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先生 散文 庞余亮
  • 小先生 散文 庞余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先生 散文 庞余亮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4.2 4.9折 49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庞余亮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66480

出版时间202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02页

定价49元

货号0_9787020166480

上书时间2024-06-15

小矮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乡村子虽然寂寞无聊,但是把子过成诗是这个意思吧,庞余亮的文字和生活紧紧的绑在一起,朴素但有一种种子一样的力量,能把人带到土地之上。

目录:

001 请孩子们多多关照(自序)

辑 孩子们叫我小先生

003 你一个生字

007 毛头与叫

011 弹弓与毽子

013 眨眼睛的豌豆花

016 八个女生跳大绳

019 泥哨悠扬

022 纸飞机飞啊飞

025 一朵急脾气的粉笔花

028 撞进教室的麻雀

031 挤暖和

034 黑板上面的游动光斑

037 两条长辫子的女生

040 请举起你的手

第二辑 卷了角的作业本

045 我爱野兔

048 爱脸红的女孩子

051 芋头开花

056 布鞋长了一双眼

059 琴与勾拳

063 站着上课的

066 笔头上的牙痕

070 检查书保管三天

073 给你起个绰号

076 手指橡皮

079 男女同桌事件

083 一条黑叫阿三

087 肚子里面的蛇

091 哭宝

094 我的秘密库

097 竖起双耳倾听

101 卷了角的作业本睡了

第三辑 奇鸟降临泥场

107 鸟粪处处

110 跑吧,金兔子!

113 野蜂巢

117 彩 虹

120 风车上的孩子

124 丝瓜做

127 猜蚕豆

131 泡桐树上的刀螂

134 泥孩子

137 栀子花,靠墙栽

140 长在树上的名字

144 沿着草垛往下滑

147 编外记

第四辑 自行车骑着老校长

155 乡村小天才

159 光膀子的老师们

162 校长的形式主义

166 真公开课

170 穿着雨靴进城

174 地气盈盈

177 树杈间的排球

182 扛冬瓜的家长

185 食堂炒

189 穿白球鞋的树与调皮的雪

193 乡村战马

197 纯金的歌咏

第五辑 老先生们的修理术

201 背诵过堂

204 标准板书

207 小小的修理

210 猴子不见了

213 钟鼻子、即将开始

217 尴尬的书事

221 的牙祭

224 转正大战

228 孙和尚

231 空心字

235 学校门的糖担子

238 两只搪瓷脸盆

241 数学课

244 永远的陆先生

247 踢毽子的老头

第六辑 寂寞的鸡蛋熟了

253 我听见了月亮的笑声

256 乡亲有礼

259 光屁股的

264 春天页

268 打马去

——纪念早夭的

271 小先生的麻雀头

275 下场雪的晚上

278 流萤

281 乡村足球事情

289 我的蔚蓝时光

293 指尖上的草汁

297 晚饭花的

300 寂寞的鸡蛋熟了

内容简介:

一位18岁的小先生在乡村。
那年是1985年,小先生赶上了个教师节,从此有了本儿属于他也属于孩子们的备课簿。
小先生喜欢在备课背后记下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宁静的乡村,清澈的孩子
一片自由自在的“纸场”
眨眼睛的豌豆花/ 跑吧,金兔子!/ 栀子花,靠墙栽/ 沿着草垛往下滑/ 树杈间的排球
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温,都可以取暖。

作者简介:

庞余亮,1967年3月生于兴化。做过15年教师和5年记者。
早年读于扬州师范学院,现供职于扬州大学。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著有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
文学作品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小朵看我七十三变等深受孩子喜爱。
有部分作品译介到。
庞余亮的散文清新细腻,功在细节,毕飞宇、韩少功等名家对其文章赞誉有加。

精彩内容:

