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燃孩子的学动力 关于学兴趣的 素质教育 托德老师
  • 点燃孩子的学动力 关于学兴趣的 素质教育 托德老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点燃孩子的学动力 关于学兴趣的 素质教育 托德老师

十余年咨询经验,帮助上万名孩子走出学困境,临床心理学博士剖析学兴趣的,激发孩子学动力!

16.9 2.4折 69.8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托德老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65762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448页

字数136千字

定价69.8元

货号105_9787111665762

上书时间2024-06-21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 一本关于学心理的科普作品2.临床心理学博士用心理学剖析学兴趣的3. 十余年咨询经验,帮助上万名孩子走出学困境4. 科普作家卓克、叶壮、汪诘,心理师滕燕青、徐艺珊以及美国心理系副教授宋海荣联袂!

目录:

自序  为什么学变成了痛苦的代名词

章  关于学动力,游戏可以告诉你

电子游戏懂孩子的“学大脑”

游戏和传统学方式的pk

如何用游戏机制激发孩子的学兴趣

第二章  营造饥饿感:让孩子感兴趣的步

一个关于饥饿感的实验

心理学家是如何用饥饿感激发孩子兴趣的

孩子不爱学,我们错在哪里

营造饥饿感的五步法

第三章  正确的目标和计划:学动力的源泉

为什么目标、计划可以激发学动力

如何制定一个正确的目标:善用smart工具

如何制订一份合理的计划:历式计划法

如何有效执行计划:专注、改进,留出弹时间

第四章  成长型思维:学动力持续的保证

两种思维模式的对比:哪个更利于孩子成长

如何获得成长型思维:成长三角形训练法

如何用“表扬”培养成长型思维

第五章  如何用奖励保持学动力

物质奖励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代币法:完成批量行为的奖励

超级奖励并不是激发动力的很好选择

犹太人的奖励方案:观察学

奖励的终点:无须奖励

第六章  为什么大家一起学更快乐

难忘的学小组:组团学的乐趣

可以利用的三种团体动力

如何鉴别促进学动力的团体

第七章  学风格:找到孩子的动力特点

什么是学风格

vark学风格理论

认知风格对学的影响

学风格对于提升学动力的启示

第八章  自主学:父母应该扮演什么角

做一名园丁,而不是木匠

成为园丁型教练,让孩子爱上学

园丁型教练的六大核心能力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如何激发孩子的学动力,重新点燃孩子的学兴趣”这个话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重建孩子的“学动力脑”,即通过营造饥饿感、科学设计目标和计划、培养成长型思维、改变奖励方式、善用团体动力以及了解学风格的方式,为父母展示了孩子学兴趣的,同时提供了点燃孩子学动力的方法。掌握了这些理念方法,父母会发现让孩子爱上学并不难!

作者简介:

托德老师本名郭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拥有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临床咨询时数超过5000小时。心理学科普台“托德学院”创始人,、青问题专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香医生签约育儿课程导师,科普书超实用心理学作者。

精彩内容:

    学动力,与什么有关呢?可能大家会说与心理有关.那心理又与什么有关呢?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脑是心理的器官,也是说几乎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可以溯源到我们脑的活动当中。在我们的脑中藏着掌握身体各部分技能和各种行为的功能分区。其中,掌管心理动机的是大脑的“奖赏中枢”,它负责分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当你完成了一件乐高作品,赢得了一场围棋对局,或者在一次试中获得100分,或者在风景如画的地方野餐并且获得了美好的体验.这都会带来更高水的多巴胺。相反,那些失败、无聊、空虚和绝望的体验.则对应着较低的多巴胺水。心理学家认为多巴胺是驱动力的关键所在,而人的动力水也会随着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水升高和降低。从现实意义上说,什么东西能够激发或调节多巴胺水,它可能是掌握“动力秘密”的钥匙。经过我们仔细地寻找,反复地对比,这把钥匙可能藏在一个叫作“电子游戏”的东西里。
    电子游戏懂孩子的“学大脑”
    大部分家长可能认为,电子游戏和学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孩子的学是被电子游戏给耽误的。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电子游戏能够让孩子欲罢不能,即便是在游戏里被虐千百次也能够百折不挠,继续努力通关而不放弃?要知道游戏里面的均失败概率是超过90%的啊!但是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多挫折的学(这里指传统学方式),却让孩子哈欠连天、兴趣索然呢?背后的原因在于,游戏是以刺激大脑奖励中枢、促进多巴胺分泌为而设计的,它核心的逻辑是如何让玩家继续玩下去。所以,你会发现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包括你自己,都能够体会到一种超常的大脑活跃感,而这种活跃感来自那种“艰苦的乐趣”。像运动比赛、棋牌游戏、桌面游戏及电脑和游戏,都属于这样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会让你产生各种丰富的感受,比如紧张、快乐、自豪、满足、专注,等等。像“自豪”这样的情绪是我们能体验到的有力的因神经化学物质释放而产生的快感之一。它涉及大脑奖赏回路的三个不同结构,包括中脑多巴胺中心,这是跟奖励及上瘾典型相关的地方。比如,一个孩子在开黑(自己人组队,实时交流)5v5的英雄联盟对战中,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战胜了高等级的对手,这通常会被孩子们津津乐道几天甚至几周,而这背后是自豪感引发的快乐延续。那些的游戏,很容易唤起玩家积极的情绪,鼓励他们继续玩,哪怕是面对经常失败并且很艰苦的游戏任务。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游戏再吸引人,终究不是在玩吗?它可以让人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吗?它的机制能运用到学上吗?
    接近可以!
    近发展区
    实际上,心理学家认为玩游戏和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说,游戏和学是一对双胞胎。孩子越小(学龄前),学的方式越接近游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可以逐渐精简一些玩游戏过程中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变成一种更加简练和的“思维游戏”。比如,年龄小的孩子学数学,经常喜欢“以物代数”。他们通过把2个苹果放到5个苹果堆里面,才能明白25=7。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来完成。而等他们长大一些,会觉得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四则运算更简便、高效。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在孩子做对的时候,给予反馈可以了。这样孩子完成了从纯游戏化学到部分游戏化学的过渡。
    关于人类大脑学机制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只是这些研究成果很多都被电子游戏应用起来(包括成瘾机制),而我们的教育系统却似对此视而不见。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