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淖记事 散文 汪曾祺
  • 大淖记事 散文 汪曾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淖记事 散文 汪曾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4.2 3.2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37549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51页

字数160千字

定价45元

货号511_9787559437549

上书时间2024-06-21

小河马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大淖记事

故里杂记

小学校的钟声——茱萸小集之一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七里茶坊

桥边小说三篇



金冬心

八千岁

仁慧

老鲁

八蛋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熟藕

露水



复仇





求雨



晚饭后的故事

新小说三篇

荷兰奶牛肉

拟故事两篇

生前友好

窥浴

内容简介:

蕴含着生活与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和人情的欢歌。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集,收录汪曾祺以水韵故乡为创作背景的小说名篇。这些带有浓郁市井气息的故事,被汪曾祺兴致盎然地付诸笔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经他添些历史的底料,成了传奇。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有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因其独特的“抒情现实主义”和风俗画一般的笔致,受到普遍的。他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芸芸众生,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中设传神妙笔,成了当代文坛的经典和高峰。

精彩内容:

    大淖记事
    @一
    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作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作什么淖的地方。据说这是蒙古话。那么这地名大概是元朝留下的。元朝以前这地方有没有,叫作什么,无从查了。
    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渺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的芦芽和灰绿的蒌蒿,很快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比别处先白。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化得慢。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这条沙洲是两条河水的分界处。从淖里坐船沿沙洲西面北行,可以看到高阜上的几家炕房。绿柳丛中,露出雪白的粉墙,黑漆大书四个字:"鸡鸭炕房",非常显眼。炕房门外,照例都有一块小小土坪,有几个人坐在树桩上负曝闲谈。不时有人从门里挑出一副很大的扁圆的竹笼,笼络着绳网,里面是松花黄的,毛茸茸,挨挨挤挤,啾啾乱叫的小鸡小鸭。由沙洲往东,要经过一座浆坊。浆是浆衣服用的。这里的人,衣服被里洗过后,都要浆一浆。浆过的衣服,穿在身上沙沙作响。浆是芡实水磨,加一点明矾,澄去水分,干而成。这东西是不值什么钱的。一大盆衣被,只要到杂货店花两三个铜板,买一小块,用热水冲开,足够用了。但是全县浆粉都由这家供应(这东西是家家用得着的),所以规模也不算小。浆坊有四五个师傅忙碌着。喂着两头毛驴,轮流上磨。浆坊门外,有一片场,太阳好的时候,每天着浆块,白得叫人眼睛都睁不开。炕房、浆坊附近还有几家买荸荠、慈姑、菱角、鲜藕的鲜货行,集散鱼蟹的鱼行和收购青草的草行。过了炕房和浆坊,都是田畴麦垄,牛棚水车,人家的墙上贴着黑黄的牛屎粑粑,牛粪和水,拍成饼状,直径半尺,整齐地贴在墙上晾干,作燃料,已经接近是农村的景了。由大淖北去,可至北乡各村。东去可至一沟、二沟、三垛、樊川、界首,直达邻县兴化。
    大淖的南岸,有一座漆成绿的木板房,房顶、地面,都是木板的。这原是一个轮船公司。靠外手是候船的休息室。往里去,临水,是码头。原来曾有一只小轮船,往来本城和兴化,隔一班,单开走,双返回。小轮船漆得花花绿绿的,飘着万国旗,机器突突地响,烟筒冒着黑烟,装货、卸货,上客、下客,也有牛肉、高粱酒、花生瓜子、芝麻灌香糖的小贩,吆吆喝喝,是热闹过一阵的。后来因为公司赔了本,股东无意继续经营,船停业了。这间木板房子倒没有拆去。现在里面空荡荡、冷清清,只有附近的野孩子到候船室来唱戏玩,棍棍棒棒,乱打一气;或到码头上比赛撒尿。七八个小家伙,齐齐地站成一排,把一泡泡尿哗哗地撒到水里,看谁尿得远。
    大淖指的是这片水,也指水边的陆地。这里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从轮船公司往南,穿过一条深巷,是北门外东大街了。坐在大淖的水边,可以听到远远地一阵一阵朦朦胧胧的市声,但是这里的和街里不一样。这里没有一家店铺。这里的、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人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的人接近不同。
    @二
    由轮船公司往东往西,各距一箭之遥,有两丛住户人家。这两丛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乡风。
    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是从里下河,兴化、泰州、东台等处来的客户。紫萝卜的(紫萝卜是比荸荠略大的扁圆形的萝卜,外皮染成深蓝紫,极甜脆),风菱的(风菱是很大的两角的菱角,壳极硬),山里红的,熟藕(藕孔里塞了糯米煮熟)的。还有一个从宝应来的眼镜的,一个从杭州来的天竺筷的。他们像一些候鸟,来去都有定时。来时,向相熟的人家租一间半间屋子,住上一阵,有的住得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到生意做完,走了。他们都是出而作,人而息。吃罢早饭,各自背着、扛着、挎着、举着自己的货,用不同的乡音,不同的腔调,吟唱、吆唤着上街了。到太阳落山,又都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窝里。于是从这些低矮的屋檐下都飘出带点甜味而又呛人的炊烟(所烧的柴草都是半干不湿的)。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常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
    这里还住着二十来个锡匠,都是兴化帮。这地方兴用锡器,家家都有几件锡制的家伙。香炉、蜡台、痰盂、茶叶罐、水壶、茶壶、酒壶,甚至尿壶,都是锡的。嫁闺女时都要赔送一套锡器。少也要有两个能容四五升米的大锡罐,摆在柜顶上,否则不成其为嫁妆。出阁的闺女生了孩子,娘家要送两大罐糯米粥(另外还要有两只老母鸡,一百鸡蛋),装粥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