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他说续集 中国哲学 南怀瑾
  • 老子他说续集 中国哲学 南怀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子他说续集 中国哲学 南怀瑾

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4.4 3.7折 39 九五品

库存16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9185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68页

字数260千字

定价39元

货号315_9787506039185

上书时间2024-05-29

小丑鱼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主编:

老子他说续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历二十二年经几番辗转.终成此卷,接续老子他说前缘,汇儒、释、道三家融独特生命体验,揭示老子真意,阐扬道家内涵。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二十七章
不着痕迹的善行
会说会做又会教
第二十八章
知阴阳乾坤善恶而后
回复本来面目
生理心理
行为三方面修养
第二十九章
私心取天下的后果
圣人的作为
第三十章
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第三十一章
兵不血刃而取胜
为何以丧礼纪念胜利
军事哲学的另一面观点
楚庄王和周武王的道家思想
仁政重于武力
第三十二章
朴实无华的精神
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知人之智
第三十四章
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第三十五章
掌握天地万象的法则
第三十六章
欲擒故纵的道理
从微细而明了重点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道
无为无欲无名

下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
德仁义礼失后该若何
第三十九章
得一与不二
以低下为基础的高贵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
三品闻道的人
黎明前的黑暗
真正有修养的人
大器晚成小时了了
声音形象见道
第四十二章
一二三的奥秘
自身阴阳须调和
好恶与损益
过刚则易折
第四十三章
柔水空无坚不摧
第四十四章
人生重要的是什么
第四十五章
如何达到无为
第四十六章
造成祸乱
第四十七章
智慧的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要加修道要减
圣人以道德行为得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的菩萨心肠
第五十章
生死是什么
谁掌握生命的去留
善于摄生的神仙
第五十一章
摄生处世之道四两拨千斤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第五十二章
回归宇宙的根源——天下母
如何减少生命的消耗
第五十三章
接受布施的严重
爱抄小路取巧自利的人们
第五十四章
善于把握生命的中心则不辍
修身修家修乡修国修天下
以观身到观天下
生命如何走向结局
第五十五章
纯厚自然的赤子
婴儿的精之至
保持气的和
生命来之不易
先来后去的生命之灵
意识的形成
精气神消耗完的时候
第五十六章
修养处世该如何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给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以正为奇天下归心
忌讳造成的影响
科技愈发达精神愈昏扰
法令多犯法的人更多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 

内容简介:

老子他说续集又名道德经,由前三十七章道经和后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言,相传是先秦时期老子所著,是道家的主要经典。它率先提出了“道”这一优选的哲学概念,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对中国的哲学、政治、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或尊重原意,或借题发挥,对老子他说续集作了七百余种解说。老子他说续集接续老子他说,对老子他说续集二十七章到八十一章进行了南怀瑾式的独特解读和评说,经史相参,以经注经,将老子他说续集上、下经的篇章相互对照,以“知人论世”的思想为指导,融汇儒、释、道三家之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指出老子他说续集并非仅是权术谋略之书,而是包含深刻的政治道德、政治哲学、军事哲学和历史哲学,其中所论人情事理皆在阐发因果律;以老子他说续集为基础的道家是影响中国历史和中国的首要因素;等等,揭示出老子思想的真正内涵,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别样的老子——一个真实生动、满怀忧国忧民之念的老人和智者。 

精彩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种内圣外王的优选境界呢?本章恰是一篇优选的说明。
现在先讲本章对修道人在行为品格上的要求,必须要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的标准,然后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接近不着痕迹,你决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国几千年来,非常重视“阴功积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善不欲人知,因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报;如果做了一点好事,还要人家来宣扬,那与传统的精神差得太多了。所以,真正为善的行为,不像车辆行过道路一样,留下痕迹,如果有了轮印的痕迹,知道车子经过那些地方,等于自挂招牌,标明去向或宣扬形迹了。
所以说“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由此理推,一个人要修道,当然是世界上优选善的大善事,但无上大道并非人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虚寥廓、寂灭无为的,一有了方法,一有了境界,早已落于下乘,如车过留痕,已有形迹可循,已非至善了。
后来庄子更加发挥“善行无辙迹”的意义说:“绝迹易,无行地难。”一个人的动作行为要想不留痕迹,虽然已经很难做到,但也不算太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