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战争 财政金融 宋鸿兵
  • 货币战争 财政金融 宋鸿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货币战争 财政金融 宋鸿兵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10.2 2.2折 46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鸿兵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52191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11页

字数317千字

定价46元

货号722_9787535452191

上书时间2024-06-24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金融是一个主权必须要捍卫的“第四维边疆”。主权边疆的概念,不仅仅包括陆疆、海疆、空疆(含太空)所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还需要包括新的一维:金融。在未来国际货币战争阴云密布的时代,金融高边疆的重要将趋凸显。金融边疆安全则安全,金融边疆沦陷则沦陷,从中国与本的近代史可以窥得一斑。为什么贸易和战争只在中国发生?为什么本的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会失败?为什么蒋介石拿着苏联的卢布完成了北伐,却会突然变脸?为什么国共两党都要“一手抓杆子”,“一手抓钱袋子”?为什么蒋介石能够统一货币却不能维护货币主权?为什么的法币改革激怒了本,引诱着英国,却终扑入了美国的怀抱?为什么本会存在皇权与金权之争?为什么本军队是发生“下克上”?为什么本不断、刺杀成风?为什么的法币改革刺激了本,并加速了本侵华的战争?为什么的法币终走向崩溃,而的币却能横空出世?

目录:

自序

金融高边疆的陷落
“猎杀”胡雪岩/003
洞庭山帮:暗算胡雪岩的幕后黑手/007
贸易:金银本位的大决战/012
东印度公司:一个银行家的帝国/015
沙逊家族: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019
汇丰银行:你的地盘我做主/021
票号钱庄:为什么没能发展为国际金融帝国/025
洋买办:中国的特殊现象/030
第二章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王政复古与金钱崛起/037
井上馨:本开国金融元勋/040
三井家的大掌柜/042
本控制了金融高边疆/045
明治维新为什么没有向外国“招商引资”/048
元信用保卫战/050
明治维新vs洋务运动/053
金融毒奶喝残了汉冶萍公司/055
命运的裂变/059
第三章
“四·一二”:蒋介石的“投名状”
进军沪宁,蒋介石的犹豫/065
3000万金卢布打造的北伐战争/06
蒋介石抱上了更粗的大腿/071
虞洽卿与蒋介石:不得不说的故事/073
“四·一二”背后的金融势力集团/077
蒋介石的“再融资”/079
“宁汉合流”背后的“资本重组”/08
财阀董事会炒掉了胡闹的ceo/085
蒋介石终于上了“创业板”/087
第四章
红银行
毛泽民的金融“空城计”/093
巴黎公社,守着金饭碗挨饿/096
一手抓杆子,一手抓钱袋子/099
小的银行——中华苏维埃银行/101
红货币的诞生/104
的货币,为服务/107
贸易“特区”和苏区“央企”/112
钱袋子支持杆子/115
“扁担银行”和13天的“红军票”/117
红货币的传说/119
第五章
蒋介石的金权天下
“”缺钱,蒋介石“暴打”宋子文/125
银行pk中国银行/127
改组与染指/131
官股与商股的金权博弈/133
蒋介石的金融集权:“废两改元”与“四行两局”/135
给你个大王八!/140
白银风潮:次中美汇率战争/142
法币改革:本侵华战争的/145
黄雀在后,美国人笑到后/149
第六章
皇权与金权
元脱离金本位,财阀中计/155
木户侯爵家的秘密会议/157
“大正”与皇权失势/159
天皇之梦:皇权的东山再起/162
三井跟天皇叫板,落入“美元套利陷阱”/166
“一·二八”淞沪:本发动的“战争”/169
暗杀的国度/173
皇权战胜了金权/177
第七章
金陵梦断
银行家之死/185
外汇准:第二银行/190
孔祥熙的美元横财/193
金融版“潜伏”/197
法币破产:外汇自由化的恶果/200
金圆券的后挣扎/204
为什么蒋介石输掉了货币战争/207
第八章
币的诞生
边区的财神爷/213
边区货币的艰难重生/216
“物价本位”的北海币:山东根据地的金融创新/22
“战略物资”与贸易战/223
币的横空出世/225
银元之战/229
棉布之战/232
币:为服务的货币/236
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币国际化
货币战争:历史的轮回/243
币的困境/245
广义物价本位:币的另类选择/249
好货币的重要特点/252
窝囊的债权人与嚣张的债务人/253
清算中心:金融网络的“路由器”/256
币的全球金融网络/259
金融高边疆的基础设施隐患/263
货币“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26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9月18下午2点,世界金融体系几乎崩盘!/271
白银:曾经的世界货币/274
美元纸币能保值吗?/277
美联储的“妙计”:放手让暴涨/280
与白银1:16的历史超稳定结构/285
双肩挑的白银:既是货币金属也是金属/287
白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288
2017年,259亿个rfid芯片将使用白银/289
未来美国木材护领域每年将消耗2400吨白银/289
服装应用将是白银优选的未来需求之一/290
“价格发现”了什么/292
白银市场:1个瓶盖与100个瓶子的游戏/297
白银纵调查/299
挤兑危机之下的白银市场/303
美元的长期贬值与白银的历史机遇/306
致谢与感悟/310

