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 文教科普读物 夏丏尊,叶圣陶
  • 文心 文教科普读物 夏丏尊,叶圣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心 文教科普读物 夏丏尊,叶圣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4.7 3.7折 39.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丏尊,叶圣陶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57940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36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39.8元

货号xhwx_1202708179

上书时间2024-06-29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序二

一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二 方块字

三 题目与内容

四 一封信

五 小小的书柜

六 知与情与意

七 记

八 诗

九 “文章病院”

十 印象

十一 词的认识

十二 戏剧

十三 触发

十四 书声

十五 读古书的小风波

……

内容简介:

文心将阅读、写作、诗词等知识串联起来,语言究实,讲解深入浅出,情感润物无声,将语文学的目的、对象、方法、意义娓娓道来,蕴含着深远的引导和精炼的教诲,既是一本的语文学启蒙之书,也是一部常读常新、历久弥新的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的语言艺术家”。早年在乡镇小学任教,1916年进入尚公学校执教,着手编写国文教材;后加入北京大学春潮社,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文学研究会,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小说、诗歌和文章。1949年后曾任副部长、教育出版社社长、文史馆馆长、出版署副署长等职。
    叶圣陶是“五四”新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有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叶老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和教材编写工作,是有名的文章家和文体鉴赏家,他与夏丏尊、陈望道、朱自清等有关阅读和写作技法的探讨曾在青读者中间产生广泛影响。叶老为文素以易谨严著称,说理透辟,语言凝练,可以说每篇皆是现代语体的典范之作。

精彩内容:

    一“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正午十二时的下课钟才打过,h 市中学校门涌出许多回家吃午饭去的。女生的华丽的纸伞,男生的雪白的制服,使初秋正午的阳光闪耀得愈见明亮。本来行人不多的街道突然热闹起来。
    “从起,我们是初中一年生了。上午三堂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什么。只有国文和我们在高小时大不同了,你觉得怎样?”周乐华由大街转入小巷,对同走的张大文说。
    “我也觉得国文有些繁难。这恐怕不但我们如此,方才王先生发文选的时候,全班的人看了似乎都皱着眉头呢。”
    “这难怪他们。我和你在高小时对于国文一科算是用功的,先生称赞我们俩在全班中理解力优选,尚且觉得够不上程度。”
    “发出来的两篇文选,说叫我们预先自。我方才约略看了几处,不懂的地方正多哩。你或者比我能多懂些吧。”
    “哪里哪里。反正是星期一,王先生方才叫我们在星期三以前把那篇白话体的秋夜先预备好,还有半工夫呢。我回 去慢慢地预备,真有不懂的地方,只好去问父亲了。”
    “你有父亲可问,真是。我”失了父亲的大文不禁把话咽住了。
    “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有什么两样?你不是可以常到我家里去,请我父亲指导吗?今晚去吧,我们一同先来预备篇,好不好? —呀,已到了你家门了。我吃了饭来找你一同上课去。下午课是图画吗?”乐华安慰了大文,急步走向自己家里去。
    周乐华与张大文是姨表兄弟,两人都是十四岁。周乐华家居离 h 市五十里的  镇,父亲周枚叔是个中学教师,曾在好几个中学校里担任过国文课。新近因为厌弃教师生涯,在 h 市某银行里担任文牍的职务。
    暑前乐华在  镇高小了,枚叔因为乡间没有中学,自己又在银行里服务,不能兼顾  镇的家,将全家移居 h 市,令乐华投中学初中部。张大文原是 h 市人,自幼丧父,他的母亲因他身体瘦弱,初小后,即依从医生的劝告和亲戚间的商议,令他转入乡间的  镇小学校去住读,只在年暑回到 h市来。乡居两年,大文在高小了,身体也大好了,便留在 h市与乐华同入中学。两人既是亲戚,两年以来又同班同学,情谊真同兄弟一样。
    下午课毕后,乐华与大文去做课外运动。阔大的运动场,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比较乡间高小的几乎有天渊之差。两人汗淋淋地携了书包走出校门,已是将晚的时候了。乐华走到家里,见父亲早已从银行里回来了。檐下摆好了吃饭桌凳。母亲正在厨下,将要搬出碗盏来。
    “上了几班课?程度够得上吗?好好地用功啊!”吃饭时,枚叔很关心地问乐华。    “别的还好,只是国文有些难。”
    “大概是文言文吧,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不但文言文难懂,白话文也和从前的样子不同。先生发了两篇文选,一篇白话的,一篇文言的。白话的一篇是鲁迅的秋夜,文言的那篇叫作登泰山记,是姚做的。”
    “姚鼐的吧。这个‘鼐’字你不认识吧?姚鼐,安徽人,是前清有名的文章家。”
    “先生交代在星期三以前要把这两篇文章预备好呢。”
    “吃了饭好好去预备吧。不懂的地方可问爸爸,现在不比从前了。从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时没有人可问。”乐华的母亲从旁加进来说。
    “我也许无法指导呢。”枚叔苦笑。
    “为什么?你不是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的吗?”乐华的母亲问。
    乐华也睁大了眼睛惊讶地对着父亲。
    “唯其做过多年的国文教师,所以这样说。一个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课程中成问题的是国文。这理由说来很长,且待有机会时再说吧。”枚叔一壁说,一壁用牙签剔牙。
    乐华愈加疑惑。恰好大文如约来了。天已昏暗,乐华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捻亮了电灯,叫大文进去一同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