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兴衰(下)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英)保罗·肯尼迪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的兴衰(下)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英)保罗·肯尼迪 新华正版

社会科学总论、学术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7.3 4.6折 59 全新

库存134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保罗·肯尼迪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7808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281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59元

货号xhwx_1200389612

上书时间2023-08-31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的兴衰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500年以降英国、国、德国、美国、俄国、本等国的兴衰,以及在兴衰过程中,对世界格局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尤其是我国读者更愿意关注的19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各国国力此消彼长的情况。的兴衰也分析比较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关系,背后涉及到的相关的深层次关系和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数字资料,还有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评价,对我国读者而言,可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会接触到传统史学书籍中不曾有过的资料和观点。通过的兴衰,读者会对近代目前的西方崛起和清朝中国衰落的原因;以及20世纪初英衰落和美国的崛起,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目录:

第二篇
时代
第六章
两极世界的来临
(1919~1942)
战后国际秩序
战争策源地
国与英国
幕后超级
无避的危机(1931~1942)
第三篇
当代和未来
第七章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
(1943~1980)
“超级力量的正确使用”
新的战略态势
“冷战”与第三世界
两极世界的解体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第八章
面对21世纪
历史回顾与思
衡发展的中国
进退维谷的本
得失并存的西欧
矛盾重重的苏联
相对衰落的美国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1987年出版的书,探讨了1500年到1980年间兴衰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并预测了中国、本、欧洲经济共同体、苏联和美国在20世纪末的发展。该书出版时引起了史学界的轰动,至今仍被认为是一部系统论述近代兴衰国力综合对比的好书。

作者简介:

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曾获牛津大学博士,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重点研究和讲授当代战略和国际关系,是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出版有多部有关海军史、帝国主义、英德关系、战略和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在世界史学界享有颇高声誉。

精彩内容:

    无避的危机(1931~1942)
    
    在全面察每一个的相对实力和薄弱环节,并同当时的经济和军事技术动力结合起来看之后,更容易理解20
    
世纪30
    
年代世界外交的进程了。这并不是说各种危机的地区根源――无论是沈阳、埃塞俄比亚,还是苏台德区――毫不相关,也不是说如果都协调一致的话,不会出现国际问题了。很清楚,当地区危机发生时,各主要的人都不得不根据更广阔的外交舞台,特别是根据迫切的内政问题来虑这些危机。1931
    
年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与英镑危机和第二届工党倒台产生相互影响后,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此对他的幕僚鲍尔温作了精辟评论:
    
    我们都为常的杂事而分心过多,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机会对全面的形势进行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但是我们不得不经受着一个又一个焦虑的折磨。
    
    
    这是对政治家的一个很好的提示,他们关心问题的方式常常是从迫切而实际的方面出发,而不是从长远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当英国喘过气来后,没有迹象表明它想过要改变它对本征服中国东北行动的小心翼翼的政策。除了需要不断对付经济问题外,还要虑到公众极其厌恶卷入远东事务之中,英国人还认识到自治领要求和的压力,也意识到在本享有战略优势的地区里,帝国防务所处的劣势地位。之,有许多英国人赞成东京对付令人不愉快的中国民族主义者这一决定,并且有更多的人希望同本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在这种情绪有所减弱时,在本发动进一步侵略行动后,白厅仍可能被迫采取的较为强硬的专享办,是与国际联盟或其他站在一起。
    
    
    尽管国际联盟所倡导的原则受到广泛的赞赏,但是除了动用它的几个主要成员国的军队外,它没有任何能够有效地制止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的手段。因而,它求助于调查委员会(李顿调查团)来制止本侵略,但这只是让在本继续征服中国时找到延缓行动的借。在几个中,意大利在远东没有真正的利益。德国尽管一直在华享有贸易和军事利益,但还是愿意袖手旁观,想看看本对《凡尔赛和约》的“修正主义”能否为欧洲提供一个有用的先例。苏联对本的侵略感到担忧,但其他不可能邀请它一同合作,它也不想被单独推上线,与本大拼一场。可以预言的是,国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他们不希望看到别人开一个先例,改变现行边界和藐视国际联盟的决议;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越来越担忧德国秘密重整军备和维持欧洲现状所出现的困境,因此他们一想到在远东出现的混乱十分吃惊,害怕这会转移对德国问题的注意力和可能的军事行动。巴黎一方面在公开场合坚决地维护国际联盟的原则,另一方面它私下让东京知道,它理解本在中国碰到的问题。
    