内容简介:

货币战争3以近现代中国为焦点,从货币的角度观察中国近代的沉沦与抗争,论述了近代中国货币怎样突破各国金融及战争的干涉,通过为服务,通过独立自主,一步步艰难建立自己的体系,创造的过程。并在其中提出且阐释了把金融作为第四维边疆的战略意义。
货币只要为老百姓服务,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作者简介:

宋鸿兵,国际金融学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概念——“货币战争”一词的者,曾被美国商业周刊2009年11月刊评为“2009年中国拥有影响力的40人”。
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引发全球关注,持续6年。“货币战争”系列著作垄断中国财经图书榜名多年,横扫各大排行榜,被译成多国语言。2010年来,“货币战争”一词被各国政要、媒体广泛引用,世界货币战争的爆发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精彩内容:

章金融高边疆的陷落本章导读谁是暗算胡雪岩的真凶?为什么战争只发生在中国?为什么中国的银本位会败在英国的金本位脚下?为什么中国的钱庄与票号没能发展成世界金融帝国?为什么只有中国盛产洋买办?西方列强仅凭坚船利炮和是不可能将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开放通商岸也不能窒息中国的经济潜力。导致清帝国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西方金融资本势力首先攻破了中国的金融高边疆。贸易的首要战略目标是颠覆中国的货币体系,而这一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都源于伦敦金融城。战争实际上是英国的金本位与中国的银本位之间的一场战略决战,战争的胜负将决定东西方未来数百年的盛衰兴亡!对于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而言,其优选战略目标是:以伦敦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以作为世界货币的本位,大英帝国通过英格兰银行向全球输出英镑信用,将欧美主要变成金本位的核心成员,将世界的边缘变成英镑的附属地区,用战争与暴力来维护这一体系的运转,以货币来优选限度地控制和调动全球资源,终完成对世界财富和全人类的控制。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银本位,央银行这一控制清帝国银根的战略制高点,渗透和蚕食中国的金融网络,掌握中国的资本与信用流动的渠道,完成对中国金融高边疆的全面控制。在丧失金融高边疆控制权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定价权、自主发展的定位权、的税收权、军事与国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实际上,清帝国的败亡,金融先于军事。美国人马汉在1纪末首先提出了“制海权”的概念,认为“控制海洋是控制世界”。1921年,意大利人杜黑提出“制空权”的概念,提出“掌握制空权是胜利”。时隔60年,美国陆军中将格雷厄姆又提出了“制太空权”的“高边疆”理论,坚信“控制外层空间可以称霸世界”。格雷厄姆有丰富的阅历,曾任美国情报局副局长、情报局副局长和情报局局长等职,1980年,担任里根统竞选的国顾问。1981年,里根上台后不久,格雷厄姆在传统会的资助下,组建了“高边疆”研究小组。该小组由美国30余位有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师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经过7个多月的精心研究,于1982年3月3以高边疆——新的战略为题抛出其研究报告。