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记 散文 费孝通 新华正版
¥
39.7
6.8折
¥
5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9429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00页
字数123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xhwx_1202206044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费孝通作品精选(12种) 茧 江村经济 禄村农田 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中国士绅 留英记 美国与美国人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学文选 孔林片思:化自觉 师承补课治学(增订本)
目录:
雾里英伦(1945)
重访英伦(1947)
《工党一年》译者序(1947)
工党两年(1947)
英国的改组(1947)
传统在英国(1947)
留英记(1962)
英伦杂感(1982)
英伦曲(1986)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费孝通关于英国的札记和随笔选编,时间跨度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作为留英归来的学者,费孝通学术思想和人生经历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与英国密切相关。这些札记和随笔广泛记录了一个非西方的知识分子对英国社会、人情、风物、政治的观察,其中不乏人类学比较的眼光。比如1946年底,费孝通应邀去英国讲学,其间,以“重返英伦”为名写下系列文章,开头的一句话“这是痛苦的,麻痹了的躯体里活着个骄傲的灵魂”,浓缩了他对二战后英帝国瓦解时刻的体察与速写。作者以有英国“eay”之风的随笔形式观察大英帝国的历史命运、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实验、组织的式微、英国精神的坚韧、乡村重建希望的萌芽,以及立宪、议会政治和文官制度等,尤其敏锐地洞察了英美两大帝国的世纪轮替和“美国世纪”的诞生,读来,尤让人叹服作者的宏阔视野和历史预见力。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1933年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1935年于清华大学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民族学院副院长、学院学部委员、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会学会会长、中国同盟会、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荣誉奖。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行行重行行人的研究在中国等,群言出版社编辑出版费孝通文集16卷,内蒙古出版社编辑出版费孝通全集20卷,著作等身,在外影响深远。
精彩内容:
雾里英伦
偶尔也常常想起伦敦:不是花草,是雾。多年没有浸染着伦敦的雾,生疏了的老友,想起了怎能不觉得若有所失?
雾到处都有。每天早上,推门出呈贡山头的默庐,东边一抹淡峰,沉拥在白蒙蒙的雾海里;望着,不自喜:娇懒的山冈,比我还贪睡。独醒之感,有时也使人难受。伦敦的雾不是这样。去年在北美诗家谷过冬,不敢早起,早起了出门,四围在朝阳里发黄的尘雾兜着我,扼着脖子,不咳出,会窒息;想咒诅,出不出声。若逢有事,等不得雾散了才上街,手帕按住嘴,急急忙忙,两步并作一步走,沿途有什么也不会勾留住我。不熟悉我的,不知道我鼻子有毛病的,定会笑我:岂俗之移人哉,半年不到已涂上花旗彩!伦敦的雾不是这样。
想起:初到伦敦,已属深秋。黄昏时节,晚雾方聚。车过海德公园,冈野树,棱角隐约,游人憧憧往来其间,黯淡难辨。到客寓里坐定,侍女容笑相问:“伦敦怎样?”我茫然不知所答,“我见了伦敦么?”——是的,人岂能貌取,外表上修饰的不是暴发,也是轻薄。摩天的高楼,突兀的华表,给人的是威势,引起的是渺小的自卑。谁甘心当?尊严屈辱了,跟着的是虚妄的自大。雾里伦敦掩没着她的雄伟,是母亲的抱怀,不是情人眼角的流盼。
深藏若虚,靠了雾。不明白英国人的,也许会觉得英国人城府太深,太喜藏;一见之下,似乎有着相当距离,捉摸不定他的,真如我初次在雾里过海德公园一般,茫然不知怎样去描述我的印象。记着:雾并不能隔绝你和冈野树相接触,和往来人士相交谈。等你走近时,不但隐约模糊之感顿然消失,而且,我是这样觉得,在雾里看花,才能对每一朵花细辨它的姿态和泽,雾把四周分散我们视线的形形淡淡的抹上了一层薄幕,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注意也会因之集中,若你在雾里还是睁着眼,你有机会时不妨试试,你决不会感觉到疏远,隔膜,空虚;在你身边的会分外对你亲切。雾把我们视境分出了亲疏,把特殊的个衬托得更是明显。你可以在清晨立在山头望着眼前起伏的山丘。靠了朝雾,不但峰峦层叠,描出了远和近,即是山上的一树一木,万里一碧的晴天所不易瞩目的,也会在雾层上端孑然入眼。黑夜所搓混的距离,雾把它分出层次岗位,强烈的阳光所拉了的个,雾把它筛滤出棱角姿态——会交朋友的喜欢英国人。
英国人重个,讲作风。一个作家的文章要写到不用具名一望而知是出自谁人的手笔。一个人远远走来,不必擦眼镜,端详眉目,只要窥着一眼,步伐后影里注定了必是某人,不可能是别人。张伯伦的洋伞绝不能提在别人手上,丘吉尔的雪茄谁衔了也那股神气。英国卡通的发达,岂是偶然?low只能生长在英国,也只有在英国能编得出punch杂志。英国人是在雾里长大的,雾里才能欣赏个,雾里每个人才必须讲究作风,喜好雾的人才能明白英国人。
雾叫人着重眼前,这是不错的,很少英国人高谈多年计划,隔着一层雾,你有什么兴致去辩论10尺以外的天地?有雾的天气,地面也不会干燥,滑溜溜的,看得太远,忘了鞋底,一脚高,一脚低,不翻身得说是侥幸。眼前的现实是每一个雾里走动的人所不能不关心的。英国人是短见的么?不然。在黑夜里摸路的人,失足跌人深沟里,会爬不起来,我们怪不得他,他看不见深沟,跌下去不是他错;雾不是黑夜,每进一步,眼前展开了一层新的现实世界,每步都踏得实,当他举步前进,过去的渺茫已经化为具体,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世界,如果出事,怪不得别人。走惯了雾路的人,对于前途有的是警觉和小心,决不能是虚妄。拿破仑,希特勒不会是英国人。大英帝国是几百年雾里积成的版图,若是要瓦解,也不会在丘吉尔一人手上。英国的可以保留皇帝,英国可以跟着主教在十字架前祈祷前线胜利。说是保守罢,当然。他们的回答是:没有必要,何必更张?大上课还要披道袍,多麻烦?可是披着的道袍并不挡着显微镜,并不遮住耳目,听不清教师的宏论,何必要连袖子都卷起,烧了道袍才甘心呢?雾里长大的人,不怕改变,可是明白改变也有多余乏味的时候,保守不是顽固,死硬;进步也不是时髦年轻。
雾里行路的人才明白可靠的只有自己,你踯躅在艰难的道上,举目是白漫漫的一片,也许朋友并不远,可是你不能拿稳了说在你困难和危急的时候,有人能看见你的失足,听见你的呼援;更说不定,咫尺之间有等待着你的敌人。英国的国运的确不是个骄子。小小的孤岛,四面是恶浪汹涌的海洋,和大陆相隔不过14英里,可是这遥遥可望的海峡,却是天下稀有的险道。岛上的生存倚于的供给,他们的安全也寄托在这多事的水面。若是英伦已经很久没有被侵,那不全是靠了盟友的代守代攻。每次有战争有一个援军不及,自力撑住的危期。靠自己,靠自己;处危能安,履险为夷,从容沉着的劲,我不知道多少是在雾里养成的。
笼罩在雾里的英伦,雾不消,英国人的格大概也不会变。你要认识他们,你得在雾里走走。
我曾问过昆明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特价新书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