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逼近 散文 新华正版
王志“质疑式”访谈的经典作品,新闻人物和重要事件见证者的实录,30年媒体生涯的心血之作。钟南山、冯骥才、李肇星、廖祥忠、赵化勇、陈文申、徐泓、吴岩等近200位业界学界大咖、媒体人都在读!首批购买者
¥
32.9
4.8折
¥
6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作者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27745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48页
字数36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2174132
上书时间2023-08-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目录:
序一质疑是一种思想方式冯骥才001
序二质疑的底钟南山004
序三初心如炬情怀依旧赵化勇007
序四见证历史汲取力量陈文申012
序五采访课是传媒人的必修课015
钟南山专家直言001
恐惧来自对疾病的无知,首先要尊重事实,而不是尊重。
袁隆谁将养活中国023
要威风做什么,我不要威风,谦虚一点好。
杨振宁大师别传048
人生里头每一个转折点我都占了很大的便宜,很少有人能有我这么幸运。
黄永玉大宅门的故事069
人生嘛,不要到处找意义,哪能每一样都有意义。
杨利伟飞天圆梦093
可能你坐在飞船上,这一刻点火了,你去执行任务了,你才确定,这是我在执行任务了。
姜文我和电影116
质量,这才叫大片。
李安理智与情感134
如果我有选择的话,我不会从事这种没有安全感的职业。
金庸笑傲江湖157
实际上我酒量不好,不会喝酒,所以我发泄一下,希望有这样一个人可以喝酒,一杯一杯地喝下去。
罗大佑情歌与手术刀180
当一回头可以唱一首《东方之珠》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写了那个歌。
郎朗钢琴家202
我抱着那个小哭,我说小对不起,我再也不摔你了,又亲又搂地给那个小梳毛。
成龙我是谁224
不是我气长,我懂,我从这个中间学,我懂怎么去“死”。
水均益前沿故事246
别叫战地记者,我是记者。
姚明“菜鸟”的赛季268
这不是一门学问,这是一项技能,是你必须掌握的东西。
默多克中国引力291
有的时候要走向成功,要建立事业,需要时间。
章孝严回家之路312
在我心里,他是人超过他是我的父亲。
冯骥才民间守望者330
民间的保护,知识分子有责任。
余秋雨苦旅348
你有多高,阴影有多长。
你樊锦诗敦煌守望者370
放在我的位置上,我应该为敦煌负责,为敦煌研究院负责。有多高,阴影有多长。
明正彬卧底传奇391
干任何职业,你要信守职业道德,你要对工作专注,你肯定得有奉献和牺牲。
李昌钰当代福尔摩斯406
我能做到的是讲证据,用科学的方破案。
后记王志426
内容简介:
故事是质疑逼近的可贵之处。全书分为采访者简介、作者札记、采访实录三部分组成,精选了20位颇具代表的人物,既有“医食无忧”组合钟南山、袁隆,又有大师杨振宁、黄永玉,还有敦煌守护者樊锦诗等。那些剑拔弩张、高潮迭起的采访实录引人入胜、发人深省。那些珍贵的节目原始场记,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当时的中国和。质疑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质疑在王志这里,远远不是一般访谈的问询。他把大众的关切与自己的思都化为质疑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让访谈对象作出解答。透过本书这些经典的采访实录,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到他为何质疑、如何质疑,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生动的社会图景和人物群像。大咖:质疑在王志这里,远远不是一般访谈的问询。他把大众的关切与自己的思都化为质疑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让访谈对象作出解答。近二十年王志的长篇人物访谈多达千余,各类新闻人物泛及社会方方面面。由于他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触及深刻,从而给这一时期的会留下了一个饱满又鲜活的横断面。无论从社会学还是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一笔文献的财产,都有研究价值,值得重视。——冯骥才有名作家,画家,学者,中国文联原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记者是另一类医生,他们是给社会听诊号脉的一群人,我与王志惺惺相惜,大概也因为我们的职业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都要尊重事实,不能说话;再有,都要敢于质疑。透过本书这些经典的采访实录,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到他为何质疑、如何质疑,同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生动的社会图景和人物群像。——钟南山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当年,王志的这些访谈角度新颖、观点深刻,及时、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解答疑问。如今,这些故事以文字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从这些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从作者理思辨的回忆与结中,我们得以感受到新闻的分量。王志甘心情愿系统地将自己的价值巨大的采访经验倾囊相授,这套关于采访的图书必将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鸣。——赵化勇电视台原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故事是质疑逼近的可贵之处。即使是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新媒体时代,本书也是让人坐得下来、读得进去的佳作。那些剑拔弩张、高潮迭起的采访实录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这部鸿篇巨制凝聚着作者太多的心血。那些珍贵的节目原始场记,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当时的中国和。