“高边疆”战略公诸于世后,立即受到美国、军方和公众的关注,并且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高技术发展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边疆”战略的核心是指历具有不断开拓疆域传统的美国,今后应该在地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新的开拓,把太空作为美国新的战略疆域和控制范围。无论是制海权、制空权,还是“高边疆”理论,归根到底强调的都是控制范围和控制能力。从西方文明的视角看,有人类活动而没有被控制的地区都是需要征服的“边疆”。小小寰球,从大陆到海洋,从土地到天空,甚至包括太空,有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基本都已被严密地控制了。而金融领域正在益成为博弈的主战场。的边疆,不仅仅是陆疆、海疆、空疆所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新的一维:金融高边疆。“猎杀”胡雪岩1883年11月初,胡雪岩经历着人生中痛苦的煎熬,他苦心经营一辈子的金融帝国即将土崩瓦解。这是一个用2000万两银子打造出的超级神话,如果以粮食的购买力估算,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的200元币,也是说,胡雪岩的金融帝国大致拥有着40亿元币的资产。可是,此时的胡雪岩却面临着一场致命的“”风暴。11月初,他有一笔50万两的汇丰银行债务必须偿还,这笔债务让他倍感焦虑。在正常情况下,以胡雪岩的财富规模,决不至于被区区50万两银子难倒。不幸的是,他的对手们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此时的胡雪岩已难逃被围猎的命运。他隐隐有一种不祥之感:“市面太坏,洋人太厉害,我不晓得怎么才能翻身?”胡雪岩的正面敌人是英国的怡和洋行,此时双方正在围绕生丝生意的霸主地位展开着激烈的较量。在整个1纪70年代,洋行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生丝出的定价权,在洋行的压迫下,生丝价格每况愈下,十年中已跌去一半,江浙的丝农们苦不堪言,当地的丝商们惨淡经营,高额利润尽被洋行鲸吞。胡雪岩开始介入生丝生意后,对洋行的高压有了切肤之痛。眼看着丝农被洋行敲骨吸髓而陷入破产境地,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夺取生丝贸易的定价权,迫使洋行在价格上让步。他开始仔细寻找洋行价格控制体系的破绽。洋行控制了生丝贸易融资、国际汇兑、外销渠道和航运保险,又有大英帝国的炮舰做后盾,似乎不可战胜。然而胡雪岩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洋行的死穴——难以控制生丝的生产源头。胡雪岩决心占据生丝源头这一战略制高点,一举击破洋行对生丝的定价霸权。机会终于在1882年到来了。初春,胡雪岩深入生丝产地进行仔细调查,同时在与当地生丝商人们的交流中发现,当年的生丝收成减少,将出现严重的供货不足。他立刻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开始悄悄行动,在江浙育蚕村镇四处采购,广发,控制货源。果然,市场上5月份生丝收成估计可达8万包,然而“在8月份,逐渐清楚的是,收成被多估了2万包”。早已完成生丝货源控制的胡雪岩立刻部署攻。他动员起自己庞大的金融帝国中的每一个铜板,将上千万两白银投入这场中国商业目前靠前的大决战中。到1882年夏天,他共囤积了近2万包生丝[1],占货源的1/3强。为控制价格,他力邀丝业同行组成生丝价格同盟,坚持高价出售,试图一举拿下生丝的定价权。这一招果然奏效,怡和洋行们突然发现不出更高的价钱难以买到生丝,他们试图各个击破,但胡雪岩篱笆扎得很紧,稍微有些规模的丝商都被知会要遵守大家约定好的报价。“上等生丝在伦敦每包售价仅仅16先令6便士,但上海的丝价,由于胡雪岩的收购和纵,折合英镑竟达17先令4便士。”[2]洋行的逻辑是,自己对生丝价格有组织的打压不算纵,而中国有组织的反抗却算纵。这样的逻辑直到仍在大行其道,美国狂印美元不算纵汇率,而中国的反制应对却被判定是纵汇率。怡和洋行无奈之下,只能请大清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出面斡旋。