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第2版)
全新正版未拆封
¥
40.9
4.6折
¥
8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何平平 范思媛 黄健钧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版次2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3-06-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平平 范思媛 黄健钧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2
-
版次
2
-
ISBN
9787302623250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8页
-
字数
587千字
- 【内容简介】
-
《互联网金融(第2版)》根据高等院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对互联网金融从理论到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互联网金融概述;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介绍了电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第4~7章分别介绍了网络小额贷款、电子商务贷款、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银行;第8~10章分别介绍了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与互联网证券;第11章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第2版)》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互联网金融院系的课程教材,也可供研究生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者、从业者、管理人员参考所用。
- 【作者简介】
-
何平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项目5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2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现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工作,任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
- 【目录】
-
第1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1
1.1 互联网金融概念 2
1.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2
1.1.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3
1.1.3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要素 4
1.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5
1.2.1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传统金融相同 5
1.2.2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5
1.3 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7
1.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7
1.3.2 蓝海战略理论 8
1.3.3 大数据理论 8
1.3.4 长尾理论 14
1.3.5 金融功能理论 15
1.3.6 普惠金融理论 16
1.4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17
1.4.1 政策因素:“互联网 金融”时代 17
1.4.2 技术因素:移动互联网时代 23
1.4.3 需求: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投融资 26
1.4.4 供给:居民财富收入增长 28
1.5 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意义 29
1.5.1 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 29
1.5.2 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 29
1.5.3 满足电子商务需求,扩大社会消费 29
1.5.4 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 29
1.5.5 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0
本章作业 30
第2章 电子支付 31
2.1 电子支付概述 32
2.1.1 电子支付的定义 32
2.1.2 电子支付的分类 32
2.2 电子支付的一般模型 34
2.2.1 电子支付的主要参与主体 35
2.2.2 电子支付工具 35
2.2.3 电子支付的受理方式 37
2.2.4 电子支付的服务功能 37
2.3 电子支付的客户身份建立与识别 38
2.3.1 建立客户身份 38
2.3.2 建立身份识别方式 39
2.3.3 电子支付的信息流和资金流 40
2.4 移动支付 40
2.4.1 移动支付的特点 40
2.4.2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 41
2.4.3 移动支付的分类 41
2.4.4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 45
2.4.5 移动支付的系统架构 46
2.4.6 移动支付的主要运营模式 49
2.4.7 二维码支付 51
2.4.8 刷脸支付 54
本章作业 57
第3章 第三方支付 59
3.1 第三方支付概述 60
3.1.1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60
3.1.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63
3.1.3 第三方支付运作原理 66
3.1.4 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政策环境 68
3.2 第三方支付典型企业 70
3.2.1 互联网支付典型企业 70
3.2.2 移动支付典型企业 75
3.3 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77
3.3.1 银行卡收单 77
3.3.2 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80
3.4 第三方支付的网联模式 81
3.4.1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 81
3.4.2 第三方支付的网联模式 83
3.5 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 86
3.5.1 跨境电子支付的定义 86
3.5.2 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86
3.5.3 第三方跨境电子支付对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87
3.5.4 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支付业务模式 89
本章作业 90
第4章 网络小额贷款 91
4.1 网络小额贷款公司 92
4.1.1 小额贷款公司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 92
4.1.2 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与传统小额贷款公司比较 93
4.2 网络小额贷款的定义与特点 93
4.2.1 网络小额贷款的定义 93
4.2.2 网络小额贷款的特点 94
4.2.3 网络小额贷款经营原则:小额、分散 95
4.3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发展状况 95
4.3.1 网络小额贷款发展的政策梳理 95
4.3.2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发展现状 96
4.3.3 网络小额贷款产品特色 99
4.3.4 网络小额贷款的业务利率、业务平均成本和融资渠道 99
4.3.5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趋势 100
4.4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的运营模式 101
4.4.1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的商业模式 101
4.4.2 我国网络小额贷款的征信模式 102
4.5 网络小额贷款风控系统 103
4.5.1 业务整体流程 103
4.5.2 前端设计 103
4.5.3 贷前风控 104
4.5.4 贷中风控 107
4.5.5 贷后风控 107
4.5.6 业务后台管理系统 107
4.5.7 案例:阿里小额贷款 107
4.6 P2P网络小额贷款 116
4.6.1 P2P网络小额贷款概念的界定 116
4.6.2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117
本章作业 125
第5章 电子商务贷款 127
5.1 电子商务发展催生电子商务贷款 业务的发展 128
5.1.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 128
5.1.2 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电子商务贷款的发展 134
5.2 电子商务贷款概述 135
5.2.1 电子商务贷款的定义与特点 135
5.2.2 电子商务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比较 137
5.2.3 电子商务小额贷款的作用 138
5.3 电子商务贷款的商业模式 139
5.3.1 电子商务平台直接放贷模式 139
5.3.2 商业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141
5.3.3 电子商务平台和传统银行合作模式 146
5.3.4 电子商务平台和互联网银行合作模式 148
5.4 电子商务贷款的风险控制 150
5.4.1 电子商务小额贷款存在的主要风险 150
5.4.2 电子商务贷款的先驱:美国的Kabbage 152
5.4.3 电子商务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153
5.4.4 电子商务贷款与传统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比较 155
本章作业 156
第6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 157
6.1 互联网消费金融概述 158
6.1.1 互联网消费金融定义 158
6.1.2 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的比较 159
6.1.3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59
