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的智慧 家庭保健 徐文兵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帝内经的智慧 家庭保健 徐文兵 新华正版

家庭保健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5.9 4.3折 59.9 全新

库存238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文兵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79646

出版时间202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192页

字数134千字

定价59.9元

货号xhwx_1202440020

上书时间2023-09-19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的活

1.养生有道,不能顺着自己的心情来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其实多是“不肖子孙”

养生要掌握人或自然的本,知道往哪儿努力

2.为什么远古的人能活一百多岁,而且动作一点都不显衰弱?——“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动”是动脚,“作”是五指张开,指动手

“身”和“体”谁更重要?毫无疑问是“身”

为什么现在年过五十的人动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

3.到底是天时、人世变化,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导致早衰呢?——“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上古时期,季节只有春、秋两季

一世人,正好隔三十年

4.如果人得病,是阴或阳出现了偏颇——“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于阴阳,和于术数”

什么叫“知道”?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

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跟着它的步调走,是合;违背了这个,是非——“于阴阳”

阴阳失调以后怎么办?“和于术数”

要在工作中学会调整身心健康,至少不要让工作伤害自己的身体

5.吃喝要有“节”——“食饮有节”

吃喝要跟着节气走,不要人造水土不服

吃饭要讲节奏

吃饭要有节制

喝冰水、喝冷水、喝碳酸饮料的人,全不符合养生之道

碳酸饮料会让你把空气喝到胃里

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喝茶

6.人为什么要有固定的起居和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现在,很多人接近活得神魂颠倒

现代人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7.滥交、丧失自己精气神的和念头都叫“劳”——“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不妄”,是说心里没有太多太亢奋的念头和欲火

不能“形与神俱”,是“行尸走肉”

8.中医治病,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第二章生病都是自作自受

1.生病的“智慧”——“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

啤酒、红酒、黄酒、白酒,到底喝哪种好?

“饮酒不醉为优选”

现代人犯的优选错误——“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悠着点儿用精,不亏损,才有可能活得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现代人的精是怎么被慢慢耗空的?

吃减肥药减肥,失去的都是宝贵的精,留下的全是糟粕

不纵欲,不禁欲

身体健康,有爱心、有能力奉献的时候,再去献血

如果你做的事情不符合自然之道,叫“失德”

喝牛奶补钙吗?

人该吃多少肉,该吃多少粮食?

吃饱了不饥了,吃好了不饿了

现代人比古人高明吗?

3.养生之道,归根结底是养心之道、养神之道——“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伤什么不要伤神

挣钱是重要的,但生活的质量更重要

第三章自《黄帝内经》出现的两千多年以来,人的病理情况没有太大的变化

1.人活着应该有“智”,更要有“慧”——“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一加一等于二,是智;一加一不等于二、大于二或小于二,是慧

什么是“虚邪”?

很多人除了不知道,无知无觉以外,还会有意识地人造一些虚邪来伤害自己

什么是“贼风”?

寒邪侵入人体,往往是从脚开始往上走,依次侵入膀胱经、胆经、胃经……

2.如何不被爱恨情仇所伤?——“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怒、恐、思、喜、悲”是如何伤人的?

如果你的媳妇和老妈都掉在水里,你先救谁?

做到“恬惔虚无”,你练了金刚不坏之身

什么叫“真气从之”?

膻中穴、内关穴能帮我们做到“恬”

3.想不得病的优选境界是什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心神不宁的人爱生病

是在漏精的人,神志会恍惚和错乱

“休”是“休”,“息”是“息”,别搞混了

第四章做一个走运的人,做一个尽可能全乎的人

1.不忧过去,不畏将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志闲”:对过去已发生的事和将来没发生的事,你都不要太在意

“志不闲”的人,不仅心有千千结,肌肉中更有千千结

为什么该忘的事忘不了,该记的事记不住?

