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言小义入木三厘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微言小义入木三厘

全新正版未拆封

35.18 5.2折 6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慧明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6-28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慧明 著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775890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25万字,近50篇,是作者近15年来曲艺评论文章的结集。内容包括曲艺理论研究、曲艺作品品评,以及对曲艺现状的关照、剖析与建议。
 作者系北方曲艺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专业出身,重视调查与实践,所评所论,皆有的放矢,对于推进曲艺研究,以及推动当下曲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蒋慧明(1971- ),女。1992年毕业于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文学专业,曾任曲艺团专职创作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戏曲学系,系该院招收的国内首位曲艺史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曲艺学会理事。
  从事曲艺工作以来,创作、发表过大量曲艺作品、曲艺评论及论文,曾获中国文联首届(2000年)和第五届(2005年)文艺评论奖、第四届(2006年)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 “啄木鸟杯”(2016年)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
近年来正式出版有多部曲艺著作,独立完成“相声表演艺术研究”和“当代相声小剧场研究(1996-2016)”等课题。

【目录】

目 录

 

序/1

 

第一辑 为相声脱“贫”献计

 

为相声脱“贫”献计/3

 

“是我非我”

 

――相声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质/9

 

相声的态度

 

――观央视相声大赛一等奖作品《一对一》有感/23

 

相声与时代、市场的多重命题

 

――相声“回归剧场”之后/27

 

从蛇年春晚谈相声的进与退/31

 

新人频亮相 新作欠打磨

 

――观第七届央视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有感/37

 

“文哏”只怕已成绝响/41

 

本土化 市场化 偶像化

 

――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现状考察/45

 

相声的态度

 

――从《虎口遐想》到《新虎口遐想》/51

 

从传承中创新

 

――以马季先生的相声创作为例/59

 

从“走进去”到“走出去”

 

――浅谈马季相声艺术的视野与影响/67

 

相声的净土 百姓的乐园

 

――有感于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十五周年/73

 

有趣 有味 有美

 

――略论师胜杰对相声美学精神的承继与传扬/77

 

口传心授与相声的当代传承

 

――以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先生的教学实践为例/81

 

第二辑 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

 

下一个百年,还只有《剑阁闻铃》? /97

 

从农村大炕到城市包厢的二人转/103

 

江南雅韵演绎经典 “移花接木”

 

――弹唱《雷雨》/111

 

高山流水觅知音/115

 

但愿曲终人未散/119

 


 

常德“鼓书”:浓郁的乡土情,曲艺味儿

 

――兼议鼓曲类曲种的传承与创新/123

 

老北京的沟通密码/127

 

坚定文化自信 勇攀文艺高峰

 

――谈曲艺新创节目《看今朝》/133

 

敬亭之后,宁有敬亭? /137

 

“评”“品”“演”

 

――关于当下评书评话表演的若干思考/141

 

传统的承继 现代的观照

 

――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的启示/149

 

雅者得其深 俗者得其浅

 

――“徐惠新、周红文化评弹鉴赏会”系列演出的启示/155

 

第三辑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163

 

曲艺评论:呼唤真知灼见与价值引领/165

 

传播与传承

 

――略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传媒促进传统曲艺的保护与发展/169

 

如何营造传统曲艺当下传承的文化空间/177

 

深入浅出 博观约取

 

――拜读《吴宗锡评弹文集》的收获和启示/181

 

漫议曲艺评论之“深度”“速度”及“维度”/185

 

强化专业队伍 维护曲艺生态

 

――论曲艺文学创作专业在曲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191

 

加大曲艺理论知识普及力度 积极拓展曲艺人才培养方向/197

 

第四辑 当舞台剧加入了曲艺“酵母”

 

当舞台剧加入了曲艺“酵母”

 

――评话剧《三人行不行》/205

 

严肃地搞笑 荒诞地抒情

 

――相声剧《六里庄艳俗生活》观后/209

 

曲艺与话剧,混合容易化合难

 

――评话剧《曲韵钟鼓楼》/213

 

上海滑稽戏来京,为什么非要“改口”? /217

 

借鉴与传扬

 

――从当下舞台剧作品中的曲艺元素看戏剧、曲艺之相互影响/221

 

第五辑 曲艺,仍在边缘

 

曲艺,仍在边缘/231

 

2013 年度全国小剧场相声回顾/237

 

2012 年曲艺综述/243

 

喜忧参半 雅俗之辨

 

――小议2011 年的中国曲艺/251

 

相声与综艺:想说爱你不容易/261

 

和谐 欢乐 人情 民心

 

――2017 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印象记/267

 

群众文艺“接地气” 传承创新谱新篇

 

――第十七届“群星奖”曲艺类决赛节目述评/271

 

曲艺书,高大上/275

 

小品缘何渐成“鸡肋”/279

 

春晚除了带刺,还需要什么? /281

 

京城小剧场曲艺的“热”与“冷”/285

 

跋/29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