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全6册 三乐集:中学教育行思录+求索集+求真集+月无忘斋文选+砚田别识录+傅熹年论文选 中华书局
9787101135022
¥
431.21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陈昊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ISBN9787101135022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货号618716040791
上书时间2024-03-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详细信息: 书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 6册合售 傅熹年论文选 定价:85元 砚田别识录 定价:85元 月无忘斋文选 定价:78元 求真集——岁月思考录 定价:58元 求索集——民俗与文化研究 定价:82元 三乐集——中学教育行思录 定价:70元 内容介绍: 《傅熹年论文选》傅熹年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泰山北斗,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伊始,即当选为院士。同时,他还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家、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成就卓著,饮誉中外。列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的《傅熹年论文选》是傅先生的自选集,大致涵盖了其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书画鉴定和古籍版本等学术领域的重要成果,可谓字字珠玑、灿若列星。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收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明清都城北京城》四篇论文,除研究具体的古建筑实物、古遗址及其发展概况外,重点探讨中国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和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律,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模数,单体建筑以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风貌。 在古代书画鉴定方面,收入《浅谈做书画鉴定工作的体会》《古代书画鉴定中的真伪和是非问题》等论文。作者以其丰富的阅历和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提出书画鉴定不仅需要坚实的书法史、绘画史的功底,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献考据能力,进一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建立起书画鉴定所需要的微观的标准系列和宏观的综合概念”。最后,作者还以《学术研究与艺术鉴赏的完美结合》为题,漫谈学习启功先生艺术史及书画鉴定论著的体会。 在古籍版本方面,收入《访美所见我国善本书籍简记》《参观静嘉堂文库札记》两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访问美国、日本期间,在各大公私图书馆经眼的孤本秘籍,虽是“匆匆一瞥而过”,然则披沙拣金,颇足珍重。
《砚田别识录》共收入程大利先生31篇文章,收入书中的文章,有的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梳理传统文脉,解读古贤,拎出精粹,让今人警醒,化解学子困惑,不走弯路,如《中国画的境界、本质特性和欣赏》《谈山水画的笔墨》《笔墨语言的本体意义和独特价值》等;有的是从弘扬中华文化的担当大任出发,充分把握中国书画史的纵深和维度,发表真知灼见,充满着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阐发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意义和未来走向,如《略论中国画发展的方向》《中国画传承的危机及对策》等;有的则是与当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对话交流,共同探讨并倡导“回归文脉、续接传统”以“培根铸魂”,如与吴悦石、龙瑞、张公者等的对话。 《月无忘斋文选》程毅中先生,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员。程先生致力古籍出版编辑工作及古代小说研究多年,卓有建树。今选辑程先生文章数十篇,勒成此集,以飨读者。 目次如下: 古代校勘学的得失与当代古籍整理 鲁迅论古籍整理 漫谈古书的标点 略谈李善注《文选》的尤刻本 《说郛考》评介 《五朝小说》与《说郛》 二十一世纪古籍整理的前瞻 落实规划 提高质量——对“十三五”时期古籍整理出版的期望 关于变文的几点探索 敦煌俗赋的渊源及其与变文的关系 敦煌本《孝子传》与睒子故事 《舜子变》与舜子故事的演化 《季布骂阵词文》与词话的发展 叙事赋与中国小说的发展 唐人小说中的“诗笔”与“诗文小说”的兴衰 从《前汉书平话》到《东西汉演义》 《三国志演义》与宋元话本 读《水浒全传校注》书感 《忠义传》与《水浒传》 《西游记》版本探索 《心经》与“心猿” 试探《隋唐两朝志传》的渊源 杨家将故事溯源 《英烈传》与明代历史演义小说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与明代公案小说 从《三侠五义》、《小五义》看清代的话本小说 读《蟫史》札记 。 《求真集——岁月思考录》李燕,1943年11月出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老教授,全国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齐白石研究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著有《苦禅宗师艺缘录》、《亦文亦画书系·李燕集》等。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作者对绘画技法以及绘画理论的研究。 《求索集——民俗与文化研究》陶思炎,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致力于民俗、宗教、艺术研究,共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本书收录了其中的40余篇。本书收录的论文内容涉及民俗学、艺术学,从艺术的角度对民俗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表达了作者个人对民俗文化研究体系的学术理解。 《三乐集——中学教育行思录》刘彭芝,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九任校长。她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首都巾帼十杰、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市科技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2009年11月13日,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2016年8月,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作者的媒体文章、论坛发言、讲话致辞以及一些关于教育的思考。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