人不可纵欲,也不能压制自己的,而要节欲

寒找热、热找寒的,本来是我们的身体求和的一种本能

对待,不要过度抑制,也不要过度张扬

你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觉

要想心安,要让自己的心神不受伤害

2.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任何劳动都不要突破极限

为什么正常的人是头脑冷静、手脚暖和;不正常的人是头脑发热、手脚冰凉?

怎么对待自己的?“志闲而少欲”;怎么对待别人的?“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3.把物质层面的享受变成精神层面的享受——“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先得吃好了,你才能觉得生活美好,活着有意思

真正讲究的人,是注重内衣品质的人

成不了仙怎么办?咱做个俗人吧

别光看贼吃饭,不看贼挨打

4.如果你跟自然作对,有点儿“缺德”——“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占,后一个都得不到

成为一个走运的人

知道《黄帝内经》的智慧,能无病少灾吗?

第五章关爱身边的女人,从了解她的生理变化特点开始

1.《黄帝内经》是先讲女子养生的

一般去我诊所看病的,女比男多

为什么人到岁数后,没有生育能力了?——“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2.女子七岁以前,还是黄毛丫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女孩子七岁时,开始换牙

为什么老百姓称呼女孩子“闺女”?

3.女子到了十四岁,有生育能力了——“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任脉通不通,看她嘴唇的颜知道

太冲脉经过胸部,能促进女第二征的发育

关爱女,应该从了解她的生理特点入手

4.二十一岁,女子好看、感的年龄——“三七,肾气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二十一岁是女子充盈自己的阶段——长个儿,长智齿,发育自己的第二征

第二征乳腺发育时要注意,要含胸而不要挺胸

要睡子午觉,子时之前要睡觉

5.二十八岁生孩子,叫“母肥子壮”——“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6.从三十五岁开始,女开始出现一系列衰老的表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为什么会面不好、掉发?

为什么会出现黑眼圈、眼袋、刀疤脸、抬头纹等?

六腑有问题对人的面相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女的道皱纹会出在眼角,头发是从两鬓开始斑白?

想让自己面不焦、发不堕,别吃寒凉的东西

7.到了四十二岁,女的胃和大肠开始衰弱了——“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当你的肾精足了以后,白头发会变黑

为什么有的女在四十二岁前闭经了?

8.打通任脉,江湖是你的——“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不要让自己的任脉堵,否则一系列问题都来了

病态的身体必然会导致病态的情绪、思想,甚至人格

第六章男人应该活得像个男人的样

1.男子八岁,头发根根直立,开始换牙——“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男孩子比女孩子换牙的时间晚一年

孩子生下来补钙对不对?

孩子吃甜食、喝冷饮的后果——肾气不实,发育障碍

2.男子十六岁,浑身充满力量,有使不完的劲——“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为什么男生会存在女化的现象?

发热好不好?人为什么会发热?

3.二十四岁,是男子的很好年龄——“三八,肾气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虚岁二十四岁之前,男人都会长个儿

为什么太监没有胡须?为什么有的女人长胡子?

真正补肾的是能繁衍后代的种子,以及坚果

吃坚果想补肾、补脑,要吃熟的

4.三十二岁,男子不往高长了,而是往粗、壮、横长——“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肌肉鼓起来、紧绷着的状态叫“隆起”;“盛”是骨头里充满了骨髓

肌和肉有什么区别?什么叫“满”?什么叫“壮”?

5.四十岁,正是男人消耗肾精厉害的时候——“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想让自己的肾不衰,你节约用电,节能减排

大多数人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我养生靠的是黄老哲学,不违反养生之道

6.四十八岁,脸变黑,发鬓斑白——“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原来大吃大喝、喝凉啤酒没事,现在不行了

乱吃六味系列药会把脸吃黑

7.男子五十六岁,功能弱了,不要吃催欲剂——“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能不能有子弹是肾的事,能不能把子弹发射出去是肝的事

不能雄起了怎么办?

