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运 中国现当代文学 蔡崇达 新华正版
  • 命运 中国现当代文学 蔡崇达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命运 中国现当代文学 蔡崇达 新华正版

30.2 5.1折 59.8 全新

库存816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崇达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69608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68页

字数237千字

定价59.8元

货号xhwx_1202728360

上书时间2024-07-16

梦书轩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开篇

回忆一

层层浪

你们此没有过去, 只有将来

回忆二

海上土

灵感是浮游在海上的土

回忆三

田里花

想结果的花, 都早早低头

回忆四

厕中佛

腐烂之地, 神明之所

回忆五

天顶孔

要么入土为安, 要么向天开

附录

皮囊

后记

天上的人回天上去了

内容简介:

命运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
皮囊里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正是出自命运的主人公,阿太之。命运以九十九岁的她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福建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
全书以阿太的五段回忆,切入时间长河中人们不得不直面的一个个本质命题:
层层浪:你们此没有过去,只有将来——
当原本稳固的活法被打碎,给人庇护的传统秩序被割裂,陷入巨大无常中的一个个单薄的人,要如何活下去?内心的安宁要放置在何处?
海上土:灵感是浮游在海上的土——
羁绊和意义是人心灵的压舱石,当生活的浪头打过来时不至于被掀翻。阿太生命中那些失去了压舱石的人,被命运一个个顺水推舟地带走了。而此时的她,尚只有十六岁。
田里花:想结果的花,都早早低头——
背负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命运预言,她成了亲,有了婆家与丈夫,抱养了孩子。但见过命运的人会明白,命运的激流从未停止,人在其中并不知晓,哪一次告别,是诀别。
厕中佛:腐烂之地,神明之所——
时代的巨浪之下,如何守住内心的清明与信仰?这世上容易的活法,是为别人而活。而如果那人恰好也是为你而活,那么子再苦,也过得像地瓜一样甜了。
天顶孔:要么入土为安,要么向天开——
阿太的故事走到了落幕时分,成了她亲密的旧友。她终是生下了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母亲。这人间她来过,她永不再回。

作者简介:

    蔡崇达,1982年生,闽南人。“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人称“天才达达”,韩寒中的“写作大师”。2016年创办“服装品牌孵化器”magmode名堂。中国新闻周刊前执行主编,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画报智族gq,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皮囊是他的部文学作品。

精彩内容:

    我阿太哪想过,自己能活到九十九岁。
    关于这事,从六七十岁开始,她便早早作准备。
    哪家的老人要去世了,但凡和她稍微认识,她老爱往人家家里跑。拉了把竹椅,坐在老人身边。那老人看她,她便看那老人;那老人想说话,她陪着说话;那老人闭眼,她也打盹。
    她是耐着好奇的,抓着老人好点的时候,要装不经意地问:你知不知道自己要走啊?是不是从脚指头开始失去感觉?会觉得疼吗?
    在其他地方可能觉得这样问很是冒犯,但在我老家,正常到好像去人家家里打圈牌。而那些不久人世的老人,虽然觉得这样烦人,但大部分也接受——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这么干过。
    在我老家,离世真是个技术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俗,老人是不能在自己房子外离开的,也不能在房间里离开。正确的离世有且只有一种:一旦老人确定要离开人间了,得当即要求子孙们把自己的床搬到厅堂正中间——在家里,魂灵才不会走散;闽南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神明,在厅堂里,在神明的注视下离开,魂灵才能升天。
    因此,老人们到了年纪,开始参与侦探赛,聚在一起,琢磨着身体的各种征兆,切磋着各种杯弓蛇影的线索,像在百米冲刺的起跑线旁的运动员,竖起耳朵,随时听命运发出的声。出远门,甚至离自己家远点更是万万不能的,但凡有点的灵感,便要赶紧跑回家来,躺下反复确定看看:是不是它来了。
    这毕竟不是容易的事情,但好像大部分人都是有惊无险安然死去了。也有错得离奇的,比如我家那条巷子入处的那个老人。
    头一次他病恹恹地宣布,自己必须把床挪出来了,有亲友甚至从马来西亚赶回来。一开始当然是哭天地,各种不舍,后来发现好像很有耐心,每个人心怀感激地抓住机会,轮流着追溯他参与过的人生。但给的时间太宽裕了,故事翻箱倒柜地讲了再讲,费上十几天,终还是讲完了,此后,便是无尽的焦虑:怎么还没来?以至于竟然不知道如何相处:老人沉默地躺,亲人沉默地守,守了整整一个月,老人实在躺不住了,他悻悻地,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厅堂里的床上下来,默默走出了家门,蹲在门,抽了烟。
    老人很不服气,惦念着要有一次干脆利落漂亮的。终于,他感觉时间到了,第二次宣布自己要离世了。亲人委婉地表达怀疑,老人笃定得很,自信,甚至有种输不起的恼怒。亲人们万般无奈,老人的床是可以顺着他的意思搬到厅堂的,只是紧闭着家门,讳莫如深,甚至不让邻居的小孩来串门。毕竟万一再没成功死去,又是一桩尴尬事。但,这件事情终究还是悄悄传开了,传开的原因,是小镇上的人又是隔了一个月还看到那个老人,大家心照不宣,知道又发生了一次失败的尝试。
    这种失败,有种莫名的羞耻感,一段时间里,大家见到那老人想安慰,好像安慰一个长得很大至今还尿床的小孩。    老人第三次睡在自家厅堂,依据的倒是亲人们的判断,毕竟老人是肉眼可见地衰弱下去,如漏气的球一般,每隔一个时辰瘪了一点。虽然目标是让老人按照俗标准地离去,但亲友们甚至街坊们,莫名紧张,如同这是老人人生头等重要的一次试或者赛事。
    小朋友下了课,拿着作业往他家里跑。男人们下了工,端着饭碗也往他家跑。大家陪着他,为他鼓劲。这次老人终于成功地离开了,他突然脚一蹬的那刻,大家竟然不约而同为他开心地欢呼,继而突然意识到,人真的走了,才愣愣地坠入巨大的沉默和悲伤中。
    这悲伤真是无处排解,而且夹杂着懊恼和愤怒,办葬礼的时候,有人还是越想越不舒服,拿着香对着他的照片抱怨:谁让你离开得这么不专业,害我们都无法好好地告别。这种抱怨在即将送老人入土时达到顶点。祭祀的师公说:吉时已到,入土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