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效率及碳强度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能源效率及碳强度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全新正版未拆封

79.08 5.0折 15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威俊 著;王兆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8-13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威俊 著;王兆华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030753335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349.000千字
【内容简介】
《能源效率及碳强度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针对能源效率和碳强度测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核心内容由能源效率测度、碳强度测度和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等三个方面构成。能源效率测度部分主要研究静态能源效率和动态能源效率的测度方法,分别讨论在不同生产技术下动态能源效率的测度方法以及能源效率变动的原因;碳强度测度部分主要研究了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以及碳强度减排的实施路径建模方法,以典型区域和城市为例系统地讨论为实现特定的碳强度减排目标的路径选择;碳排放影响因素部分主要研究影响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包括生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法的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能源效率及碳强度测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适用于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供能源经济与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决策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兆华,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能源资源与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模等领域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自然科学(青年、面上,重点和杰青),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40余项;出版专著5部;在nature、nature munication、管理世界等外学术期刊发表20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曾获北京市教育成果、自然科学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等。兼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双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能源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高会高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担任外多个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  何威俊,2019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现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建模和循环经济等。在energy economic、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u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umption等期刊上发表学术多篇;研究课题获自然科学、博士后科学以及北京市社科等资助;2020年荣获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博士奖。

精彩内容:

章绪论1.1研究背景1.1.1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议题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上升、气象灾害和天气的频发、生物物种的灭绝和农作物减产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自然的因素,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是确定的。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显示,人类社会在过去50年中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66%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将这一可能提高到了90%;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更是将这一可能提高到了95%(ipcc,2014)。报告指出,1951~2010年的全球均地表温度的上升有95%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气体是指能将阳光带来的部分热量和地表释放的部分热量截留在地球大气中的气体,常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ch4)、氧化亚氨(n20)等30余种气态化合物。京都议定书中重点控制的人类活动产生的6种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氢氟碳化物(hfc)、全氟化碳(pfc3)、六氟化硫(f6)。其中,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产生的温室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的60%以上,已成为增温效应明显的温室气体之一(ipcc,2014)。作为一个典型的全球问题,气候变化事关全球的生物多样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已有研究表明,缓解气候变化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尽可能地减少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然而,由于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展开的温室减排,尤其是二氧化碳减排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会严重影响各减排主体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全球各国一直在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二氧化碳减排责任的划分展开激烈的谈判。年5月,联合国间谈判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部为缓解全球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和应对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尽管该公约规定了多个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减排方案,但由于减排责任的划分未达成一致,一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各缔约方并未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的减排责任,尤其是一些发达在规避自身减排责任的同时,将减排的头指向中国。为了改变各缔约方减排积极不高、减排责任划分不清的不良局面,在2015年于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气候谈判模式较之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大会创造地采用自下而上的“自主贡献”减排方案替代之前自上而下的“摊派式”的强制减排模式。在此次会议上,超过190个和地区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方案,涵盖了全球碳排放的98%左右。这种谈判模式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之前的谈判压力。大会的主要成果巴黎协定指出各缔约方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全球均温升控制在前化水的2℃以内,并努力将温升控制在1.5℃以内,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只有2100年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10,2℃的温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66%的可能),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巨大挑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议题

1.1.2 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现状及特征

1.1.3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举措

1.1.4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当前能源效率与碳强度测度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本书的核心概念与内容体系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能源效率与碳强度的概念及内涵

2.2 能源效率测度的研究进展

2.2.1 静态能源效率测度的研究进展

2.2.2 动态能源效率测度的研究进展

2.2.3 文献启示

2.3 碳排放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3.1 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3.2 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工具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2.3.3 碳强度研究进展

2.3.4 碳强度减排目标研究进展

2.3.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研究进展

2.4 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2.5 煤炭产业链演化趋势研究进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源效率与碳强度测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3.1 静态能源效率测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3.1.1 非参数的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3.1.2 参数的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3.2 动态能源效率的测度一般理论和方法

3,2.1 传统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

3.2.2 传统的Luenberger指数方法

3.2.3 全局的动态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3.3 基于指数分解的碳强度影响因素测度理论和方法

3.4 基于结构分解的碳强度影响因素测度理论和方法

3.5 碳强度减排潜力的测度理论和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能源效率的测度及其收敛性和变化趋势研究

4.1 我国区域层面的能源效率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

4.1.1 基于DEA-BCC模型的静态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4.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1.3 实证结果

4.1.4 主要结论及建议

4.2 基于全局生产技术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4.2.1 全局的DEA-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及其拓展模型

4.2.2 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4.2.3 实证结果

4.2.4 研究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行业的静态和动态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以交通运输业为例

5.1 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现状及特征

5.2 基于DEA模型的能源效率测度方法

5.2.1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能源效率测度建模

5.2.2 碳排放约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

5.2.3 能源效率动态变化的测度方法

5.3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静态能源效率评价

5.3.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5.3.2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评价结果

5.3.3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5.3.4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特点分析

5.3.5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动态分析

5.4 主要研究结论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碳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目标的设定研究

第7章 碳强度减排目标的实现路径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北京为例

第8章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煤炭产业链演化趋势研究

第9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各省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