    
    相比之下,美国――至少是由卿史汀生所代表的――一点儿也不宽恕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美国直截了当地认为,本的行动从理论上讲是对美国生活方式所依赖的门户开放世界的威胁。但是史汀生的有高度道义原则的谴责,既没有引起胡佛的重视,因为他害怕这会连累美国,也没有吸引住英国,因为它宁愿见风使舵。后的结果是,史汀生和胡佛在他们各自的回忆录中互相指责。更为重要的是,华盛顿和伦敦之间留下了互不信任的后遗症。所有这,都为一位学者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局限”观点提供了令人沮丧而又令人信服的例证。
    
    
    本军队在1931
    
年是否没有让本知道侵入了中国东北,这点相对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西方没有能够采取实际行动的情况下,军的侵略接连不断,并进一步扩大。更严重的后果是,事实证明,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制止侵略,西方3
    
个不能采取联合行动。这点在内瓦同时进行的有关削减陆军和空军的讨论中10,也显得很突出。美国没有参加这个讨论,但英在如何对待德国提出的“等”要求问题上的分歧,以及英国仍继续避做出保证以减轻国的恐惧,意味着希特勒新政权可以退出会谈,并废除当时存在的条约而不必害怕受到任何惩罚。
    
    
    本来在1933
    
年时,在世界经济会议破产之后,英、、美3
    
个主要便动手建立自己的货币和贸易集团。这时,德国威胁的重新抬头,为英――美外交合作设置了更大障碍。尽管国更直接地受到德国的威胁,但是英国感到它的行动自由已受到实质的侵犯。到1934
    
年时,英阁和防务需求委员会都认为,本的危险较直接,但从长远来看,德国是更大的威胁。由于英国不能同时强硬地对抗两国,因此,在欧亚这两个地区中,在一个地区达成妥协是很重要的。有些英国人士主张与本改善关系;以便更好地抗衡德国。但争辩说,英在远东达成谅解,会损害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另一方面,对那些要求优先加强英国在东方防务的英帝国和海军部门的人应当指出,对于国对德国修正主义的忧虑,不加理睬是不可能的,而且(在1935年后)忽视来自德国空军的不断增长的威胁,也将是致命的错误。在20
    
世纪30
    
年代余下的岁月里,白厅的决策者们一直想逃脱这个要同时抗衡地球两端潜在敌人的战略上的两难困境。
    
    在1934
    
年和1935
    
年,这个困境令人困扰,但并不尖锐。虽然希特勒政权明显令人不悦,但他出人意料地表示愿意与波兰谈判,签订条约,不管怎么说,在军事上德国仍然比国和苏联弱得多。而且,在1934
    
年奥地利理陶尔斐斯被暗杀后,德国试图出兵奥地利,使得墨索里尼陈兵于布伦纳山,以示警告。意大利有可能与维持现状的站在一起,这特别令国感到宽慰。国在1935
    
年的“斯特雷扎阵线”中,力图组成一个反德联盟。几乎同时,斯大林暗示,他也愿意与“爱好和”的联合在一起。到1935
    
年,苏联不仅加入了国际联盟,而且还与巴黎和布拉格订立了安全条约。尽管希特勒公开地大力反对“东方洛迦诺公约”,但看起来,德国在各方面都被严密遏制住了。在远东,本显得很静。
    
    
    然而,到了1935
    
年下半年,不需希特勒动一个指头,这一令人鼓舞的局面便迅速四分五裂了。英对“安全问题”的不同看,在两件事上反映出来。一是英国对国与苏联恢复关系感到不安,二是国对1935
    
年6
    
月的《英德海军协定》感到震惊。两国单方面采取这两个措施,以取得更多的安全。国想把苏联拉入欧洲均势,英国急于满足它在欧洲海域和远东方面对海军的需要。但是,对英这两个邻国的每一方来说,对方的行动都像是给了柏林一个错误的信号。尽管如此,如果不是在阿比西尼亚出现一系列地区后,墨索里尼决定入侵该地,并开始他建立新罗马帝国的徒劳无功的努力的话,上述矛盾虽具有破坏的影响,但还不是灾难的。这又是一个地区带来极大影响的绝妙例子。国害怕把一个新的、潜在的反德盟国变成势不两立的敌人,因此对于国人来说,整个阿比西尼亚事件是一场十足的灾难!听任国际联盟的原则遭受公然的践踏,只能带来混乱,任凭墨索里尼舒展筋骨也只能带来不幸(他下一步会在哪儿下手呢?);另一方面,国人也觉得,从严格的现实政治意义上说,把意大利赶到德国一边,也是极不可取的,这样做简直是愚蠢――但后一个虑不太可能左右富于理想主义的英国人的立场。然而,由于白厅不仅要对付意大利断然破坏国际联盟原则所引起的公众的更大不满,而且要虑,如果西方介入地中海的纠葛,本将会在远东如何动作,因此,白厅所处的两难困境,至少与以前一样严重。国害怕与意大利争吵会诱使希特勒出兵莱茵区,而英国则担忧,特别是在本宣布海军条约无效,并着手无地制造军舰时,与意大利吵闹会鼓动本进一步向亚洲扩张。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英两家的想都是正确的,像以往一样,它们面临的困难是,如何在眼前的问题与具有长远意义的问题之间取得协调。
    
    
    国的担心首先被证明是正确的。1935
    
年,英应允在东北非作对意大利有利的领土调整(《霍尔?
    
