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股票市场: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internal correlation and mechanism 财政金融 李锦成
  •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股票市场: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internal correlation and mechanism 财政金融 李锦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股票市场:内在关联与作用机理:internal correlation and mechanism 财政金融 李锦成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4.1 2.7折 88 全新

库存1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锦成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54415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193页

定价88元

货号700_9787509654415

上书时间2024-06-12

小海狮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引言
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中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回顾
二、文献回顾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有效统计方法
节中国影子银行的统计l3径选择
一、影子银行统计径的方法确定
二、影子银行统计起始年份的确定
三、影子银行开始高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中国影子银行的统计
一、理论基础
二、实证研究
第三节小结
第三章多曲线拟合分析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相关
节理论基础
第二节实证分析
第三节小结
第四章影子银行的预测与对a股市场的影响——基于arima-ecm模型
节理论基础
第二节实证研究
一、影子银行的预测
二、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协整关系
三、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ecm
第三节小结
第五章基于残差自举法一小波分析多尺度检验影子银行对a
股市场的结构时频影响
节理论基础
一、残差自举法全样本格兰杰检验
三、残差自举法滚动窗检验
三、小波时频分析法
第二节实证研究
一、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全样本格兰杰检验
二、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滚动窗检验
三、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小波时频分析
第三节小结
第六章基于mcmc-pot模型度量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gpd极值var-es估计
节理论基础
一、pot模型理论
二、gpd分布的检验
三、选取安全阈值
四、参数估计
五、mcmc模拟估计模型参数
六、gibbs抽样方法
七、pot模型下的var-es估计
第二节实证分析
一、影子银行的mcmc-pot模型估计
二、上证指数的mcmc-pot模型估计
三、上证成交量的mcmc-pot模型估计
四、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var-es估计
第三节小结
第七章基于非对称copula函数度量影子银行对a股市场的
尾部影响
节理论基础
一、确定边缘分布
二、确定联合分布copula函数类型
三、尾部相关分析与copula函数的相关分析
四、模型检验与评价
第二节实证研究
一、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边缘分布
二、影子银行与a股市场的尾部相关
三、尾部相关参数估计与评价
第三节小结
第八章有效监管和发展影子银行的建议
节要有效统计影子银行规模
一、确定各影子银行单元的负责单位
二、建立银监会联合各地银监局的资金监控系统
三、制定并优化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流程
四、建立长期层面的金融督导工作
第二节借鉴国际影子银行监管经验有效发展和监管中国影子银行
第三节经济体制改革是有效监管和发展影子银行的根本
第四节从国企改革的角度分析影子银行的有效发展
第五节从税制改革的角度分析影子银行的有效发展
第六节从金融改革的角度分析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发展
第七节展望
参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简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市场先发售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从2008年至2016年,众多靠前外学者对影子银行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学术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书从靠前影子银行的界定、发展、与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关系、监管、风险传染出发,结合中国本土影子银行的界定、统计、发展、对市场的影响、监管多个视角,梳理了靠前外学者从2008年以来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结果看出美国学术界认为影子银行对美国股市是有较大影响的。而中国学术界还没有检验中国影子银行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所以,本书将通过实证研究中国影子银行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监管和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建议。

作者简介:

李锦成,金融学博士,数量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2004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应用经济学学士;2007年于墨尔本大学,获学硕士;2013年于山西财经大学(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培养),获金融学博士;2013-2016年于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曾职于国、内外商业银行、私募股权、私募证券等。参与自然科学项目“靠前资本流动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已在中国管理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探索、国外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10余篇。其中,在江西社会科学发表的学术“新常态下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与发展研究”获当期很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