人和小说家的艺术作品,是对人性存在观念的最大支持,他们的文字要么是对人性的想象,要么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深刻洞察。

 

后记

 

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