赖伐尔协定》),引起了尤其是英国公众的义愤爆发。伦敦和巴黎在两件事上疲于奔命。一方面,它们要忙于应付公众愤怒的情绪;另一方面,它们在私下又得面对他们之所以不同意大利交战的听起来似乎有理的战略和经济原因。而在此时,希特勒做出了选择,命令德军重新占领非军事化的莱茵区(1936
    
年3
    
月)。从严格的军事意义上讲,这对英并不是什么打击。在这时,国不大可能对德国发动反攻。但这进一步削弱了《凡尔赛和约》并意味着《洛迦诺公约》的接近废弃。这提出了一个普遍问题:哪种方式是国际社会能接受的改变现状的方式,哪种不是?由于国际联盟的主要会员国未能制止1935
    
~1936
    
年墨索里尼的侵略行为,此时的国际联盟几乎是威信扫地。例如,不管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还是在1937
    
年本对华的公开进犯期间,国际联盟所起的作用甚微,或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只有当主要的“维持现状”采取果断行动,反对“修改现状”的时候,才能制止或至少是控制住对当时边界秩序的进一步更改。
    
    
    然而,没有一个“维持现状”的认为,以武力相威胁是切实可行的。实际上,正当西斯走到一起时(在墨索里尼宣布罗马―柏林轴心形成不久,1937
    
年11
    
月,德国和本签订了《产国际协定》),它们潜在的对手变得更加专注于事务及不和。尽管美国对本侵华和轰炸美国船“佩奈”号表示不满,尽管罗斯福想采取行动,但1937
    
年却不是罗斯福在海外事务上采取决定步骤的好年份:新的经济萧条打击了经济,国会通过了更为严格的中立案。由于罗斯福所能提供的只有谴责的词句而不是行动,他的政策只能“增加英对美国可靠的怀疑”。斯大林也专注于事务,只是方式大不相同而已。在这时,他的清洗活动和公开审判活动达到了高潮。尽管他谨慎地向内战中的西班牙共和国提供帮助,但他明白,西方许多人厌恶“红衫队”11甚于厌恶“黑衫队”12,而且,苏联被推上线与轴心国公开作战是十分危险的。本在远东的行动、《产国际协定》的签订,也使苏联变得更加谨慎。
    
    
    然而,1936~1937
    
年,在各中,受打击优选的莫过于国。不但它的经济萎缩了,它政治上的分裂也到了如此程度,以致有些观察家认为它已接近内战边缘,而且,在一连串粉碎打击中,它自己在欧洲精心缔造的安全体系,几乎被接近摧毁。德国对莱茵兰的重新占领,消除了以前存在的军可采取进攻来对柏林施加压力的所有可能;正因为国空军变得越来越落后,国此时极易受到德国空军的攻击;阿比西尼亚事件和罗马―轴心的形成,使意大利从一个潜在的盟友,变成了一个不可预料并且具有威胁的敌手;比利时返回孤立状态,打乱了国当时北部边界的防御计划,马其诺防线无扩展(由于费用问题)来填补这段防线上的缺;西班牙内战造成了一种可怕前景,即在国后方,一个西斯的亲轴心国的正在形成;在东欧,南斯拉夫调过头来向意大利靠拢,小协约国看来行将木。
    
    
    在这种暗淡、接近瘫痪的情况下,在张伯伦取代鲍尔温成为首相(1937
    
年5
    
月)后,英国充当了一个关键的重要角。张伯伦关心英国经济和战略上的脆弱,他本人对战争的前景感到惊恐,因而决心通过做出“积极的”奉献,来息主义者的委屈情绪,从而防止欧洲将来发生任何危机。由于他对苏联持有戒心,对罗斯福的“冗词”抱蔑视态度,他感到国外交充满着不妥协和被动、混乱,因而表示不耐烦。他把国际联盟看成接近无效的机构,因此,这位首相便着手实施他自己的以绥靖求得持久和的个人战略。然而,即便在他之前,伦敦对柏林大声鼓噪,要在贸易和殖民地问题上做出让步。张伯伦的“贡献”是,愿意虑欧洲本身的领土变更,以加速对德让步的步伐。与此同时,正因为他从德国身上看到了优选的危险,这位首相才急于与意大利改善关系,以图把意大利从轴心国中分离出来。所有这注定是要引起争论的――特别是它导致张伯伦的外交大臣(艾登)于1938
    
