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河万古 中国历史 傅林祥
  • 江河万古 中国历史 傅林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河万古 中国历史 傅林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 2.6折 19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林祥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ISBN9787544522762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6页

字数202千字

定价19元

货号700_9787544522762

上书时间2024-06-18

小海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章万里长江
从青海到上海
江源之谜
先秦文明
虎跳峡
江堰
九曲荆江
文武赤壁
港城市
第2章千古黄河
河源之争
九曲弯弯向东流
上中游的变迁
迁徙无定的下游
传说中的战争
水利工程
第3章北国龙江
第3章北国龙江
造源流跨三国
悲惨的历史
五大连池
兴凯湖
第4章岭南珠江
珠江三源
秦建灵渠
荔枝美味
海上丝路
西学东传
第5章塔里木河
多变的河道
和田出美玉
张骞出使
鸠摩罗什
法显西行
唐僧玄奘
……

内容简介:

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讲述了我国主要河流与湖泊的自然与人文的历史地理变迁。本书同时介绍了与这些大江大河相关的主要风景名胜、历史传说、有名战争、经济活动,以及民间故事。

精彩内容:

从青海到上海长江和黄河一样,在古代也有自己的专有名称――“江”,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是指长江。到了西汉时,人们又称长江为“大江”,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北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是指的长江。东汉年间,“长江”一名已经出现,并见之于史籍。据三国志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208)九月,曹率大军南下长江北岸的荆州(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刺史刘琮率众投降。孙权紧急与部下商议对策,部下都认为只有利用长江天险才能阻挡曹的兵锋所向,“可以拒者,长江也”。此后,“长江”一名见之于记载越来越多,到了唐代,一般诗人都用“长江”来指称“江”,全唐诗中有156处用了“长江”一词。由于长江确实很长,古人为了指称方便,给长江分段取了一些别名。这些别名形成时间有早有晚,大多是在形成时从当时长江流经的区域及其他地名衍生过来的。长江在金沙江以上河段,都不称“江”,而是以“河”相称:沱沱河、通天河。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正源为沱沱河。沱沱河一作托托河、玛曲、乌兰木伦河,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红河”。沱沱河向东流,当曲从南侧注入后,称通天河。通天河的知名度很高,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回国时,路过通天河,将经卷掉在了河中。这里海拔三四千米,人迹稀少,因而传说江源一直能通到天上。通天河是汉名,藏语称作“直曲”,意思是“神牛犊的河流”。直曲的得名,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藏族故事。相传在古时候,天帝看到玉树草原是比天堂还要美丽的好地方,于是有了妒忌之心。他把一头神牛犊赶到青藏高原,限令它三天之内啃光高原上的青草,踏高耸的青山,断去水源,把那里变成不毛之地。神牛犊来到这里,看到藏族勤劳而善良,不肯执行天帝的旨意,反而愿意为造福。于是它爬上一座高的山峰,面对东方,大吼三声,从鼻孔里喷出两股清泉,成了这条大江初的源泉。通天河先是东北向,在楚玛尔河转为东南向,缓缓地向东南流行于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河谷宽广,多沼泽地。一直流到玉树县,全长813公里。从青海省玉树开始的这一河段,是金沙江了。金沙江古称泸水、渑水、丽水,向南奔腾于四川、西藏交界处的高山峡谷地带。它经云南省西北部,至石鼓突然90度转弯,沿着四川、云南省界向东北方向流去,接纳了雅砻江、龙川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支流,到四川宜宾市止,全长2308公里。战国时期传说金沙江中生金,南宋以后直接称金沙江。金沙江在川滇边界,辗转迂回,转了七个大弯,在宜宾市与岷江相会。在四川宜宾,金沙江和北来的岷江汇合后始称“长江”。长江从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长1020公里,因为大部分位于四川境内,明代开始又称“川江”。除岷江外,还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支流,水量成倍地增加,江面宽约300~800米。川江流经重庆市江津县附近时,弯曲成“几”字形,这段川江又称“几江”。长江向东,从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的200公里间,浩浩荡荡穿行在坚硬的石灰岩山地间,是世界有名的三峡。三峡段川江又称“峡江”。峡谷两岸峭壁高耸,江面收缩,窄处仅有100米左右,比降陡峻。峡谷中滩礁密布,水流湍急。长江流过湖北宜昌后,冲出山地,进入中游广阔的冲积原地带――两湖原。由于两面没有高山阻隔,江面骤然开阔。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一段,古代在荆州境内,所以又称“荆江”,全长420公里。荆江以藕池为界,上段称上荆江,下段称下荆江。荆江江面宽阔,河道曲折,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沙洲众多,河床渐淤高,发洪水时江面高出两岸原十多米。由于水流不畅,每逢汛期,极易溃堤、决,是长江险要的河段,也是变化频繁的河段。因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流经这四省的长江又称“楚江”,南北朝谢眺有临楚江赋。长江在中游汇集的支流多,在湖南接纳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在湖北武汉与大程度支流汉水相会。汉水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它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40公里。长江东人江西境内后,因古代这里河道众多,故称“九江”。唐代在今九江市置浔阳郡,所以又称今江西段长江为“浔阳江”。长江在这里又接纳鄱阳湖水系的赣、信、抚、饶、修五水,水量在此大增。长江中游地势低洼,湖泊众多,其中主要的有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及其支流的洪水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湖泊洼地地势低下,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江过湖,又东北向进入安徽境内。有青弋江、水阳江注入。长江又向东,进入江苏省境内,在镇江、扬州附近,又称“扬子江”。隋朝时,扬州城南15里处的江边有个名叫扬子津的渡,炀帝驾临扬州时,建了一个扬子宫,后人将这段长江称作扬子江(或作杨子江)。唐朝时,扬子江一名已经名扬海内,常见于诗人做品。清代以来,特别是战争以后,外国船只从吴淞进人长江后,首先到达的是扬子江,外国人把整条长江都称作扬子江。我国明清古籍中曾经将“扬子江”写成“洋子江”,外国人理解为“海洋的儿子”,意译为“onoftheea”或“ofocean”。民国时期,也常以扬子江一名来称呼整条长江,如1935年设置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中华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正式用“长江”这个名称取代了“扬子江”。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古代的镇江又称京,长江镇江段又称为“京江”。长江下游地势低,与北面的淮河水系和南面的钱塘江水系无明显的分水线。淮河的人海道自黄河侵夺淤塞后,绝大部分水量都是通过运河流入长江的。从镇江至江之间为三角洲段,长330公里,两岸除少数几处孤立的丘陵外,地面海拔一般不超过10米。长江东流进人上海市境,长江的后一条支流――黄浦江自南向北汇人。再向东,一片,流人东海,地图上常标作“长江”。由于江有崇明岛,长江分为两支,过去分别称长江北、长江南,今长江北已渐淤塞,形似一条小河。从宜昌到长江,两岸多属原地带,河谷宽广,比降和缓,水流散漫,堆积作用发达,形成沿江的冲积、沉积原。p00200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