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应低碳时代:行政法的变革与发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回应低碳时代:行政法的变革与发展

全新正版未拆封

39.12 5.0折 7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世荣、谭冰霖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02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世荣、谭冰霖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85643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3页
  • 字数 330千字
【内容简介】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在当代已成为一个国际性共识,其根本途径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密度,实现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低碳化。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模式,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行动。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和组织作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已成为当代政府的新型行政职能,行政法作为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制度,由此具有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使命。
  方世荣、谭冰霖等*的《回应低碳时代--行政法的变革与发展》以行政法的基本内容构造作为分析框架,对我国行政法的理论和制度如何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思考,并从约束政府自身活动符合低碳要求和促使政府有效履行低碳规制的新型职能这两个维度,系统研究了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理论和制度的应有变革和发展。全书观点新颖,分析独到,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是目前行政法学界第一部专门研究低碳行政的法学专业。本书的出版能为法学界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的法律问题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以为实务界作出相关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方世荣,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曾分别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国哥德大学等做访问学者。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点项目等20多项。著有《论具体行政行为》《论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律关系研究》《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法制化研究》等40多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谭冰霖,男,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法商研究》编辑部编辑。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点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出版《“参与式行政”的政府与公众关系》等学术专著,在《法学》《东岳论丛》《江淮论坛》等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与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行政法对气候变化的回应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行政法的当代使命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调整
二 行政法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特定作用
第二节 行政法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维度
一 约束政府的行政活动自身符合低碳要求
二 促使政府有效履行低碳规制的新型职能
第三节 回应低碳时代:对行政法基本内容的反思
一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
二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尚未充分回应低碳问题
第二章 低碳行政原则研究
第一节 传统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其时代局限
一 传统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二 传统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低碳行政原则的提出
一 确立低碳行政原则的必要性
二 低碳行政原则的法理基础
第三节 低碳行政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 生态保护优先的行政价值目标
二 节能减排的行政行为要求
三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的行政模式
四 构建新的低碳行政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低碳行政主体研究
第一节 行政主体的组织法要素
第二节 行政主体机构要素的低碳规制
一 机构要素非低碳化的表现
二 机构要素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行政主体人员要素的低碳规制
一 人员要素非低碳化的体现
二 人员要素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行政主体物质保障要素的低碳规制
一 物质保障要素非低碳化的体现
二 物质保障要素低碳化的路径选择
第五节 行政主体低碳化的组织法完善
一 确立低碳的组织法原则
二 设置低碳的行为模式
三 增加法律责任条款
第四章 低碳行政程序研究
第一节 传统行政程序的类型及其低碳缺陷
一 行政程序的基本类型
二 管理式程序的问题
三 裁判式程序的问题
四 参与式程序的问题
第二节 低碳行政程序的要素与要求
一 构建低碳行政程序的重要性
二 行政程序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 主体要素上的低碳程序要求
四 时间要素上的低碳程序要求
五 空间要素上的低碳程序要求
第三节 低碳行政程序的构建
一 确立简便、低碳的程序原则
二 低碳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第五章 完善低碳规制的行政立法
第一节 加强对低碳消费的行政立法
一 低碳消费的含义
二 低碳消费行政立法的现状及问题
三 加强低碳消费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四 低碳消费行政立法的改进
第二节 制定低碳软法应充分配置保障有效实施的资源
一 软法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运用
二 保障软法有效实施问题的提出
三 引导性资源的充分开发
第三节 低碳领域的行政立法应充分运用联合立法的模式
一 我国行政立法的基本模式
二 低碳领域联合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三 加强联合行政立法的基本思路
第六章 改善低碳规制的行政许可
第一节 行政许可在低碳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一 行政许可对实施低碳规制的特有功能
二 现有行政许可在低碳理念上的欠缺
第二节 低碳行政许可制度的构建
一 行政许可设定的低碳化
二 行政许可程序的低碳化
三 行政许可实施的低碳化
第三节 低碳建设中的绿色专利许可制度
一 传统环境行政许可与绿色专利许可
二 绿色专利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三 绿色专利制度的构建
第七章 创新低碳规制的行政指导
第一节 促进公民节能减排行政指导的实效困境
一 节能减排中公民个体的作用
二 行政指导在实效性上的不足
第二节 低碳时代行政指导的理念转型
一 现有行政指导的理念
二 行政指导应突出结果导向
第三节 加强行政指导的针对性
一 现有行政指导的症结分析
二 加强行政指导的针对性
第四节 创新行政指导的路径
一 警示功能的指导
二 抑制功能的指导
三 组织功能的行政指导
四 效果反馈功能的指导
五 示范功能的指导
第八章 行政处罚在低碳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 行政处罚在节能减排中的运用
一 现行行政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 行政处罚的主要不足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发展生态保护的行政处罚制度
一 确立预防与补救损害结果的处罚原则
二 增强对公民个体违法的行政处罚
三 引入预防生态风险的提前性行政处罚
四 建立生态恢复性的行政处罚
五 增设生态补偿性的行政处罚
第九章 行政强制在低碳领域中的运用与改进
第一节 行政强制在节 能减排领域的作用
第二节 现行行政强制的具体运用
一 行政强制措施的运用
二 行政强制执行的运用
三 节 能减排专门立法中的行政强制
四 目前行政强制所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低碳领域中行政强制的改进
一 公民个体应纳入行政强制的对象范围
二 创新行政强制的种类
三 修改完善行政强制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十章 加强对碳信息披露的管理
第一节 碳信息披露
一 碳信息披露的内涵
二 碳信息披露的意义
三 碳信息披露的两种基本模式
第二节 我国碳信息披露管理的现状
一 现行立法的相关规定
二 现有碳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不足
第三节 碳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
一 健全碳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
二 充分调动企业披露碳信息的原动力
第十一章 低碳行政责任及其追究机制的建构
第一节 内部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的建构
一 内部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的不足
二 完善内部行政责任追究机制的思考
第二节 外部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制:以行政诉讼为例
一 他山之石:美国气候变化行政诉讼第一案评析
二 我国低碳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