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精读 作家作品集 汪曾祺 新华正版
¥
19.4
3.9折
¥
49.8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读者出版社
ISBN9787552706604
出版时间202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08页
字数145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xhwx_1202605293
上书时间2024-03-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名家精选百年经典。作家、汉语言学家谢冕先生担任主编;有名家解玺璋担任副主编。名师精讲走近大师,拓展知识深化理解。导读”环节,深度解析文学大家写作风格,赏析文学价值。“读与思”环节,引导孩子及时反馈阅读体验,延伸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生简介”和“年表”,全方位深入了解文学大家,拓展知识。四印刷、彩插图,紧扣内容、充满童趣,更直观地让了解阅读内容,增进阅读兴趣。
目录:
汪曾祺篇
谈谈风俗画(节选)
谈读杂书
旧书摊
我的家乡
冬天
翠湖心影
金岳霖先生
采薇
老舍先生
昆明的雨
葡萄月令
紫薇
草巷
端午的鸭蛋
鳜鱼
故乡的野菜
贴秋膘
五味
寻常茶话
詹大胖子
果蔬秋浓
三姊妹出嫁
茶干
陈泥鳅
晷
大淖记事(节选)
幽冥钟
受戒(节选)
鸡鸭名家(节选)
看画
汪曾祺:把常生活写成趣
年表
内容简介:
从汪曾祺先生的经典作品中精选出适合目标读者年龄段孩子的作品30篇。导读环节,深度解析文学大家写作风格,赏析文学价值。“读与思”环节,引导孩子及时反馈阅读体验,延伸思维,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生简介和年表,全方位深入了解文学大家,拓展知识。30幅紧扣内容、充满童趣的插图,更直观地让了解阅读内容,增进阅读兴趣。
精彩内容:
谈谈风俗画(节选)
导读提示
从风俗画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作家内心深沉的民族情感。以此触发的对风俗的思,让我们进一步感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深刻奥义。
这篇散文借谈风俗画,表达了作者对“维系民族感情”风俗的喜爱。这种喜爱,映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是很爱看风俗画的。十七世纪荷兰学派的画,本的浮世绘,我都爱看。中国的风俗画的传统很久远了。汉代的很多画像石刻、画像砖都画(刻)了迎宾、饮宴、耍杂技——倒立、弄丸、弄飞刀有名的说书俑,滑稽中带点愚蠢,憨态可掬,看了使人不忘。晋唐的画以画、宫廷画为大宗。但这当中也不是没有风俗画,敦煌壁画中的杰作张义潮出巡图是。墓葬中的笔致粗率天真的壁画,也多涉及当时的风俗。宋代风俗画似乎特别地流行,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我看这幅画,能够一看看半天。我很想在清明那天到汴河上去玩玩,那是非常好玩的。南宋的画家也多画风俗。我从马远的踏歌图知道“踏歌”是怎么回事,从而增加了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理解。这种“踏歌”的遗风,似乎现在朝鲜还有。我也很爱李嵩、苏汉臣的货郎图,它让我知道南宋的货郎担上有那么多给小孩子们的玩意,真是琳琅满目,都蛮有意思。元明的风俗画我所知甚少。清朝罗两峰的鬼趣图可以算是风俗画。幸好这时兴起了年画。杨柳青、桃花坞的年画大部分都是风俗画,连不画人物只画动物的也都是,如嫁女。我很喜欢这张画,如鲁迅先生所说,所有俨然穿着人的衣冠的鼠类,都尖头尖脑的非常有趣。陈师曾等人都画过北京市井的生活。风俗画的雕塑大师是泥人张。他的钟馗嫁妹大出丧,是近代风俗画的不朽的名作。
我也爱看讲风俗的书。从荆楚岁时记到清朝人写的一岁货声之类的书都爱翻翻。还是上初中的时候,一年暑,我在祖父的尘封的书架上发现了一套巾箱本木活字聚珍版的丛书,里面有一册岭表录异,我很感兴趣地看起来,后来又看了岭外代答,从此对讲地理的书、游记产生了一种嗜好。不过我有兴趣的是讲风俗民情的部分,其次是物产,尤其是吃食。对山川疆域,我看不进去,也记不住。宋元人中有许多是记风俗的,梦溪笔谈容斋随笔里有不少条记各地民俗,都写得很有趣。明末的张岱擅长记述风物节令,如记西湖七月半、泰山进香,以及为祈雨而赛水浒人物,都极生动。虽然难有鲁迅先生所说的夸张之处,但是绘形绘声,详细而不琐碎,实在很叫人向往。我也很爱读各地的竹枝词,尤其爱读作者自己在题目下面或句间所加的注解。这些注解常比本文更有情致。我放在手边经常看看的一本书是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的东京梦华录(外四种——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这样把记两宋风俗的书汇为一册,于翻检上极便,是值得感谢的,只是断句断错的地方太多。这也难怪,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东京梦华录是一本难读的书。因为对当时的情形和语言不明白,所以不好断句。
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一句随便说说的话,没有任何学术意义,但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我以为,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的人为的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他们把生活中的诗情用的外部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相互交流,融为一体。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斯大林把民族感情列为民族的要素之一。民族感情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着。民族感情常常体现在风俗中。风俗,是具体的。一种风俗对维系民族感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那达慕、刁羊、麦西来甫、三月街
读与思
风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思与向往。本文以“风俗画”为切入,体现出作者关注社会、关注历史的博大胸怀,以及探寻生活之美的人生追求。在不同的眼睛里,有着不同的风俗,你怎样看待汪曾祺笔下的风俗画呢?
谈读杂书
导读提示
我们常常认为,读书要系统;探究系统的知识,才能凸显出读书的意义。其实不尽然,读杂书也可以汲取许多有用的知识。
在汪曾祺笔下,读杂书有多重意义。挖掘出读杂书的意义,也是读书本真的意义之一。
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看,觉得没意思,丢开。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的要多得多。常看的是有关节令风物民俗的,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其次是方志、游记,如岭表录异岭外代答。讲草木虫鱼的书我也爱看,如布尔的昆虫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花镜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