对,大家没有看错,是英国人当着关的一把手。倒不是清为了吸引外国人才所制定的特殊政策,而是英国人打败清后,强迫清,为确保中国准时付钱,直接任命了英国人看管着关,所有关税收入都直接被英国人拿走冲抵赔款。赫德28岁执掌了大清,属于典型的得志,但与胡雪岩比起来还稚得多。他以邀请胡雪岩合伙办丝厂为诱饵,以“市价以外,另送佣金”为条件,企图说动胡雪岩做出价格让步。不久,本商家也登门求购,开出的价格是,按照当时的市价,再加800万两白银,经谈判后,同意加到1000万两白银。只要胡雪岩点头,相当于20亿币的毛利到手了。形势一片大好。然而胡雪岩拒绝了,他要更高的价格。在这时,“欧洲的蚕丝却见丰收,伦敦和欧洲大陆市场能够不顾中国的歉收”[3]。洋行转而寻求收购欧洲本土生丝。到1883年年关时,丝价大跌,一半丝商推迟结算,几家大的丝行破产。胡雪岩试图邀集丝商将来年的新丝再次收尽,以迫使洋行屈服,结果无人响应。上海市场生丝成交清淡,买双方僵持了整整3个月。此时,双方较量的是资金的实力了。怡和洋行可不是一般的洋行,它的后台大老板乃是17际银行家族中起家早、势力优选的英国巴林银行。在1纪,巴林家族号称是“欧洲第六大强权”,其发迹比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早,在国际金融领域曾是无可争议的老大。有此强援,怡和洋行在与胡雪岩的对峙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而胡雪岩的处境却开始不妙了。要知道,维持价格控制需要高昂的成本,对加盟丝商的利益补偿、高价收购生丝、提高比例、不菲的货栈费用、巨大的融资成本、运输、保险、人工全都要钱。惊人的资金占用使得胡雪岩的现金流处于益脆弱的危险之中。早已将这看在眼里的北洋派干将盛宣怀开始行动了。他正在密谋“废掉”胡雪岩。胡雪岩与盛宣怀并无太深的个人恩怨,只是各为其主罢了。胡雪岩的后台是当时的两江督左宗棠,在定新疆叛乱的过程中,胡雪岩作为其后勤,运用自己阜康钱庄的信用和金融网络,于1867年以关税为抵押向洋行和外资银行举债,14年中,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融资1600万两白银,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殊勋立下了汗马功劳。1883年让他陷入绝境的50万两汇丰银行债务,正是他以自身信用为收复新疆的战争债务所作的担保,如果的钱不能准时到位,他将不得不自己掏钱垫付给汇丰银行。盛宣怀的后台自然是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与左宗棠的盾天下皆知。1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中国的西北方向,中亚的阿古柏利用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与盾,在英、俄等列强的支持下,侵入新疆,成立了所谓的“浩罕国”。不久,俄国军队占领边重镇伊犁,西北塞形势危如累卵。同时,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本又挑起了侵略台湾地区的严重事端,中之间战事一触即发。“太天国”十四年战争之后,清朝府库一贫如洗,已无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可是,李鸿章所代表的“海派”主张强化海军为优先要务,为此不惜放弃新疆;而左宗棠坚持“塞”绝不可废,应该毫不犹豫地对新疆叛乱进行武力征伐。双方盾的焦点是“筹饷”问题,如果朝廷决定“海”优先,则巨额的资金将流进北洋派的势力范围,而确立“塞”国策,则左宗棠必然实力大涨。这是一场关乎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尖锐较量。终,左宗棠胜利收复新疆全境,其声望与地位一时压倒了李鸿章。此时,中法战争又阴云密布,左宗棠再次主战,李鸿章再度主和。李鸿章生怕大笔资金再度流入主战派手中,致使北洋系经费来源不足,因此决定发动“倒左”攻势。打仗打的是钱粮,欲制住左宗棠,必先废掉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盛宣怀要搞垮胡雪岩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他的能量也于截断北洋系控制下的上海道应付给胡雪岩的50万两协饷,这笔钱正是朝廷偿还汇丰银行的欠款。