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情论 外国哲学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新华正版
  • 道德情论 外国哲学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情论 外国哲学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新华正版

18.4 3.5折 53 全新

库存128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6319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418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53元

货号xhwx_1201414936

上书时间2024-05-20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卷 论行为的合宜
篇 论合宜感
章 论同情
第二章 论心心相通的愉快
第三章 从看别人是否赞同我们的感情来判断这些感情是否得当
第四章 论亲切可敬的美德
第二篇 论各种程度合宜得体的激情
引言
章 论源于肉体的各种激情
第二章 论由于思维定式而产生的激情
第三章 论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论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幸与不幸如何影响人对行为合宜的判断及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比在另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赞同
章 虽然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但是它远不如当事人的自然感受更强烈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由,兼论社会阶层的不同
第三章 论人们由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蔑视或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心理而产生的道德情的败坏
第二卷 论优缺点或报答与惩罚的对象
篇 论优缺点
引言
章 所有体现为适宜的感激对象的行为,均该得到报答;所有体现为适宜的愤恨对象的行为,均该受到惩罚
第二章 论适宜的感激对象和适宜的愤恨对象
第三章 反对施恩者不会理解受益者的感激;相反,赞同损人者体会不到受难者的愤恨
第四章 对以上几章的扼要论述
第五章 对优点和缺点的分析
第二篇 论正义和仁慈
章 正义和仁慈的比较
第二章 论对正义、悔恨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
第三章 论这种天构成的作用
第三篇 行为的优点或缺点,论命运对人类情感所产生的影响
引言
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二章 论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 论这种反复无常的情感的根本原因
第三卷 论评判我们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及其责任感
章 论自我赞同和不赞同的原则
第二章 论对赞美和值得赞美的热爱,兼论对谴责和该受谴责的畏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
第四章 论自我欺骗的天和论一般准则的来源和用途
第五章 论被视为造物主法则的道德一般准则的影响和
第六章 责任感成为我们行为专享原则的情况及其与其他动机共同发生作用的情况
第四卷 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影响
章 论效用的形态给予艺术品的美及这种美的广泛影响
第二章 论人的品质和行为因效用而产生的美及这种美的概念与原始的赞同原则的关联
第五卷 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章 论惯和风气对我们审美观的影响
第二章 论惯和风气对道德感的影响
第六卷 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引言
篇 论个人的品质对自己的影响,或论谨慎
第二篇 论可能对别人的产生影响的个人品质
引言
章 论我们因天而关心和注意他人的次序
第二章 论我们因天而关注支持的社会团体的次序
第三章 论遍及万物的善行
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
结论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篇 论在道德情感理论中应当加以察的问题
第二篇 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引言
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合宜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二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三章 论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那些体系
第四章 论无视行为规范的体系
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
引言
章 论从自爱推断出赞同本能的体系
第二章 论认为理是赞同本能的根源的体系
第三章 论认为情感是赞同本能的根源的体系
第四篇 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法

内容简介:

由英国亚当斯密所著、王秀莉翻译的道德情论/世界汉译学术名著)一书共有七卷,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质。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亚当?斯密反对神学家用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人本中所固有的同情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他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质及各种美德的特征。这种道德情永远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论,获得学术界极高地评价。17681773年间完成著作国民财富的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1776年此书出版,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