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全新正版未拆封

30.84 6.2折 4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友荣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3-29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柳友荣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3290864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6页
  • 字数 240千字
【内容简介】
《大学生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yu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最新文件精神要求编著。本书为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新部署、新要求,面向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大学生、研究生等专门开发的劳动教育通识课教材。本书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性质与功能、内容及方式等维度进行系统阐述,主要包括劳动与劳动教育、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与劳动情怀、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劳动实践、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文化、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等内容。本书力图帮助大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劳动创新的优良品质,提升劳动素养,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
柳友荣,二级教授、博士,安徽艺术学院副校长,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模范教师。兼任中国高教学会劳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高等教育管理专委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大学制度、应用型高等教育、劳动教育等。受聘为教yu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长、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长、全国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撰专家、教yu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课堂革命”指导专家。承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权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编(著)学术著作、教材等10余部;获安徽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

吴长法,男,汉族,安徽涡阳人,中共党员,三级教授。现任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教育督导,安徽省高校师范专业评估专家,安徽省教科研项目评审专家,蚌埠市社会和教育发展智库成员,蚌埠市特邀教育督导。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参与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2018年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劳动与劳动教育/

第一节 劳动与劳动观/

一、劳动的内涵/

二、劳动的价值/

三、劳动观的内涵/

四、劳动观的内容/

第二节 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劳动教育的特征/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

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点/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促进现代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抓手/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

第一节 劳动知识/

一、劳动知识的内涵/

二、劳动知识的分类/

三、大学生关键劳动知识/

第二节 劳动技能/

一、劳动技能的内涵/

二、劳动技能的分类/

三、大学生关键劳动技能/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知识更新与劳动技能创新/

一、提升劳动自觉意识/

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促进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关键劳动技能/

第三章 劳动精神与劳动情怀/

第一节 劳动精神/

一、传统文化与劳动/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

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实质/

第二节 劳动情怀/

一、劳动态度/

二、劳动情感/

三、劳动情绪/

第三节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与劳动情怀涵养/

一、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

二、大学生劳动情怀涵养/

第四章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第一节 美丽劳动/

一、“美丽劳动”的价值旨趣/

二、“美丽劳动”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美好生活/

一、美好生活的内涵/

二、美好生活的特征/

第三节 美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确立“美丽劳动”信念,增强劳动自觉/

二、提升“美丽劳动”素养,养成劳动习惯/

三、体悟“美丽劳动”过程,创造美好生活/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实践/

一、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概述/

二、大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的意义/

三、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

一、大学生生产劳动概述/

二、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实践的意义/

三、大学生生产劳动实践的主要形式/

第三节 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

一、大学生服务性劳动概述/

二、大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实践的意义/

三、大学生服务性劳动实践的主要形式/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劳动实践/

第一节 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三、劳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关系/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劳动价值/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时代际遇/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劳动价值/

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实践/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实践的要求/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和困难/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

第七章 劳动权益保护与劳动文化/

第一节 劳动权益/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权益/

三、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

第二节 劳动法律/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我国劳动法律体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节 劳动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文化/

二、新时代劳动文化/

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

第一节 劳动安全/

一、劳动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二、树立劳动安全意识/

三、开展劳动安全教育/

第二节 劳动保护/

一、开展劳动保护的意义/

二、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

三、掌握劳动保护知识/

第三节 大学生劳动安全教育/

一、开展大学生劳动安全教育的意义/

二、大学生劳动安全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

三、大学生劳动安全个人防护/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