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作者 新华正版
  • 杜甫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作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杜甫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作者 新华正版

4.3 3.4折 12.8 全新

库存8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99788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176页

字数110千字

定价12.8元

货号xhwx_1202577629

上书时间2024-03-28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读书游历

聪慧世家子

年少漫游路

筑庄成家业

李杜相唱和

第二章 困守长安

科连失意

十年长安梦

兵车丽人行

第三章 战乱流离

安史之乱起

长安尝寇乱

名作乱世出

凤翔投肃宗

第四章 仕途多舛

上疏救房琯

受牵贬华州

三吏三别情

弃官人秦州

第五章 四处漂泊

受邀同谷县

蜀道之艰难

客居于成都

第六章 后旅程

夔州到荆楚

江舟不渡客

内容简介: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品格高尚,诗风沉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本书介绍了杜甫坎坷不的一生,展现了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精彩内容:

    杜甫的“快意”漫游人生,是有财富支撑的。他的父亲在兖州任司马,叔父杜登是武康(在今浙江湖州境内)县尉,还有一个姑丈任常熟县尉,以及显赫的舅家清河崔氏家族,都使他在漫游过程中,不用虑生活费用和路资,他一路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增长见闻和知识,官僚家族士族子弟的闲散享受思想时有体现。当时的社会风气便是如此:士族文人相互结交,宴集唱和,或者结识地方长官,以期在科举中扩大希望或被引荐给更高统治者。
    杜甫在游历名山大川的过程中,结交了很多社会名流。但是这些社会名流基本是和他一样的唱和者,并没有对他事业有帮助的人物,所以这十年的漫游历练,并没有给他的事业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从齐鲁回到洛阳,并在偃师县城西北的首阳山下居住了下来。首阳山上有杜甫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坟墓。杜甫在首阳山下挖了几孔土窑作为住所,筑室定居,这是杜甫后来在诗中常常提到的“尸乡土室”“土娄旧庄”“陆浑庄”,留下了“河南陆浑庄”“结庐在偃师”“尸乡余土室,谁话祝鸡翁”等诗句。
    住在首阳山下,望着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的坟墓,杜甫的内心是不静的:出去漫游十年,除了一些诗文,在仕途上没有任何进展,相比之下,杜预的一生是多么壮丽。在这样的对比下,杜甫心生感慨,在入住此处的个寒食节,写下了祭远祖当阳君文。祭文不仅赞扬了杜预的武功与智慧,也是杜甫在杜预墓前昭告远祖,期望继承先祖遗志,有所建树。
    在这个阶段,杜甫迎娶了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新妇出身书香门第,容貌姣好。杜甫在一百五夜对月中说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为了看清妻子的娇,情愿把月中的桂树砍去,她的一颦一笑一蹙眉都让人联想到月宫中的嫦娥,令人心动。借自己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而忧伤不已的样子来表达分隔两地的愁苦之情,以及渴望与妻儿团聚的愿望。
    他们感情十分深厚,杜甫终生只娶了杨氏,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多次娶妻。在后来颠沛流离的子里,他们都没有放弃彼此,杨氏始终跟着杜甫过着益穷困的生活。即使在被迫分开的时期,杨氏也始终关心杜甫的行踪和安危,分担着他的痛苦,分享着他的快乐。杜甫写过不少怀念妻子的诗,为有名和感人的当属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抒发了对妻子的真切怀念。北征中“瘦妻面复光”体现了妻子看到杜甫归家后的喜悦心情。
    杜甫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妻子形象的描写,不得不说和他现实中的妻子有关系。新婚别中“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描写了在新婚第二天被告知丈夫即将出征时的无奈与悲伤。杜甫在写这篇诗歌时,是否想到了自己那用柔弱双肩独自支撑全家生计的妻子?
    杜甫婚后与妻子感情融洽,琴瑟和鸣,在他三十九岁时个儿子宗文出生,四十二岁时次子宗武出生。娶妻生子后的杜甫,承担起了一家之主的责任,便很少出去远游了。
    回到洛阳筑庄娶妻的杜甫,已经年过三十,却无功名加身,不受俸禄。要想成为他的远祖杜预那样的人,成一番事业,可谓困难重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一时期的杜甫积极往来于陆浑庄和洛阳之间,拜访洛阳的名士,寻求政治出路。在这一次次的往返中,杜甫年少时的清狂与被社会现实慢慢消磨了,极目所望的不再是雄伟奇峻的泰山和勇猛健壮的胡马,而是豪门富族的勾心斗角、官场的尔虞我诈。这些都使他生出了几分避世的愿望,正如他在赠李白中所说:“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p161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