而作者精心撰写的札记则涵盖了他对新闻的解读,对采访的揭秘,以及对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的思与感悟,可谓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采访台前幕后的惊喜之门。——陈文申时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这套“采访系列”丛书一如作者王志本人那样特别,是一套理论与实兼具的采访教材,视野开阔,文笔生动。这套书来源于鲜活的工作实践,淬炼于严谨的学理论证,对于传媒工作者以及未来有志于投身传媒事业的青年学子而言,精读这套书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采访认知,掌握实用的采访技巧,树立正确的采访价值观。这套书将在学界、业界乃至社会各界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王志,湖南人。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第三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院特殊津贴。多年从事新闻采访工作,多次获得靠前相关奖项。被誉为“职业记者”标杆和优选的电视新闻采访记者之一。曾任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兼云南省新闻办副主任、传部外宣办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主持工作)。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精彩内容:
札记
钟南山之于我和那期《面对面》之于他,在隐隐中有微妙的共同点。
我觉得,倒未必是《面对面》这期节目给他带来了什么,虽然《面对面》确实改变了钟南山的人生,确实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但是钟南山似乎应该是这样,《面对面》只不过是把这些东西呈献给大家。而我如果没有采访钟南山,或许人们想到的是我本来的样子,但提起王志,提起《面对面》,人们或许首先会想到,下一个是钟南山。
没有“非典”,钟南山也许退休了。没有《面对面》,钟南山也许不会成为后影响力和话语权那么大的一个人物。
但钟南山来说,即使他退休了,即使他没有这样如雷贯耳的名声,他一样不会去做违背本心的事情。我有时候在想,是《面对面》的机遇好呢,还是钟南山的机遇好呢?可能我们这个、这个行当里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只是他们没有找到机会和节点为人们所知。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让人们想起并深深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他还是像17年前一样,在危险关头挺身而出,说真话,做实事。这一次有更多的人相信他、尊敬他甚至崇拜他,他确实也值得人们信任和尊敬。站在回顾当年的采访,会有一种“历史惊人的相似”的感慨。在无数的偶然之中,有些事是必然的。
钟南山给我的印象几近。
我们的联系人介绍钟南山时说,他每天都要看很多门诊,不管我们来不来都是这样。他是很非常不错的院士,呼吸内科的一把手。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钟南山每次给病人看病时,他都要把听诊器捂热再看。我们很感动,觉得他很了不起,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人之常情。
钟南山很朴素。十年过去了,他邀请我去大连参加他们呼吸道系统的年会,他依然健朗善谈,穿的衣服也还是十年前穿的。
钟南山也很有魅力。八十多岁了,你看他游泳时的照片,很健壮,他以前学校的很多跨栏纪录都还是他保持的。
钟南山更是称职的。本来到2003年他应该快退休了,但来了“非典”这个事,他似乎又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春”。但他坚决拒保证他个人的过度包装,我们想采访他的爱人,他坚持不让他爱人出镜,也很少谈职业之外的事情。
朴素、真实、勇敢、称职、有魅力。这些形容词随便选一个加诸一个人身上都是很好的评价,但一个人能担得起这所有,不简单了。我想不管是男是女,是年老的还是年少的,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都会尊敬钟南山。
他受尊敬不是因为他是非常不错,而是因为他说真话。或许有他这个本事的人不止他一个,但别人不有他这个胆量,有的人有这个胆量,但不有本事。
所以我说钟南山是一个几近的人。
有的人可能觉得他话说太多了,老能在电视上看到他。那我要反问了,他哪句话多了呢?现在所有人都去问他。雾霾也问他,计划生育的事也去问他,他已经从一个专家变成一个公知了。社会需不需要公知?需要。而且在这个社会,你不占领这个话语权会有别人占领,你不说有别人来说。换成别人的话,我可能还是觉得钟南山是可信的。
从“非典”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钟南山十几年来的表现依然优异,像他前几十年在他的专业领域树立起的形象一样,像他学生时期参加业余活动、体育运动一样,同样出。
“非典”过后,社会给钟南山很多形式上的赞誉,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这个理事那个委员,但我更愿意穿透这些去看一个真实的钟南山。真实的钟南山不在意这些虚名。除了“感动中国”,其他的奖项他都没有到现场领取,甚至“感动中国”都是我还有台里很多人好说歹说才将他劝来的。
真实的钟南山是有情有义的。“非典”其实是肺炎,钟南山是管肺部的上半截——呼吸道。但是事物都是有关联的,sars(重症急呼吸综合征)病毒必须通过呼吸道才能进去,也是他接触“非典”的个病例。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他还把标本拿到去化验、研究,没有虑过自己的安危,只是耿直地认为,这个病应该这么研究、这么做。
钟南山也是有委屈的。传说他自己好像也感染了,在家里一直输液,但他不愿意和别人说。出去吃饭,餐馆也不欢迎——不管你多无私,你到我们这儿来吃饭影响我们生意,我们不欢迎你。不可能没有委屈的时候,但他是一个隐忍的人。或许“隐忍”说得不对,他其实是一种“大丈夫”的风度。
采访钟南山,我们做了很久的工作。他开始不大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当时的广州还是“非典”的战场,他没有时间,天天看病。不过换一种思路,如果当时他真的能停下来配合我们的采访,那他不是钟南山了。
他问我们:“你们想采访什么啊,你懂不懂啊?”我说那您去哪儿我去哪儿,我跟着您工作。他说,那我去重症监护病房你也敢去吗?我说那当然敢,您天天去,我有什么不敢?他一瞥眼看我,没见过这样的记者。后来他开个玩笑说:“行,你和我去吧,我们现在有经验了,万一感染了我给你优选的照顾。”
虽然是玩笑话,但说明当时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