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是每个人的事 外国哲学 mortimer j.adler 新华正版
  • 哲学是每个人的事 外国哲学 mortimer j.adler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是每个人的事 外国哲学 mortimer j.adler 新华正版

13.5 4.2折 32 全新

库存4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mortimer j.adler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3263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28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32元

货号xhwx_1200967294

上书时间2024-05-20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部分 序:大观念
  1.每个人的事业
  2.柏拉图的对和错
  3.思想的词汇
  4.选择出来的少数观念
第二部分 我们据以进行判断的观念:真、善、美
  5.说谎者与怀疑论者
  6.较温和的怀疑论
  7.怀疑的范围
  8.对真理的追求
  9.从真到善和美
  10.实然和应然
  11.实在的善与表观的善
  12.善的范畴和等级
  13.的善和共同的善
  14.从真、善到美
  15.令人愉快的美
  16.令人赞赏的美
  17.美中的善与真中的善
第三部分 我们据以指导行动的观念:自由、等、公正
  18.公正至上
  19.随心所欲的自由
  20.我们有权享有的自由
  21.等的诸层面
  22.我们有权享有的等
  23.公正同样需要不等
  24.公正的范围
  25.公正和法律的
第四部分 论:大议题和大问题
  26. 大议题和大问题
  27.综述真、善、美
  28.综述自由、等与公正

内容简介:

穆蒂莫艾德勒编著的哲学是每个人的事是一本人人宜读、人人能解的哲学入门书。每年夏季,作者艾德勒都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朋协会主持一期由企业、文学、教育、艺术界重要人物参加的靠前座谈会,讨论自由、等、公面、权力;财富与财产、美德与等观念。1981年座谈会的主题,是本书提呈的六大观念:真、善、美——据此指导我们判断的观念,自由、等、公正——据此指导我们行为的观念。座谈的经过,连同艾德勒的讲评,曾经拍摄成影片,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播出,共六单元,每单元一小时。艾德勒精研各领域知识,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复杂的哲学知识。他的著作颇受大众喜爱。在哲学是每个人的事中,他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简明但严谨的理论,阐述哲学不是专家独享的知识,哲学来源于生活,某些大观念即是我们常生活中思和会话的语汇。艾德勒将它们从专业术语中还原回来,显示它们与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如果能了解这些观念,我们将会更善于了解并处理我们面对的许多道德、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穆蒂莫艾德勒,西方世界名著项目的发起人。以学者、教育家、主编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哲学是每个人的事(六大观念)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5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纂委员会而闻名于世。艾德勒于1902年12月28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14岁从中学辍学后,成为纽约太阳报的送稿人,他当时立志想要成为一名记者。尽管由于没能通过必修的游泳测验而没能获得学士(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了他一个荣誉以作为补偿),艾德勒还是留在了大学,很终得到了一个讲师的职位,并获得了心理学博士。1930年,艾德勒前往芝加哥大学,并由之前认识的朋友、新任校长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安排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哲学教授。而同时,艾德勒也是该学校法学院有史以来个非律师出身的教师。

精彩内容:

当亚里士多德的名字作为形容词被用来修饰名词时,它通常伴随“逻辑”这个词。我们曾听说“那是亚里士多德逻辑”,这句话有时是赞美,有时是轻蔑。同样,当柏拉图的名词成为形容词时,它通常是伴随“爱”或“观念”。我们会说某种友谊是柏拉图式的爱;或者说,“那只是一个柏拉图式的观念,它与实际无关”。“柏拉图式的观念”这个名词之所以有贬义的联想,当然是基于柏拉图自己的观念论,他的论调不是一般人能够以常识观点了解的。反之,一般人了解它时,会发现它与他们对事物的常识看法相违背。但它并非全是错的。柏拉图的观念论有两个中心论旨,其中一个是对的,另一个却是错的。我们先谈他错的地方。对于柏拉图来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理事物经常变动的感官世界,这个世界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了解的;另一个世界是智力事物的世界,我们需要通过理智或心灵来了解它。对于他来说,这两个世界都是实际的;所谓的“实在”是意指它们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即使没有具有双眼、双耳或其他感官的人或动物存在,感觉的世界依然存在。同样的,对于柏拉图来说,具有思真与善或公正与自由的能力的人类即使不存在,真善、公正或自由等对象也依然存在——它们是独立于所有思心灵而存在的,这是为什么柏拉图认为善观念或公正观念是充分实在的东西的理由。柏拉图更进一步断言,除了充分实在的东西以外,观念世界对他而言是比实在更高一级的。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的物理事物不断生成与消减,而且它们继续以某种方式流动变化。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动的。尽管我们可能改变我们的看法,但是那些观念本身并不会有所改变。不像生物有机体,观念本身并无生成与。不像星星与原子,观念本身并不在空间内流转。不像我们所熟悉的环绕在我们周围的物理事物,观念本身并无冷热、大小等等之分。因此,对柏拉图而言,变动不定的物理世界仅仅是更实在的观念世界的投影。我们从感官经验的领域过渡到思想的领域时,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实在,因为我们已从没有持久存在的事物转到持久不变(柏拉图会说是“永恒”)的思想对象——观念。如果我们一时无法摆脱常识的观点,我们会认为柏拉图过分地把实在附属给观念,甚至更过分地把观念的实在下加给感官现象世界——感官现象即是我们通过感官而经验到的变动不定的世界。我们会毫不迟疑地拒斥柏.拉图的观念论,认为他把实在附加给观念及物理事物是错误的,而且认为他提出观念的实在,比物理事物的实在更高一级也是错误的。对于我们持常识观点的一般人而言,相对于环绕我们周围的可感知可视知可听知的物理世界,观念世界反而更模糊一些。不过,如果我们认为观念根本不存在,或认为它们只是当我们思时才存在于我们的心中,那么我们断言得太过分了。因为这会使得观念接近是主观的,像手指被压所经验到的痛的感觉一样,或者像你告诉我你牙痛而我无法经验到一样,因为此时此刻那个牙痛经验只是你才拥有。柏拉图主张观念是人类心灵可以思到的对象,这点来说他并没有错。而且,他坚持观念的客观,这点也是对的。如果以很简单的方式来解释这点的话,所谓观念的客观,意思是说你跟我可以共同谈论相同的一个观念,因为它是你我正在思的对象,如同当你帮我穿上外套而且问我是否足够暖和时你我正在谈论相同的那件外套一样。当你我讨论真理或公正时,真理或公正的观念摆在我们心上,或呈现在我们的心中,如同你帮我穿上外套的同时由你我把它套在我的身上一样。如果有人难以了解这点,那是因为“观念”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种意义是被用来指某种接近主观的东西,另一种意义是被用来指某种相当客观的东西。p13-1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