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 中国历史 李刚,王方
  •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 中国历史 李刚,王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 中国历史 李刚,王方

中千年战争史、交往史; 本国民与中关系之形成; 讲述朝鲜半岛在博弈中的角。

19 4.5折 42 全新

库存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刚,王方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05327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30页

字数324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307_9787229105327

上书时间2024-12-21

小河马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开篇为什么回顾中千年五战
1.岛国情结与扩张意识
2.武士道精神的全民渗透
3.神道教与集团主义
4.案例在史,答卷在心
战鏖战白江:即面盛唐拒称藩
1.东方“第二帝国”
2.大和——在鲜血与动荡中生长
3.“半岛三国”乱纷纷
4.本的暗示
5.方死方生百济还魂录
6.?刀初试刃
7.决战白江
8.“抗人”刘仁轨
9.本回味千年的一堂课
第二战元军东征:神风惜折上帝鞭
1.“幕府”炼武士兴
2.抽打欧亚的草原飓风
3.忽必烈汗的好奇心
4.高丽人惹了烦
5.不回信是危险的
6.强弓悍马奈何天
7.上帝之鞭vs真剑死斗
8.以坚持换
9.孰以胜败论输赢
第三战万历援朝:再赴半岛征衣寒
1.丰臣秀吉:从“足轻”到“关白”
2.野心的养料:丰臣秀吉不是心血来潮
3.明朝那点事儿
4.高丽王朝:攀鳞附翼,事大保国
5.唱罢“三都覆”,大明属掌中?
6.万历皇帝他也热血过
7.战备要点有三:情报!情报!情报!
8.中对决:血战壤
9.剩勇穷寇空遗恨
10.非战,何以言和?
11.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12.新世界里的旧东方
第四战甲午海战:不意浊浪竟排天
1.1868,明治本华丽转身
2.独蛇亟欲吞病象
3.不愿醒来的天朝
4.时间背后的问题
5.清朝海军——洋务运动下的蛋
6.本逼近,列国围观
7.奇耻:倾尽黄海洗不清
8.病在膏肓救已迟
9.换一双眼睛:成诅咒的
10.一个时代的侧记:琉球姓什么
11.琉球问题捆绑台湾问题
第五战抗始末:关河泣血十四年
1.持三段谬论,受十年宰割
2.豪赌1931
3.血浴中华,全面终启动
4.生死存亡一线间
5.相持与反攻
6.铁血丹心
7.残忍与狂热的
8.犬与樱花,菊与刀
9.如何忘却?
10.被玷污和扭曲的“玉碎”
结语中关系忧思录
1.被战犯洗脑的本国民
2.右翼势力:本的现行“纳粹”
3.:邪恶的暗流
4.蒙羞的“教科书”
5.:中关系的晴雨表

内容简介:

李刚、王方著的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以宏大的视角结合细腻的史料,集中描写自唐代至民国时期中之间的五场大规模战争,对每场战争的原因、背景、国际局势作了细致的交待,对本侵略扩张的民族长达千年的演变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展示,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角度剖析了本好战的原因,并结合历史与现实对国人提出了警示。

作者简介:

李刚,青年历史学者,新锐历史观察家,于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著有犁与刀:百年中问题忧思录、辛亥前夜:大清帝国后十年(两岸三地同期推出)辛亥往事等。其作品厚重严谨,文风流畅,不仅在有稳定的读者群,在华人中也渐受关注。
王方,青年学者,新晋通俗历史作家,于大学俄语系,莫斯科师范大学语言系。著有西晋原来不风流、牛皇二代:唐太宗。文风轻松幽默,深受读者喜爱。

精彩内容:

开篇为什么回顾中千年五战
这个世界上没有新闻,只有你不知道的历史!
——温斯顿?丘吉尔

2015年,是胜利。对于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的规格越来越高,学界对于的研究成果也是越来越丰厚越来越扎实。2014年,将9月3设为胜利纪念,将9月30设为烈士纪念,将12月13设为大屠杀死难者公祭。对于的重视上升到了有的高度。之所以如此高规格地,我们的目的是本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引导和教育民:坚定维护和,毫不动摇地走和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是向世界昭示: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我们要牢记寇侵略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二战”后,本经济高速增长,在本人的心目中,理想的东亚秩序是农业中国,本。但这种情况并未维持多久,在进入发达阶段后,本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1991年泡沫崩溃后,本经济还需要靠中国来带动。中国经济飞速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本已指可待,本不无惊慌地发现,它那引以为傲的经济之根不再坚挺,中国也早已不是它心目中那具丰腴而又情欲绵绵的雌体了。失落感转化为危机感,继而进一步推动本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激发了本人凶悍好斗的本。
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任前,从未参拜过,但他上任后却一再坚持参拜,向本民众显示自己敢与中国对抗的强悍形象,争取高支持率。
2011年10月16,野田佳彦在百里基地的航空自卫队阅兵式上,再次鼓吹“中国威胁论”。他指出:“中国增强军事力量,正在周边不断活跃展开活动,我国的安全环境的不透明正在增加。”
2012年是中友好年,而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本却送上了一份不那么友好的礼物。当年4月16,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声称东京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8月19,本民族主义者非法登上,持本国旗。9月11,在中方强烈的抗议和谴责声中,本与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合同,价为20.5亿元。
截至作者提笔之时,中争端仍在持续发酵中。一时间,本政客、媒体以至民众一些不理和主张强硬的声音甚嚣尘上。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本右翼政客糅合“中国威胁论”和敏感的领土问题,从而激发民众不安和民族主义狂热,这种手段已是屡见不鲜。本蔑视中国领土主权的非法行为,不惮于严重伤害民的感情,甚至不惜使本自身经济蒙受的损失。
这并不奇怪,本从来不畏惧战争,也不畏惧主动挑起战争,哪怕是在己方国力军力处于明显弱势的情况下。回溯一千多年来中间的前四次大战,每一次方的综合军事实力在战前均逊于中国。对唐朝和元朝,本劣势明显,对明朝次之,而在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初阶段,无论兵源人,经济实力和军备制造供应,都远不足支撑它向庞大的中国发起全面攻击,甚至甲午战争中的北洋水师,其舰队至不济也算与本海军舰队旗鼓相当,各具优势。
但是,在一千多年的岁月中,面对不同实力的对手,本却坚持着一种相同的好战精神:攻击,攻击,,以击败对手为目的,哪怕代价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也在所不惜!
这种对战争的偏好,甚至可以说迷恋,究竟从哪里来?如何灌注到大和民族的心灵之中?有哪些具体表现?是否存在可以借以遏制它的弱点?也许,这些才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也是本书通过全面刻画分析中千年五战,力图探讨和展示的主题。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和政治斗争的高体现,也是人类历史大动荡的形式。
但古斯塔夫?勒庞却对我们说:“真正的历史大动荡,并不是那些宏大而暴烈的场面,而是人们思想、观念和信仰中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不过是人类思想不留痕迹的变化和思维结构所造成的后果而已。”
因此,战争可以视为本民族和价值体系在现实中的投,而好战精神则是其国民的一种具体派生。,都来源于一个岛国狂热的成长梦。

