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 经济理论、法规 林毅夫 新华正版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 经济理论、法规 林毅夫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 经济理论、法规 林毅夫 新华正版

经济理论、法规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3.2 6.1折 38 全新

库存17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99780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88页

字数245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xhwx_1200365458

上书时间2024-02-29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
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英文版)的
林毅夫教授对加里?贝克尔教授的回复
的感悟
再读“与林老师对话”有感
回忆林老师教授我们经济学方论的点点滴滴
漫谈学问之道
恩师的教诲 一生的坐标
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是二流学术吗
本体与常无:与林老师世界银行谈话后的思
经济学的传道者
经济学之道——从“刻舟求剑”谈起
附录:林毅夫教授经济学方论选编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
经济学研究方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学问之道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自生能力问题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问题上与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人基本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论的文章。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升格为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副行长,成为发展中担此要职的人。2012年6月世界银行任期届满,回到北京大学继续研究工作。林毅夫现任表和工商联副,曾任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科技和环境的委员会、小组兼职。林毅夫于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膺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城市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和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

精彩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秉持此精神,我在中注重研究方的探索,并经常以“野人献曝”的精神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和分享。2004年春我还特地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方论对话,后来记录整理成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以《论经济学方》为题出版(收录于“与林老师对话”系列中)。在此对话中,我强调现代经济学以理人为基本设,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切入点,经济学家在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时是从“一个人在作决策的时候,在他所知的各种可能选择方案中,是会作出他所认为很好的选择”的角度来观察思,构建说明一个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模型。这是各种经济学理论共同拥有的不变的“本体”,也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不同于其他社会学科的学者之所在。在此对话中,我也同时强调决策者的很好选择方案,随着决策者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异。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来自经济学家对社会中的决策者在过去条件下的选择行为的研究,因此,经济学家必须以不受现有理论约束的“常无”心态来研究不同社会或是同一社会中新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
    
    抱着“常无”的心态从“本体”出发来研究问题的方,对我个人帮助甚大。这种研究方让我能够在过去近三十年中,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及其他发展中的发展问题有了一些异于现有理论的见解而又一以贯之的看。2008年6月我到世界银行工作,适逢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为严重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突然爆发,这种研究方也让我对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走向有了较好的认识,据此适时为世界银行和其他发展中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绝大多数由发达的经济学家根据发达的现象提出,运用于发展中常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甚至好心干坏事之憾,我在方论上强调的“本体”和“常无”有助于发展中的经济学家研究他们出现的问题。这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发达的经济学家既未能预测到危机的到来,也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而且,本世纪开始以来出现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经济的多元增长新格局。这些新现象意味着必须重新审思现有的许多主流经济学理论,我强调的“本体”与“常无”对发达的经济学家也会有所帮助。有感于此,我将这本方论对话翻译成英文,并为突出重点,改以《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为题在今年年初出版。因为“本体”与“常无”这的哲学概念并无直接对应的英文,因此,在书名和书中我没有翻译,而是直接使用了汉语拼音“benti”和“changwu”。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加里?贝克尔,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青木昌彦,世界银行现任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系教授希克?巴苏,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德怀特?帕金斯,联合国大学国际发展经济学研究所主任、哥本哈根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费恩?塔普等人为此书写了语,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呈现给读者的这本书是《论经济学方》的第二版,为了突出这本书的思想,按英文版的书名改为《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并且增加了以下一些新的内容:加里?贝克尔教授利用今年10月我60岁庆生以及新结构经济学国际会议召开之机加入到对话中来,对《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论对话》(英文版)一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对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的可运用提出了商榷,他还现代经济学本身和中国的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他的和提问以及我的答复也收录进来。另外,这些年来我所教的有不少人已经,成了经济学家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研究,从实践中对我当时的和这本方论倡导的观点有了不少心得,王勇、徐朝阳、盛柳刚、陈斌开、张红松、易秋霖和皮建才等将他们的体会写成文章也收录在书中,使这本书成了三代师生的对话。后,在这一版中,除了原来已经收录的《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经济学研究方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学问之道》、《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四篇文章外,又增加了《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和《自生能力问题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两篇作为附录。
    
    在本书第二版中增加的心得体会的建议来自徐朝阳;实际的收集、整理则由王勇和孙希芳两人负责,王勇还将加里?贝克尔教授的根据录像整理成文字稿;第二版得以在两个月内从倡议到出书与读者见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林君秀和贾米娜精心而高效的编辑工作居功甚伟。对上述诸人的努力和贡献我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林毅夫
    
    2012年10月8于
    
    北京大学朗润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