年初辞职,引起了虽为数尚少但不断增多的反绥靖者的批评,还增加了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猜疑。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有力地争辩说,在以往的外交目前,许许多多的大胆举动也都是有争议的。一些欧洲人(但不是大多数)认识到,张伯伦战略的真正缺陷是,希特勒根本不是绥靖主义可以对付得了的,他决意要建立一个新的领土秩序,小范围的领土调整永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虽然,到1939
    
年这个结论开始变得清楚了,而到1940~1941
    
年,这一结论变得更清楚,但在1938
    
年的危机时期,不管是对英国还是对国来说,这个结论都还显得不清楚。1938
    
年春天德国对奥地利的占领,令人不快地证明了,希特勒喜欢不加宣布便采取行动。但是,人们会真正反对把德国人与德国人统一起来的原则吗?如果有人反对的话,它只会加深张伯伦的信念,即在危机把逼到战争边缘和进行战争之前,捷克斯洛伐克讲德语的少数民族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大家承认,苏台德区问题是要引起争论的――同样,捷克斯洛伐克有权维护已得到国际保证的主权,西方想满足希特勒的,在这时看来,更多的是为消极、自私的恐惧所驱使,而不是为积极的理想而驱动――但事实是,此时“元首”才是专享准备打仗的。当武装摧毁捷克的前景已为他在慕尼黑会议上所赢得的英的让步而一扫而空时,他的确十分烦恼。当时的形势是,要打一场战争,必须有两个参战;但在1938年,没有一个愿意反对希特勒。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当时欧洲的军事力量对比并不像形形的绥靖政策辩护者所声称的那样对德国有利,但是,由于西方的政治家和公众都不愿打仗,因此,我们在这里加入旷持久的辩论,争论如英与捷克一道对德作战的话情况将会怎样,这样的争论意义并不大。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慕尼黑会议后,力量对比变得对希特勒更有利。虽然对伦敦和巴黎有利的因素正在增长,如英国的武器产量明显增长,英军事合作更加密切,英国和英帝国自治领的舆论转向支持抗击希特勒,但是,1939
    
年3
    
月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一个重要的欧洲中等的消亡,德国获得捷克的军备、工厂和原料,连同斯大林对西方猜疑的加剧,这不利因素超过了上述对英两国有利的因素。与此同时,纵然墨索里尼出于自己的迫切需要,不会立即与他的伙伴一道介入反西方的战争中去,但张伯伦想把意大利从轴心国中分离出来,防止它侵略巴尔干的努力却失败了(1939
    
年1
    
月)。
    
    因而,当1939
    
年暮春希特勒开始向波兰施加压力时,与过去几年相比,避的可能更小了,而且,一旦战争爆发,英取胜的希望大大减少。1939
    
年3
    
月,德国并吞捷克斯洛伐克“余下”的国土,以及一个月后意大利出兵阿尔巴尼亚这些举动,激起了要求“制止希特勒”的强烈的舆论。在这种形势与压力之下,不得不向波兰、希腊、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提供安全保证。这样把东欧与西欧的命运系在一起,二者密切联系的程度至少是英国从未料到的。但在此时,国军队实行战略防御,英国人则把很大一部分资源用于改进的空中防御,因此,波兰不可能得到西方的直接援助,而且任何间接援助也都将是小规模的。波兰可以得到的专享援助只能来自东方,而且,如果张伯伦对与莫斯科订立协议不热心的话,那么,对于波兰人来说,他们会坚决反对苏联红军进入他们的。由于斯大林关心的是争取时间和避战争,而希特勒所需要的则是迫使西方放弃波兰,这样一来,不管二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如何之大,两个者都对牺牲华沙、达成“交易”抱有长远的兴趣。轰动一时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的公布(1939
    
年8
    
月23
    
),不仅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而且还使对波兰的战争不可避。纵然从当时经济和军事情况看(或许比前几年更明显)应防止,但这一回伦敦和巴黎却不再选择“绥靖”政策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英两国联合一致,反对德国。而且,与1914年的情形相似,一方面英两国海军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另一方面,英国派遣一支远征军,渡过英吉利海峡与军并肩战斗。然而,在其他许多方面,这场战争的战略轮廓与上一次世界大战大不相同,而且对同盟国不利。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不仅没有东方战线,而且,柏林和莫斯科达成的瓜分波兰的协议还带来了两国间的贸易协议。结果,按照两国间的贸易安排,苏联对德国输出的原料不断增加,这逐渐消除了对德封锁本来可以给德国经济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的确,在大战的年里,德国的石油相比其他原料的贮存仍少得可怜,但代用品生产、瑞典的铁矿石和来自俄国的不断增加的原料供应,帮了德国的大忙。此外,同盟国在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