“离家千里,不食枸杞”

真正泡酒不能用白酒,要用黄酒

8.六十四岁,男子基本上没有生育能力了——“八八,则齿发去”

肾精足的人,耳朵是往后抿着的

搓耳朵、叩齿都可以补肾

补肾大:不论大小便,都别看手机,咬紧牙关

内容简介: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但其实多是不肖子孙。为什么现在年过五十的人动作皆衰的不多,猝死的多?到底是天时、人世变化,还是我们失去了顺应时世变化的能力导致早衰呢?现在,很多人接近活得神魂颠倒,所得的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活得长,又活得好的智慧之书,讲述了人一生中应该如何预防疾病和减缓衰老,强调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应季应人的生活哲学。

作者简介:

徐文兵,徐小周,字文兵,1966年生于山西大同,知名中医专家,中医教育家。自幼随母亲魏天梅学中医,1984年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留校工作。1997年公派赴美讲学,同年被授予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荣誉市民。后取美国针灸师、中书,获马里兰州针灸师执照。1998年回国,先后创办北京厚朴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厚朴中医诊所,厚朴中医学堂。先后师从裴永清教授、周稔丰教授、苏有余先生,始终奉行崇古复古的理念,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倡导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以闻道、行道、证道为己任,惠及患者遍布海内外,桃李满天下,成为独领风的一代中医教育家和医学家。2007年出版专著字里藏医,其繁体中文版于2011年在中国台湾出版后,当年即被中国时报评为年度生活类十大好书。2008年年底,与梁冬在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宣讲黄帝内经,相关对话丛书一套6册也先后出版。2009年于象频道主持四季养生堂栏目,相关音像和图书四季养生于2012年出版。

精彩内容:

        4.如果人得病,是阴或阳出现了偏颇一“岐伯对: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于阴阳,和于术数”
    “什么叫“知道”?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黄帝提出的“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个问题,黄帝的老师岐伯是怎么回答的呢?+岐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于阴阳,和于术数。”岐伯讲的点是什么?“知道”。什么叫“知道”?我们现在把“知道”当成一个动词来讲,其实它是一个动宾词。什么是道呢?首先,可以理解为自然变化的规律。你顺着或者你打算顺着这个规律走的前提是,你要知“道”。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另外,从道家传承来讲,强调四个字:“道术器”。“道”是天道;“”是人定的,是说你应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术”是技术层面上的作方;“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工具。道、、术、器的层次是不一样的。现在人们都说养生,“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吃什么、喝什么?有的人讲养生之术,比如,我们要敲胆经、捏耳朵等;还有人讲养生之。
    我要讲的是什么?养生之道。为什么叫“养生之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跟张老师开车去广州,他开奥迪,我开奥拓,谁先到广州?不。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故事的主人公夸耀自己的马车有多好,结果方向错了。他的技术越高,马车的质量越好,背离目的地越远。所以,很多人在讥讽、看不起古典医学的时候,往往是从用的东西、技术手段上说它不科学、不优选。我要说,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枣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跟着它的步调走,是合;违背了这个,是非一“于阴阳”
    第二点叫“于阴阳”,什么意思?“”是古代的历。中国古代有两套历,一套是阳历,一套是阴历。阳历是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我们用阳历来指导工作,而中国是农耕社会,其实阳历是用来指导我们的农耕。阴历指什么呢?阴历是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来制定的,用来指导的生活,我们的很多传统节都是根据阴历制定的。阳历跟现在我们所用的西历节气对应的子基本上差不了一两天。比如,立春,一般都在2月4或5,冬至一般都在12月22或23。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把阳历的变化讲得很细,五天作为一个时间段,周围的动植物相应有一个变化,称为候;十五天,称为气。我们经常说的气候变化,其实是一个量词。下一个是节,两个气为一节。九十天为一季。这是我们说的气候、节气。
    p10-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