1. 岛国情结与扩张意识
在信息的传播受制于地理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民族和的国民心态、历史乃至政策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本国土狭小,四面环海,资源匮乏,地震频繁,使它很早便产生了一种“岛国情结”。
“岛国情结”的个特征是强烈的排他主义,排他其实又是缺乏安全心理的反。在自我生存空间极为有限、生存代价高昂的条件下,人们对任何自己已经占有的产权都会有强烈的排他意识。我国的汉、唐、宋各代王朝,古代朝鲜、印度及近、现代西方都曾输入本,并必然会与其本土产生交流与融合,但也会催生和抵触。
在学吸收更更成熟的外国成果时,排他十足的本难产生安全感缺失心理。我们知道,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羡慕和嫉妒的界限也绝非泾渭分明。在妒火的啃噬下,本一方面从不停止向学,另一方面也渴求有朝一能够享受对昔老师和征服的快感。
事实上,本正是这么做的,尤其是对在东亚做了数千年龙头,却在甲午战争后衰败不堪的中国。
此外,本基本上由单一的民族构成,使得二的民族自豪感很容易演变为民族优越感,在处理民族关系时甚至会异化为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在遭遇政治经济上的现实困难时,妄自尊大的本人便会毫无心理障碍地转向对外侵略扩张。
“岛国情结”的心态还伴有严重的危机感,人们特别关注本民族的生存空间,关注群体的命运,甘愿为了集体能够渡过危机而泯灭个体价值和是非判断。同其他民族一样,本历代统治者在遭遇政治经济困局时,常常会以求得本民族生存空间为借,用对外侵略转嫁危机,恰好碰上一个内忧频仍的东亚大陆为邻居,更加屡试不爽。
当代本学者四宫正贵曾指出:“虽然表面上被封锁了,但是本民族的民族主义和爱国心在战后60年也没有枯竭。回顾我国历史,在危机之时,尊皇精神和爱国心会兴起,危机。现在本的危机状况,通过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本传统精神的复兴,必然能够度过。”
可见,本国民的这种危机反应模式,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我们不变得更强更好,本更加不会改变。

2. 武士道精神的全民渗透
专事杀伐的职业武士阶级,初形成于各地大名割据混战的本战国时期。
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武士统治时代的开始。通过吸收中国儒家理论的部分内容,武士阶级建立起一套以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为基本原则的“武士道”。
武士道中的五项基本原则,在形式上与中国儒家传统中的“五德”之说非常相似,但是,如同很多其他取自中国的成果到了本会经过有意识的主动扬弃一样,武士道与儒家伦理有着不同的侧重和内核。
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以五行配五德,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而对应不同人群的不同行为规范,也常用这种“五德”来表示,比如君子应具有“仁、义、礼、乐、忠”这五德,武将则为“智、信、仁、勇、严”,连生肖也有各自的五德,比如雄鸡为“文、武、勇、仁、信”,无生命的玉也有“仁、义、智、勇、洁”五德。
在中国,不管什么人或物,所要求的五德中必有一个“仁”字,这个“仁”,是儒家的根基所在。这里且不去讨论“仁”的内涵,但我们可以轻易看出,“仁”代表着一种普世的客观道德要求。“仁”之后,常出现的是“礼”,“礼”通常指确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更明显是一种人为的规则。
儒家学说中重要的两个概念,仁和礼,是被武士道弃而不取的。武士道的根本核心是“廉耻”。什么事情会让一个武士感到羞耻,失去个人或所属集团的荣誉和地位?当武士受到这种羞耻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切腹。
为了避这种奇耻大辱,武士不管做什么事情,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其终目的是要对手,取得压倒胜利,无论是为了个人名誉而决斗,还是赢得一场战争,为主公赢得荣光,让自己扬名立万。
有时会“杀身成仁”,有时也会“忍把浮名,都换了浅斟低唱”,但本人绝不会放弃荣誉和名声,他们杀身,也绝不会是为了抽象缥缈的仁义道德。
抛弃了仁和礼的束缚,将一己荣誉和胜利置于远高于生命的地位上,这样的武士道精神自然会让武士们在面对斗争时采取如下态度:只有输赢,模糊是非;只有进退,无视规则;宁可玉碎,不要瓦全。当然,我们绝不否认武士道中那些克己、节俭等原教旨意义的价值观。我们正视对手,该客观认识它,甚至肯定它。
事实上,在长达几百年的武士统治时期,武士道精神已不是武士阶层的专利,它被奉为整个本社会的伦理基础,无远弗届,不同程度渗透熏陶着每一个本国民。本人一向有坦然赴死的觉悟,即使是传统本社会中处于下层的农夫、乞丐,甚至柔弱的女,也同样以回避为耻。
以武士道为信仰,无怪乎本的国民中有动辄使用武力,并且死斗到底的倾向了。在好的方面来说,即使在战后本,失职的公务人员或生产了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主,也有不少人以死谢罪于国民,以维护自己的声誉、表达自己的羞耻之心。