    你一个生字
    在师范上学时,我们的老师反复叮嘱我们说要给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因为这句话,我们用功得很,时踌躇满志,但分到了我的学校里,有个老教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别看你有‘硬本子’,有你不认识的字,我教你一招,如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说我与老教师商量一下。”当时我被这个老教师说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只一会儿,我的兴奋把这句话赶走了。
    村里人大都听说学校分了个有“硬本子”的教师,而且只有十八岁,“像个初中生”——这是校长的评语,这消息一下传出去了,村里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找老教师有事——实际上是为了看我。他们看了之后还不放心,怎么这么小,这么矮(我当时高一米六二)?这样怎么镇得住那些猴子?弄得我们校长发处“你们懂什么,泥菩萨,肚子里全是烂稻草,而人家小先生肚子里全是墨水,够你们喝上八辈子呢。”“小老师风波”很快过去了,我后来一个人在宿舍里也没有乡亲们来看我,有时候我遇见他们,他们也“先生先生”地喊,他们已经惯了。
    我很喜欢捧着一本书在宿舍门看,有一个高年级的是在我家门逛来逛去。只要我抬头看他时,他不见了。再后来我又发现了他好几次,我叫住了他,他站住了,吞吞吐吐地说,想请教我一个字。我说,什么字?他拿出了写有我貌似认识却不认识的“劢”字的一张纸,字写得很好看,有棱有角。我问他是谁写的,他先是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
    我的确不认识。面对他诡异的眼神,我只好说不知道这个字。看到这个脸上一闪而过的得意,我终于想起了那个老教师的话,我脸上有点烫:“真的,这个字我真的不认识,待以后我和老教师商量后再告诉你。”我以为他会走,没想到他却说:“叫‘迈’,豪迈的迈。”说完像一样窜走了。本来我再想看一会儿书,可心情一点儿也没有了。
    后来有个老教师问我:“听说你连个‘劢’字都不认识是吧?”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消息怎么这么快?可事实是这样,我一开始出了个大洋相。这个老教师说:“你等着,他还来问你‘鬯’字,这个字念‘畅’。那个‘老酸菜’这几个字。”我问为什么,那个老教师笑而不答。可真的到了第二天,那个高年级的同学又递给了我一个字,纸条上是那个熟悉的字体,果真是“鬯”字。我念出了这个字,他很失望,无精打采地走了。
    第二天一上班,老教师问我:“他有没有问你?”我点点头。那个老教师说:“果真是‘老酸菜’,认了几个字,喜欢用生僻字人。”后来我在一次家访时见到了这个“老酸菜”。他是一个落魄的乡村知识分子,眼睛眯着,不屑一顾的样子,我见到他时他正在训斥一只在路边乱拱的猪,训斥得非常文雅。我想起了孔乙己。
    我不知道那个孩子与这个“孔乙己”是什么关系。不过后来我被校长提到了高年级,那个问我生字的居然又分到了我们班,看得出,他很不好意思。当我在节班会课上宣布他是我们班宣传委员时,他不好意思地伏在了桌子上,不过他没法把自己两只涨得通红的招风耳藏起来,像两朵鲜艳的红蘑菇,正在仔细聆听着这布谷鸟乱叫的初夏。
    p3-6

精彩书评:

每次班上点名,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是怔了怔,然后举起手。只要我看到他举起手,我感到他心里的自尊又长出了一枚新叶。

他也和那些留守孩子一样,零花钱多,每年暑过后他身上还要穿上一两件城市里孩子穿的衣服,显得很醒目——这是他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标志。过不了几天,他会脱掉那些新衣服,显得和大家一样。

每年五六月份,我们班的那些女孩子头上都戴着一朵栀子花的。走一路,香一路。

每年开学,我们校长会躲上一两天,不回家,也不回办公室,他让教导主任独挡一面,而他自己则躲那些要求减的,他经常会陷入一种怪圈中——贫困生不上学做了流生他又要去做工作,而贫困生真的上门找他时他又束手无策。钱啦,钱啦,钱比什么都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