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轮回 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典藏版 财政金融 (马来)沈联涛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十年轮回 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典藏版 财政金融 (马来)沈联涛 新华正版

财政金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7.8 5.9折 98 全新

库存58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来)沈联涛

出版社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SBN9787542670076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476页

字数480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xhwx_1202094100

上书时间2023-08-29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佳作,读懂危机的本质,把握发展的趋势。2.客观、生动、深刻、精辟尽量引用来自不同的个人、官方和公开信息的原话。揭开金融危机的“罗生门”。生动描述了亚洲金融危机演变的各个细节,作者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深刻揭示了危机背后的一些结构、长期和制度成因。说到底,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治理危机。3.精装升级,新增五千字长序,从大历史视角解读时代变局。4.吴敬琏、斯坦利•费希尔、霍华德•戴维斯、刘明康等倾力。

目录:

百年变局(典藏版自序)

第三版自序

第二版自序

致谢

导论

章 分崩离析

第二章 本和亚洲危机

第三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第四章 银行业:薄弱的环节

第五章 华盛顿共识和国际货币组织

第六章 泰国:全球化的业报

第七章 韩国:外强中干

第八章 马来西亚:特立独行

第九章 印度尼西亚:从经济危机到政治危机

第十章 中国: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策

第十一章 中国:龙的腾飞

第十二章 从危机到一体化

第十三章 金融工程的新世界

第十四章 金融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第十五章 全球金融崩溃

第十六章 治理危机

附录一 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大事记

附录二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文献

内容简介: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已步入新全球危机时代。作为亚洲金融的监管者,沈联涛曾亲身参与有关监管政策和国际金融体系设计的重要讨论。在书中,他结合自身经历,力求从发生金融危机的以及解决危机的主要参与者的视角,来还原历史情景和事件,并从制度及其演进的角度,在历史、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导致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种种原因。作者认为,每次危机都是对治理水的一次验。长期可持续的稳定要靠在公司、金融和社会层面上的良好治理。本书还披露了相当多的重要文献,并涉及国际金融界的许多重要人物,他们在历史重要时刻的言行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精装典藏版收录作者新版自序百年变局,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佳作。

作者简介:

沈联涛,现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杰出研究员。曾于1998年10月~2005年9月连续三届担任证监会,并在2003~2005年间担任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1993~1998年间担任金融管理局副裁。2006年受聘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经撰写有关货币及金融领域的文章及著作,包括个人专著银行业重组:1980年代的教训(世界银行,1996年出版)。获英国bristol大学经济学一级荣誉,荣誉学博士;2015年10月,获马来亚大学荣誉博士。

精彩内容:

        1997年6月30快近子夜时分,当我到达崭新的会展中心新侧厅时,热烘烘的雨水把我淋得浑身湿透了。在那里,我们观看穿着得体的白制服的民战士打开鲜红的中国国旗。在会展中心外面,英国皇家快艇不列颠号载着查尔斯王子和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rn),顶着阵阵大风和滔滔波浪,驶离维多利亚港。
    第二天,庆祝活动在出奇的宁静中举行,因为居民开始适应经过156年英国殖民统治后回归中国的形势。三天前,即在6月27,股票市场恒生指数上涨到15 196点的高峰。中地公司的股票在港市称为红筹股或h股,已被普遍看好,股市止跌回升。房价也蹿涨,打破了纪录。即使乐观的预测都未预见到回归中国激发出这么愉快和信心百倍的情绪。诚如中国承诺过的那样,“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然而,世界在悄无声息地分崩离析。1997年7月2,星期三
    1997年7月2星期三早晨4:30左右,泰国银行(bot,即泰国银行)开始打电话向当地和外国银行高管发出重要通告:允许与美元挂钩的泰铢汇率浮动。十多年来,泰铢与美元比价一直是25比1。到这天结束时,泰铢币值在在岸交易中大约损失14%,在离岸交易中损失19%,于是泰国银行要求国际货币组织提供临时援助。
    泰铢与美元脱钩的重要很快凸显出来。我首先想到的是泰铢汇率浮动将对亚洲其他货币带来的压力。我预测港元将成为主要的受冲击目标,其时港元与美元按7.80港元兑换1美元挂钩。作为金管局(hkma)——实际上相当于银行——的副裁,我负责储备金管理和对外事务。当时我正忙于准备国际货币组织和世界银行第52届联合年会,这次年会定于1997年9月17至25在举行。会议期间,全球金融界精英分子将在会展中心济济一堂,庆祝和回归中国。这种场合是不能出任何差错的。我想起前美国卿亨利·说过一句俏皮话:“危机不会发生——因为我的程表已经排满了。”然而我们已经处于金融海啸之中,它将首先席卷亚洲,然后全世界。
    在六个星期前,即1997年5月24,我在曼谷参加了一个重要会议,讨论在1997年7月前已露端倪的泰铢危机。泰国银行邀请“东亚太洋地区银行主管会议”(emeap)这个机构里的银行和货币管理当局的主要来市场投机和保卫本国货币的方略交换意见。我在泰国银行里的以副行长贾雅瓦·维布瓦迪(chaiya’wat wibulswadi)为首的那些好朋友向与会者扼要介绍了泰铢情况。贾雅瓦是一个格文静、办事高效的经济学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受的教育,他用泰文写过几本著作,论述像“小熊维尼”一样家喻户晓的公众热门经济话题,因此享有盛名。会议开得非常严肃,很像作战室里汇报战况和传达指示的会议。
    1997年5月初,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已经预测到泰铢为了帮助本国提高出竞争力而可能贬值。5月8,伦敦广泛谣传5月13之后,泰铢汇率浮动幅度将会扩大。事实上,5月13到15之间,在伦敦和纽约市场上,人们大量抛售泰铢,使泰铢受到了投机的巨大打击。泰国银行呼吁地区银行给予干预援助,它还通过禁止当地银行向外国公司提供泰铢,谋求在境外市场实现流动紧缩。借贷给外国人的泰铢隔夜拆借利率飚升到1 000%~1 500%,据说结果使对冲遭到了高达3亿美元的亏损。
    p26-2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