而胡雪岩由于用阜康钱庄的信用为朝廷向汇丰借款,如果朝廷迟付,他必须垫支。不过胡雪岩毕竟是玩金融的,身在上海的资本市场中心,无论是向汇丰银行提出贷款展期,还是向其他外国银行拆票,或者向上海钱庄票号同业拆借,亦或将价值近千万的生丝进行抵押贷款,更何况,他还有上万亩的土地、庄园等不动产,以及20多家典当铺、连锁票号和胡庆余堂药店等庞大经营资产,筹措50万两银子并不是件太难的事。因此,盛宣怀不仅需要掐断胡雪岩的官府资金来源,更需要斩断胡雪岩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通道,而这绝不是盛宣怀能搞定的。他必须联合上海金融市场上真正的大腕,才能向胡雪岩的背后捅上这致命的一刀。洞庭山帮:暗算胡雪岩的幕后黑手在上海,胡雪岩的信誉不错,又有主管上海的两江督左宗棠为靠山,时也广交商圈的朋友,不然他也不可能组成强大的丝商联盟同洋行叫板。谁能够左右所有外国银行的决定,同时还能控制上海钱庄票号、典当铺的命运,让大家一起拒绝给胡雪岩融资呢?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记录为强大的金融买办帝国的:来自洞庭东山的席正甫,他们这一圈人号称“洞庭山帮”。与国际银行家的打法一样,席家可谓相当低调,除了少数史学界人士,大多数对这个名字都极为陌生。大道无形正是他们的特点!外国洋行刚进入中国做生意时,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商业环境和关系两眼一抹黑,欲扩大业务必借重当地华人,这是人们熟知的洋买办。洋买办往往是以独立商人的身份与外国洋行“合作”,他们要向洋人缴纳高昂的“”,担保生意亏损时,以赔偿。同时,也享有生意的收入分成。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为洋行的业务拓展殚精竭虑。除了结交官府掌握资源,也需要广交商业圈的关系,将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编织着层层关系与金钱的网络,疏通着种种富贵与利益的渠道。他们的前台是商场,后台是洋场,舞台是官场。正是通过他们,外国的资本渗透进中国的经济血脉,外国的商品涌向了中国的大城小镇,外国的精神颠覆着中国的意识,外国的利益捆绑了中国的权贵精英。可以说,没有洋买办,洋人的业务在中国将寸步难行,洋人的势力在中国也会一事无成。当胡雪岩本土的金融和商贸力量开始向洋行发起挑战时,他不仅直接威胁到了洋行的商业利益,更威胁到了洋买办阶层的切身利益。1874年,席正甫当上了汇丰银行的洋买办,交了2万两银子的后,他买到了一张通向控制上海金融市场的“快车票”。席正甫的能力当然没有让汇丰银行失望,刚到汇丰,他搞定了清以盐税作抵押,向汇丰进行政治借款200万两白银的大单,年息8%,分10年偿还。席正甫一炮打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席家的运作下,汇丰先后经理了沪宁、广九、沪杭甬、津浦、京奉、湖广、浦信等铁路贷款,从中获取了高额分成。在发行纸币方面,也成效卓著,汇丰的纸币流通堪称外国银行之,流通范围遍及长江、珠江流域,在华南,汇丰纸币几乎代替了清货币的地位,成为计价流通的工具。1893年,洋务派知识分子郑观应在他的盛世危言中指出:“若今之洋商所用银票(纸币),并不由中外官吏验瞧虚实,不论多少,为所欲为。闻英商汇丰银行在奥通用之票百余万,该行已获利二百万之谱。”席家为汇丰以白条占有中国实体财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拉存款方面,席家也是出手不凡。中国的达官贵人纷纷将资本存放在难以管辖的汇丰账户上,宁可只得到很低的利息,也愿意图个“安全保险”。据统计,长期在汇丰开户的客户中,定期存款在2000万两以上的有5人,1500万两以上的20人,1000万两以上的130人,百万两和数十万两级别的更难以估算。[4]席家从中获取的佣金更是天文数字。在席正甫的打拼下,汇丰在上海的业务量大大高于行,英国人自己也承认,“汇丰银行的行虽在,但一般说来,上海分行承做的生意更多些”。