3. 神道教与集团主义
神道教是传统本的民族,宣称本为神造之国,即为“神国”,其他则是神创造本时溅出的泡沫凝聚而成。这种“神国”观念使古代乃至近现代的本人认为自己在世界上有着优越地位,他们负有统治世界的神圣使命。
皇室崇拜是神道教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本人自古以来把天皇当成“现人神”来崇拜,使得为国、为天皇献身蒙上一层奉神仪式的神圣彩,使得普通民众对战争的认识失去理。
二战中,本统治者又在其教义中加进“圣战”、“八肱一宇”等内容,鼓吹对外侵略,宣扬为天皇尽忠。神道教成为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精神支柱。
由于绝大多数本民众对天皇有着的信仰和忠诚,本军部势力经常利用天皇的名义煽动国民的好战,将整个本民族推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隋唐以后,曾狂热学过唐朝制度的本,常常以“小中华”自诩,除了效仿中原政权所制定的宗主-藩属的国际秩序,谋求建立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秩序外,在民族心理中,本还保持着和中国古代“天有十,人分十等”一脉相承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观念,并崇尚集团主义。
完整的等级制度能保证一个集团中的成员协调合作使集团的运作更加高效。集团能够放大个人力量,却降低个人的责任。因为集团的决定和行动,应由整个集团来承担后果和责任,这使得集团中的个人几乎不承担道德风险,不经受任何内心拷问,只需无条件服从天皇和的命令,成为泯灭人的狂热杀人机器。
应该说,无论本的神道教通过新的手段怎样来包装,它所具有的落后、原始都是抹不去的,这并非是一种信仰偏见,因为它从来都不是一种世俗的,而是依托于政治的“政教”,也从没有进行过任何现代的改革。

4.案例在史,答卷在心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历史已经向我们交出五份关于中战争的案例报告。虑到这些资料数据背后的碰撞、鲜血、、国殇和耻辱,五次教训即使放在一千年的跨度中,也绝不算少。每一个案例都值得我们反复研究。
纵观中千年五战,除去一度称霸欧亚、更具扩张意愿和实力的蒙元曾将战舰开到了本列岛之外,对中国唐朝和明朝的战争,均是由本蓄意挑衅,出兵强攻朝鲜半岛所引起的;而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本更是借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实力增长,挟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跋扈嚣张,疯狂进犯我中华。
本书再现了一千多年来中之间五次战争的恢宏惨烈场面、战争前后两国的社会政治背景、战争影响,并对所涉及主要人物作了尽可能客观的还原与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重温历史,重绘血,目的决不在于重述惨烈往事之本身,而是为了战争,为着纪念那一次次注入我们民族躯体的血凝的坚强,也为审视对方,自我省察,更为避历史重蹈覆辙。
在信息不透明、政治被寡头和皇家所控制的古代社会以及近代文明进程中,战争,是国与国之间不可避的激烈碰撞方式,它似乎是人类进步的不幸宿命之一、文明进程的必然代价之一。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文明进程已经十分发达、国与国的交互方式立体多元的现代社会,尤其之间,只要达成互信,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不以邻为壑,将民族情绪和好战派言论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搞好建设,满足福祉,国与国是有能力也有智慧去避规模化战争的。美丽与国民,是中两国共同的对内施政纲要和目的,也是两国共同的美好愿望。
中国力量曾经震慑本,本民族也曾改变中国命运。中国曾经做了本上千年的老师,本也于近代以后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甚至常词汇方面极大地“反哺”了中华民族。以上是不争的历史。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积贫积弱的小农之国,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本也已经不是七十年前的军部本,战后化改革已经从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全面打造出一个历从未有过的多元本。以上是客观的当下。
两国与,更应该努力做到并且正在做的是真正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国与国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和分歧,但都不应再以老眼光和成见、偏见去审视对方,因为那些只能加深仇恨,徒增水,于事无补。的中关系,尽管仍有灰地带,但从大局上讲已经进入到新的一页。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理解并接受一个常识:国运沉浮,从来都是并且只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让我们一起守护,爱惜人类的理之光,珍视代价高昂的文明薪火。

作者
2015年6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