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敬梓 中国历史 杨波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吴敬梓 中国历史 杨波 新华正版

中国历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8.5 4.7折 18 全新

库存79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波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3200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44页

字数50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xhwx_1202556787

上书时间2023-08-26

语欣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读

一、探花第里少年郎

二、漫漫科崎岖路

三、移家秦淮著外史

四、辞却博学鸿词科

五、儒林自有奇女子

六、水西门外别贤契

七、烹茶煮酒论奇人

八、八生只合扬州死

吴敬梓生简表

内容简介:

吴敬梓(17011754),是我国古代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家声科第从来美”的书香世家,少年聪颖好学;青年时不羁,千金散尽,“乡里传为子弟戒”;多次参加科举,却铩羽而归,渐渐洞悉八股取士的弊病与本质;移家,辞却博学鸿词科试,穷困潦倒,“暖足”御寒,潜心创作儒林外史;游冶并客死扬州,应验了“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谶语。本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以简洁精炼、准确老到的文笔刻画了吴敬梓嵚崎磊落、幽默犀利、乐观豁达、急公好义、学识渊博、见识高远的小说家的形象,描述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命蹇时乖的一生。

作者简介:

雨花杂志社副主编,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少年游,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从乔伊斯到马尔克斯。曾获金陵文学奖诗歌大奖、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三毛散文奖、扬子江诗学奖诗歌奖、诗刊社中国诗歌网“20192020年度靠前诗人”、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学艺术奖等。

精彩内容:

        一、探花第里少年郎
    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的夏天,在安徽全椒城西的襄河岸边,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似红火焰一般光彩耀目。夏蝉持续不断地呜叫,则叫人烦躁不已。
    襄河湾畔的探花第,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婴儿的哭啼声,打破了这里一直保持着的微妙衡。
    这探花第是全椒吴家。从明朝万历年间(1573一1620)开始,全椒吴氏先人吴沛不再专注于农业生产和以医养家的营生,而把精力用在攻读《四书》《五经》上,专研八股文的写作,即以儒立家,以举为业。吴沛多次参加科举试,可屡屡不中,只得一辈子以开馆授徒为生。他颇擅揣摩,悟出一套八股制艺的“金针”,写出了两篇极具技术含量的试秘笈,一篇名为《题神六秘说》,一篇名为《作六秘说》。他坚持不懈,想把他的“真知灼见”都传授给他的几个儿子。二儿子资质稍逊,而长于常事务,吴沛命他专门料理家务。其他四子均专心于举业。老大吴国鼎,明末进士:老三吴国缙,清初顺治进士:老四吴国对,顺治进士,探花及第:老五吴国龙,明末进士。这样,一个以科举成功立世的家族诞生了,时人都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数全椒吴”。其中,吴国对和吴国龙两支人丁兴旺。吴国对一支居探花第,而吴国龙一支则居心远堂。随后,吴国龙的儿子中又有两人中了进士,其中吴呙榜眼及第,心远堂一时又鼎盛起来,一片兴旺发达之景象。有探花,有榜眼,因而吴家也有了“一门两鼎甲,两代六进士”之称。而探花吴国对的子孙没有什么功名了,功名盛者吴霖起仅为拔贡,功名处于全族荣耀优选处、以探花命名的探花时黯淡了下来,人稀草盛,呈现出一派萧索衰败之气。
    这个男孩的出生,为趋衰落的吴国对这一支族人带来了新的希望。长房吴旦只有一子霖起,且吴霖起一直没有生儿育女,长房长孙面临断绝香火的境地。二房吴勖有子三人,其三儿子吴雯延又育有多子,刚刚降临的这个男孩是他的孩子。基于传统的宗族制度,经过商议,把这个刚出生的男孩过继给了长房之下的吴霖起为嗣子,这个孩子将承担起决定这个家族兴衰荣辱的当家老爷的角。
    作为探花第的当家人,吴旦兴奋不已,立即和吴霖起商量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
    吴霖起说:“父亲,单字‘梓’如何?《诗经》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吴梓,是我吴家的良材、的栋梁之才啊!父亲的诗文集《赐书楼集》即将付梓,不正是绝好的纪念吗?”
    吴旦点头说:“不错,但单名‘梓’却有些怪异,我一个秀才,一本微不足道的诗文集面世,有何值得纪念的呢?想你祖父国对公高中探花,受皇上赏识,出任福建主、国子监司业、提督顺天学政,还受恩宠赐书,伴随皇上,加一个‘敬’字如何?为了纪念皇上赐书于我吴家,让孙儿以他曾祖父为榜样,勤耕不辍,将来也高中进士、手摘探花,重光我吴家门楣啊!”
    吴霖起连连点头,说:“父亲说的是。我想为敬梓取一字曰‘敏轩’,取孔圣人‘敏而好学’之意,父亲意下如何?”
    吴旦的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这样,吴敬梓具有了长房长孙的地位,如无意外,他将在族内成为一个享有支配权力的舵主。
    在探花第中,吴敬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祖父和父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嗣父吴霖起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其成长过程中,一直伴随他的不是整玩耍的小伙伴和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更多的则是读书识字,《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幼学琼林》自不必谈。五岁时,吴敬梓进入族中私塾读书,吴霖起便开始有意识地教授吴敬梓学《四书》了,甚至有模有样地作起时文(即八股文)来。吴敬梓天生颖异,记忆力惊人,诗词歌赋常常过目成诵。探花第上下对吴敬梓的未来抱有极大的期望,期望他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p1-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