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土与他乡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陈景熙 新华正版
  • 故土与他乡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陈景熙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土与他乡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陈景熙 新华正版

23.4 4.4折 53 全新

库存16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景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5903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53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53元

货号xhwx_1201215014

上书时间2024-05-20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陈剑虹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资料、方法和对象
章  槟榔屿潮州会馆与华人社团功能演变(1920―1960)
  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新马华人政治的认同
    二、槟榔屿人结构与华人社会结构
    三、槟城潮人社会发展概况
  第三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会务的转变
    一、经费来源
    二、经费用途
    三、会务转变
  第四节  槟榔屿潮州会馆组织结构的变迁
    一、层的更替
    二、组织结构的变迁
    三、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槟城韩江互助会与华人社会建构(1931―1961)
  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韩江互助会成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潮汕侨乡的互助活动
    二、槟城潮人早期互助行为
  第三节  韩江互助会的发展及运作
    一、互助会的建立
    二、互助会的会务运作
    三、互助会的发展及停办
  第四节  互助制度化与槟城华人社会建构
    一、槟城潮人互助组织形态的变迁
    二、韩江互助会运作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三、潮人互助传统制度化的影响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槟城韩江学校与华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1919―1960)
  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开辟期:从私塾到新式学堂(1819―1919)
    二、巩固期:殖民插手华文教育(1920―1940)
    三、黑暗期:据时期大部分华校停办(1941―1945)
    四、攻坚期:战后重建与华文教育危机(1946―1960)
    五、发展期:抗争、复兴与再发展(1961―2000)
  第三节  槟城潮人族群和韩江学校
    一、槟城潮人的发展概况
    二、槟城韩江学校的创建与发展
  第四节  槟城潮人族群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一、槟榔屿潮卅』会馆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二、潮商公所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三、槟城潮人个体对韩江学校的支持
  第五节  槟城潮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
    一、族群社会认同的多元分析
    二、槟城潮人族群的多元社会认同的发展历程
    三、槟城潮人族群多元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槟城德紫云阁与华人的传播、传承(1954―1968)
  节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德教扬教与社会网络
    一、新马德教紫系的发展脉络与社会网络
    二、槟城德紫云阁的创立与“叻屿甲”跨地域关系
  第三节  新马德教紫系的教义传承
    一、德教“十章八则”的建构
    二、“五教同宗”论的提出
  第四节  结语
附录一  潮州人简述杨锡铭
附录二  档案文献
附录三  作者简介
后记:久他乡即故乡  陈景熙

内容简介:

马来西亚槟城州包括槟榔屿与该岛对面的威斯利省,它是华人的重要聚居地,而潮人则是当地华人社会的主要族群。陈景熙等编著的这本故土与他乡(槟城潮人社会研究)参照“华南研究”的学术经验,以槟城潮人社会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搜集整理当地原始文献的前提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功能、族群认同、社会网络、传承等理论工具,力求在现代体系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探讨潮人移民社会的构建和在地化发展的过程中,韩江家庙、潮州会馆、韩江互助会、韩江学校、德紫云阁等各类潮人社会组织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展现的社会建构和传承的机制,从而为华人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迪。

作者简介:

陈景熙,1972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汕头大学文学硕士,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会科学院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汕头大学文学院讲师。现任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华侨大学华侨华人文献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华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会科学院世界研究所华人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学会理事,潮汕历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潮学长,泰国德教紫真阁荣誉顾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