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全新正版未拆封

31.3 4.0折 7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小盾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6-28

转角书檐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小盾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76587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8页
  • 字数 3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名师大讲堂
【内容简介】
  中国智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典哲学形成以前的“前经典”阶段,二是用六经施教以后的“经典”阶段。在前一阶段,人们的公共知识主要是在仪式场合形成的,是通过口语和图像来传播的,因而使用了特殊的符号方式。后人不深察,往往凭狭隘的经验作简单化的理解。为了找到真相,《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切片加以剖析,认为神话、艺术、科学代表了上古中国人智慧的主要内容,并用具体例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2.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3.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
【作者简介】
  王小盾,笔名王昆吾,江西省南昌市人。温州大学教授。曾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从1993年起,先后担任这几所学校的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献研究。著有《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1989)、《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1990)、《汉唐音乐文化论集》(1991)、《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1993)、《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1996)、《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1998)、《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2002)、《词曲研究》(2003)、《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2003)、《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2003)、《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2007)等书。这些成果曾获得中国图书奖荣誉奖、全国优秀古籍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著作三等奖等奖励。  
【目录】
导言 关于“经典之前的智慧”和“神话” 001 

第一单元 神 话 

第一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谈起 021 

一、关于太阳神话和“鸱龟曳衔” 021 

二、鸱、龟在上古的符号意义 023 

三、关于太阳在晚上的运行 031 

第二讲 从“鸱龟曳衔”神话看上古神话 038 

一、对“鸱龟曳衔”神话的解释 038 

二、讨论一:神话体系、仪式和神话研究的方法 039 

三、讨论二:神话的符号表达方式 043 

四、结语 052 

第二单元 艺 术 

第三讲 饕餮艺术 061 

一、“狞厉的美”和其他 061 

二、从古记录看虎噬人器物 071 

三、饕餮艺术的思想内涵 081 

第四讲 上古艺术的符号意义 093 

一、饕餮纹和兽面纹的关系 093 

二、饕餮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历程 100 

三、对饕餮艺术若干形式元素的分析 114 

四、结论:早期艺术是人神交通的工具和符号 131 

第三单元 科 学 

第五讲 武王伐殷天象和上古天文学 143 

一、从武王伐殷天象谈起 144 

二、武王伐殷天象的图像表现 152 

第六讲 上古天文学的知识特质 163 

一、上古宇宙观的科学原理 163 

二、古人对太阳和恒星视运动的观测 171 

三、关于月亮和行星的视运动 177 

第七讲 上古天文学的文化特质 184 

一、太阳祭祀和十二支的起源 184 

二、从火历看“绝地天通” 196 

三、结论:上古科学联系于对彼岸世界的长期观察 206 

第四单元 理论总结 

第八讲 上古符号与思维 227 

一、关于上古智慧的符号特质 227 

二、上古中国人的符号理论 234 

三、从仪式角度看上古符号 244 

第九讲 上古符号与语言 256 

一、从语言文字角度看上古思维的特性和价值 256 

二、上古图像同语言的关联 272 

三、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词汇功能 279 

四、关于上古图像语言的语法特点 286 

第十讲  

经典世界和前经典世界的隔阂与沟通 302 

一、《老子》“始”“母”“名”“道”等概念的原型 302 

二、从老子哲学体系看“近取诸身”的思维方法 315 

三、从上古图文献看孔子诗学 321 

四、从孔子看前经典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 331 

第十一讲 关于“天人合一”与“轴心突破” 342 

一、问题的提出 342 

二、关于“思想”和“天人合一” 348 

三、关于“巫”和“史” 354 

四、关于经典的形成 368 

五、结语:以孔子的眼光看经典之前 395 

后 记 40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