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通信技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动通信技术

全新正版未拆封

24.98 5.6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晓明、胡燏、张琦 编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5-06

转角书檐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晓明、胡燏、张琦 编
  •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435587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移动通信技术》共分为3个大的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篇,介绍并讲解2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原理、技术,主要通过这一部分将读者引入门,并且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基本知识。第2部分为巩固篇,讲解3G的发展及包含的3种主流技术标准(WCDMA、TD。SCDMA、CDMA2000)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并且加入3G技术的对比章节,从客观上、原理上分析3种3G技术标准的优缺点。第3部分为夯实篇,讲解如今大量普及成熟的4G技术(TD-LTE)技术特性和结构原理,以及向未来发展提升的趋势。通过前期的章节学习,其实读者已经掌握了学习移动通信技术的方法,这一部分,读者学起来会比较轻松。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引言
1.1 移动通信概述
1.2 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2章 GSM通信系统
2.1 GSM的发展
2.2 GSM系统的技术规范及其主要性能
2.3 GSM系统关键技术
第3章 数字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
3.1 BSS子系统
3.2 MSS子系统
3.3 操作维护中心(OMC)
3.4 GSM系统各个接口和协议
第4章 编号计划和拨号方式
4.1 编号计划
4.2 拨号方式
第5章 无线覆盖的区域结构
第6章 业务流程
6.1 移动用户状态
6.2 周期性登记
6.3 位置更新
6.4 切换
6.5 鉴权处理
6.6 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

巩固篇
第7章 WCDMA系统概述
7.1 移动通信的发展
7.2 3G的体制种类及区别
7.3 3G频谱情况
第8章 WCDMA业务介绍
8.1 概述
8.2 3G典型业务详述
8.3 3G典型业务实现简介
第9章 WCDMA系统结构
9.1 概述
9.2 UTRAN的基本结构
9.3 核心网络基本结构
第10章 WCDMA关键技术
10.1 RAKE接收机
10.2 CDMA射频和中频设计原理
10.3 分集接收原理
10.4 信道编码
10.5 多用户检测技术
第11章 WCDMA无线接口技术
11.1 WCDMA无线接口概述
11.2 逻辑信道
11.3 传输信道
11.4 物理信道
11.5 物理层过程
第12章 基本信令流程
12.1 概述
12.2 UE的状态与寻呼流程
12.3 空闲模式下的UE
12.4 无线资源管理流程
12.5 电路域移动性管理
12.6 分组域移动性管理流程
12.7 呼叫控制
12.8 分组域会话管理流程
第13章 TD-SCDMA技术概述
13.1 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
13.2 3G工作频段规划
13.3 TD-SCDMA多址方式
13.4 TD-SCDMA杯准进展状况
13.5 TD-SCDMA产业化状况
13.6 TD-SCDMA网络架构
13.7 TD-SCDMA系统的一些问题
第14章 TD-SCDMA物理层
14.1 TD-SCDMA物理层概述
14.2 TD-SCDMA物理信道及传输信道
14.3 TD-SCDMA扩频与调制
14.4 TD-SCDMA物理层过程
第15章 TD-S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5.1 智能天线
15.2 联合检测
15.3 接力切换
15.4 动态信道分配
第16章 CDMA2000标准简述
16.1 CDMA2000 1X
16.2 CDMA2000 1X/EV-D0
第17章 CDMA2000关键技术
17.1 CDMA2000 1X
17.2 CDMA2000 1X/EV-D0系统
17.3 未来技术演进方向
第1 8章CDMA2000网络规划
18.1 CDMA网络规划概述
18.2 CDMA2000 1X无线网络规划
18.3 CDMA2000 1X数据业务网络规划案例
第19章 TD-SCDMA、WCDMA、CDMA2000技术对比
19.1 移动TD SCDMA
19.2 联通WCDMA
19.3 电信CDMA2000

夯实篇
第20章 概述
20.1 背景介绍
第21章 LTE主要指标和需求
21.1 频谱划分
21.2 峰值数据速率
21.3 控制面延迟
21.4 用户面延迟
21.5 用户吞吐量
21.6 频谱效率
21.7 移动性
21.8 覆盖
21.9 频谱灵活性
21.10 与现有3GPP系统的共存和互操作
21.11 减小CAPEX和0PEX
第22章 LTE总体架构
22.1 系统结构
22.2 无线协议结构
22.3 S1和X2接口
22.4 帧结构
22.5 物理资源
22.6 物理信道
22.7 传输信道
22.8 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映射
22.9 物理信号
22.10 物理层模型
22.11 物理层过程
第23章 层2
23.1 MAC子层
23.2 RLC子层
23.3 PDCP子层
第24章 IlRC
24.1 RRC功能
24.2 RRC状态
24.3 NAS状态及其与RRC状态的关系.
24.4 RRC过程
第25章 LTE关键技术
25.1 双工方式
25.2 多址方式
25.3 多天线技术
25.4 链路自适应
25.5 HARQ和ARQ
附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