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1
0.1制造业和制造技术(1
0.2机械制造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3
0.3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
0.4课程的学要求和学方法(6
题与思题(6
章切削与磨削过程(7
1.1金属切削过程与刀具的基本知识(7
1.2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形(24
1.3切削力(37
1.4切削热与切削温度(44
1.5刀具磨损与耐用度(46
1.6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及其改善(53
1.7刀具材料和几何参数的选择(55
1.8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60
1.9切削液的合理选用(66
1.10磨削过程及磨削特征(68
1.11高速切削与高效磨削(71
1.12非金属硬脆材料的切削(77
题与思题(80
第2章制造工艺装备(82
2.1典型加工方法与常用刀具(82
2.2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109
2.3车床(121
2.4齿轮加工机床(127
2.5磨床(136
2.6组合机床(141
2.7数字控制机床简介(142
2.8机床夹具(148
题与思题(171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177
3.1概述(177
3.2零件的工艺分析(185
3.3定位基准的选择(192
3.4工艺路线的拟定(195
3.5机床加工工序的设计(204
3.6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技术经济分析(209
3.7工艺尺寸链(216
3.8成组技术与capp(236
3.9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243
3.10装配工艺规程设计(247
题与思题(260
第4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264
4.1机械加工精度与获得方法(264
4.2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66
4.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78
4.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284
4.5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289
4.6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300
4.7机械加工表面质量(303
4.8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及控制(312
题与思题(322
第5章非传统加工与制造技术(326
5.1非传统加工(326
5.2微细制造技术(331
5.3超精密加工(334
5.4柔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337
5.5生产模式(340
题与思题(350
部分题参(352
参文献(354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以制造工艺为主线,以产品质量、加工效率与经济三者之间的优化为目标,通过整合金属切削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切削与磨削过程,制造工艺装备,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工艺规程制定,以及电子束与离子束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非传统加工方法%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的知识面,还介绍了以高速切削、高效磨削、非金属硬脆材料切削、快速成形、微细制造、超精密加工、柔制造、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制造技术和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模式。
作者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制造装备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技术研究分会工作委员会委员。近5年承担的科研及教改项目及授权的专利:1. 自然科学项目:加工下数控机床能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3.12016.122. 973计划项目:异形零件多轴加工失稳机制及控制品质优化,起止时间:2011.012015.123. 支撑计划课题:面向高效低损伤及加工安全的高端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与系统,起止时间:2012.12014.124. 自然科学项目:基于泛函极值和仿生算法的曲刃/曲面刀具节能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起止时间:2011.12013.125.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五轴联动高速、精密、数控工具磨床,起止时间:2009.32012.126.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高效精密可转位刀具系列及超硬工具,起止时间:2009.32011.127.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重型机床动态综合补偿技术(子课题:重型机床的误差动态建模及预测),起止时间:2009.32010.12
精彩内容:
0.1制造业和制造技术1.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概念制造业是将各种原材料加工制造成可使用的制成品的。它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也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制造业在众多尤其是发达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制造业发展水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安全的基本保证。据报道,美国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本国民产值的49%是由制造业创造的,我国约41%的国民生产值由制造业产生。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还创造了一半的收入、吸纳了一半的城市业人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不可能有真正的繁荣和富强。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的称,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2.我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现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与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的制造体系已经形成,“中国制造”的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内扩展。随着中国经济量超过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2010年名义生产值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也已达到1.955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9.8%,2014年占近25%),并超过了美国(其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9.4%),成为世界制造。2014年,我国有220多种品产量居世界位,其中,包含机床、汽车、拖拉机、机、集装箱、农用车、船舶、电视机、空调器、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自行车、摩托车、手机等众多机电产品。现在,我国已能制造许多先的科技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如世界计算速度快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峰值能12.5亿亿次/秒,持续能9.3亿亿次/秒),具有高隐身、高机动的歼20第四代战斗机,搭载了全球台冷原子钟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保持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大下潜深度纪录(7062m)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快的“和谐号”crh380系列高速列车,被称为中国“天眼”的世界单径大(500m)的fat电(见图01),加工直径可达28m的大规格的ck53280型数控立式车床,8m螺旋桨七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矿采掘成套设备,3.5万吨级浅吃水运煤船,302mw混流式水力发电机组,500kv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年产50万吨腈纶成套设备,正负电子对撞机,核动力潜艇等。尽管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制造技术水较改革开放之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中国还仅仅是世界制造,而不是制造强国。制造强国的标志有六个,如图02所示。对照制造强国的标志,同时与发达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存在着如下明显差距。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