当席正甫与英国方面的大班(旧时对外国公司、洋行经理的称呼,指当时中外通商的经纪人。——编者注)发生意见时,部终都以席正甫的意见为终决定,为此,不惜撤换英国大班。席正甫不仅在汇丰一言九鼎,对上海的钱庄票号也是说一不二。当时,在上海的钱庄票号由于自有资金不过几万两银子,难以将生意做大。席正甫率先开展了拆票业务,向钱庄和票号提供了无需抵押品的信用贷款模式,大大提高了本土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这些有实力的钱庄以自身的信用出具的远期,在5~20天的时间里,向汇丰或其他外国银行进行以庄票抵押的短期融资。这样一来,仅有七八万两银子的钱庄,可以用庄票抵押给汇丰,从而借出大量资本进行商业贸易放贷,其规模可高达七八十万两。由于汇丰的存款数量巨大且利息成本低廉,在向钱庄拆票的过程中可以收取高额利息,从而美美地享受着存贷利差的美餐。1879年5月23的字林西报报道上海钱庄“用外国银行资本做生意,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300万两的放款,竟为维持上海市面正常周转所必需的数量”[5]。当银根低于这个数字时,整个商业活动将立刻受到明显影响。通过拆票业务,汇丰实际上控制了上海钱庄和票号的资金来源。汇丰的手松一松,市面的银根宽裕,反之,银根趋紧。汇丰银行所获得的中国巨额廉价储蓄,极大地增强了它对中国金融体系的控制能力,并事实上成为了“中国的英格兰银行”。正是由于汇丰控制着整个上海乃至的银根松紧,而席正甫又拥有着汇丰银行的贷款签字权,所以上海的钱庄业争相拉他入股,实现利益捆绑。席正甫对上海的本土金融机构具备了的影响力,其中也包括胡雪岩。1878年,胡雪岩为左宗棠的350万两汇丰银行借款,走的是席正甫的路子。席正甫不仅自家独揽了汇丰的买办职位长达三代人,还利用他的影响力,将席家的其他子弟陆续安排进了外国银行体系。无论是英国系的麦加利(渣打)、有利、德丰银行,还是法国系的东方汇理、中法工商银行,德国系的德华银行,俄国系的俄华道胜银行,比利时系的华比银行,美国系的花旗、运通、美商信济银行,本系的横滨正金、住友银行等,皆是席家的天下。据不接近统计,18741949年的75年间,在上海先后开设的外资银行有20余家,而席氏包揽了其中13家的买办席位。随着席正甫的势力膨胀,连李鸿章和左宗棠都要争相笼络他。李左二人到上海都必见席正甫,毕竟是大财神,无论是“海”还是“塞”,离开钱都是瞎扯。二人对席正甫的拉拢都很尽心,他们同时保举席正甫担任,但席并无丝毫兴趣。后来在李鸿章的再三下,席正甫只得接受了二品顶戴。这与他的刻意低调很不协调。近乎隐居的席正甫连洞庭东山的商圈联谊活动都从不参加,上海的媒体报道中极少出现他的名字。他恪守幕后运作才能成大事的信念。席正甫与盛宣怀的关系更密切了。盛宣怀在打垮胡雪岩后成立一家现代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时,席正甫是主要的幕后支持者,两人在生意上是铁关系,在盛宣怀的账单上,令人瞩目地存在着与席正甫相关的“汇丰银行英镑与银账”[6]。但凡席正甫的要求,盛宣怀无不满足,席家的大量亲友纷纷被安排进盛宣怀的体系内任职。双方实现了的利益互锁。当清准备成立官商合办的银行——户部银行时,洞悉私有银行巨大利益的席家又捷足先登。户部银行共发行4万股,其中官方认购一半,私人认购另外一半,席正甫的几个儿子纷纷入股户部银行。其中,仅席家长子席立功以不同身份拥有1320股。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时,席家安插了四个儿子在其中担任要职,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时,席家又成为其大股东,并掌管外汇业务,成为宋子文系的同盟。国民银行成立时,席家更直接变为官股投资人,并代表官股参与银行董事会决策,同时席家还把持着国民外汇管理局局长、造币厂厂长等要职,更代表国民参与筹建国际货币组织(imf),并成为国民的代表。席家脉系之庞大,涉及中国金融领域之广泛,在外国银行体系、官方银行体系、上海钱庄票号体系、金融主管部门影响力之深,在中国近百年历恐怕是少见的。由于席家所掌握的强大中外金融资源,对整个中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