6.2 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 162
6.2.1 资金需求方 162
6.2.2 资金供给方 163
6.2.3 消费金融服务商 163
6.2.4 消费供给方 164
6.2.5 消费金融基础设施 164
6.3 互联网消费金融商业模式 165
6.3.1 传统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互联网化模式 165
6.3.2 互联网银行消费贷款模式 165
6.3.3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 167
6.3.4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消费贷款模式 172
6.4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核心能力 174
6.4.1 获客能力 174
6.4.2 用户体验 174
6.4.3 风控能力 174
6.5 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 176
6.5.1 资产证券化概述 176
6.5.2 资产证券化分类与特征 178
6.5.3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 180
6.5.4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法律问题 183
6.5.5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 184
6.5.6 互联网消费金融典型企业:Zest Finance——面向弱势群体提供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 185
本章作业 186
第7章 互联网银行 187
7.1 互联网银行概述 188
7.1.1 互联网银行定义 188
7.1.2 互联网银行没有实体网点的原因 188
7.1.3 互联网银行的主要特点 190
7.1.4 互联网银行、电子银行与直销银行的比较 190
7.1.5 互联网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192
7.1.6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原因 192
7.1.7 互联网银行的影响与作用 193
7.1.8 互联网银行客群比较 193
7.2 互联网银行经营模式 193
7.2.1 网商银行经营模式 194
7.2.2 微众银行经营模式 196
7.2.3 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经营模式比较 198
7.3 纯线上放贷的主要技术原理 200
7.3.1 还款意愿分析 200
7.3.2 还款能力分析 200
7.3.3 成本优化控制 201
7.4 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困境与风险 202
7.4.1 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困境 202
7.4.2 互联网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202
7.5 互联网银行2.0:数字银行 205
7.5.1 数字银行的内涵和特点 205
7.5.2 国外数字银行的典型案例 207
7.5.3 美国、欧盟数字银行的发展经验 211
本章作业 213
第8章 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化 215
8.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 冲击 216
8.1.1 对商业银行存款理财的冲击 216
8.1.2 对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功能的冲击 217
8.1.3 弱化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217
8.1.4 弱化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 218
8.1.5 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 218
8.1.6 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挑战 219
8.2 电子银行 219
8.2.1 电子银行的定义及特点 219
8.2.2 电子银行发展历程 220
8.2.3 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类型 222
8.3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 227
8.3.1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概述 227
8.3.2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产业链 230
8.3.3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模式 233
8.3.4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风险控制 237
本章作业 240
第9章 互联网保险 241
9.1 互联网保险对传统保险行业的 影响 242
9.1.1 对保险经营观念的颠覆 242
9.1.2 对行业销售入口的冲击 242
9.1.3 对保险市场边界的扩展 242
9.1.4 对行业服务要求的改变 243
9.1.5 对运营流程革新的挑战 243
9.1.6 对风险定价能力的加强 243
9.2 互联网保险概述 244
9.2.1 互联网保险的定义与内容 244
9.2.2 互联网保险的特点与优势 245
9.2.3 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分类与特点 248
9.2.4 互联网保险形态 250
9.2.5 互联网保险的定位 251
9.3 互联网保险产业链 254
9.3.1 消费者 255
9.3.2 渠道入口 255
9.3.3 产品创新 256
9.3.4 产品定价 257
9.3.5 保险公司 258
9.3.6 基础设施 258
9.4 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 259
9.4.1 国外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 259
9.4.2 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概况 263
9.5 我国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 272
9.5.1 官方网站模式 272
9.5.2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275
9.5.3 网络兼业代理模式 276
9.5.4 专业中介代理模式 277
9.5.5 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 280
9.6 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趋势 282
9.6.1 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 282
9.6.2 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284
本章作业 285
第10章 互联网基金与互联网证券 287
10.1 互联网基金 288
10.1.1 互联网基金的内涵 288
10.1.2 互联网基金的特点 289
10.1.3 互联网基金的创新 291
10.1.4 我国互联网基金的发展 292
10.1.5 互联网基金产业链 298
10.1.6 互联网基金的主要销售模式 305
10.1.7 互联网基金的风险管理 312
10.2 互联网证券 314
10.2.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证券行业的影响 314
10.2.2 互联网证券概述 316
10.2.3 互联网证券的发展 316
10.2.4 我国互联网证券模式 328
10.2.5 互联网证券风险管理 334
10.2.6 我国互联网证券发展趋势 336
本章作业 337
第11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 339
11.1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340
11.1.1 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与金融监管准则 340
11.1.2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非有效性表现 340
11.2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341
11.2.1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341
11.2.2 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 342
11.2.3 互联网金融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风险 343
11.3 互联网金融的刑法规制 344
11.3.1 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可能涉嫌的犯罪 344
11.3.2 利用互联网金融实施违法行为可能涉嫌的犯罪 347
11.4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 349
11.4.1 审慎监管 349
11.4.2 行为监管 350
11.4.3 消费者权益保护 350
11.4.4 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 351
11.5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 351
11.5.1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混业 经营模式 351
11.5.2 我国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 模式 352
11.5.3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的构成 352
11.5.4 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机制 353
11.5.5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 问题 354
11.6 欧美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 359
11.6.1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 359
11.6.2 英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 364
11.7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的构建 367
11.7.1 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67
11.7.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构建 368
本章作业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