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 外国文学名著读物 (英)毛姆 新华正版
一本庸生活告别书,文艺青年!村上春树、《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一致推崇!
¥
10.6
2.5折
¥
42
全新
库存79件
作者(英)毛姆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7471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18页
字数265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xhwx_1202116526
上书时间2023-08-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特价新书
- 商品描述
-
主编:
"1.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探寻人生价值的书。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2.文艺青年!村上春树、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一致推崇!3.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4.我们用尽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在不同的选择中,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5.知道自己不想过怎样的生活,容易。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并且义无反顾地投奔它,需要极大的勇气。6.毛姆经典著作,未删节完整全译本!文艺青年的梦想之书,献给为梦想奋斗的你我!7.毛姆三大代表作之一,入选50部灵经典一个普通人寻找信仰的人生传奇,追求真正生活的刀锋上的行者。刀锋文字如犀利的刀锋,闪电般划过混沌的暗夜,将物质与思想世界的边界照得雪亮,剥离出人生千疮百孔的本质——既欣喜又悲伤,既崇高又堕落。"
目录:
《刀锋》无目录
内容简介:
一战期间,飞行员拉里结识了一名爱尔兰战友,对方为了掩护他面牺牲。面对战友冰冷的尸体,拉里次对人生产生了怀疑:“人在死的时候,真的死得很。”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进入大学完成学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朋友的死让拉里开始重新思生命的意义。他离开了未婚妻,拒绝体面的工作,抛下了,开始遍历世界,踏上追寻之路
作者简介:
"毛姆(w.s.maugham1874—1965),英国“故事圣手”,20世纪拥有极多读者的作家,玩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的“三栖作家”。一生热爱旅行和自由,为写作积累素材。作品取材广泛,洞悉人,文笔质朴,脉络清晰,人物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代表作有月亮和六便士刀锋人生的枷锁等。"
精彩内容:
章
一
我以往动笔写小说,从未如此犹疑不定。我将本书称为小说,只是因为我找不到别的名字称呼它。我没有多少故事可讲,也不会以死亡或婚姻来收场。一死百了,死亡是故事的大结局,而婚姻也能使故事圆满收宫。老于世故的人昧于事理,才会瞧不起传统上所谓的大团圆结尾。老百姓自有健全的本能,认为有了这样的结局,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和女,不论经历多少悲欢离合,终于得以聚首,便实现了他们传宗接代的生物功能与兴趣。可是我会让读者悬于半空。此书写的是我对一个男人的回忆,我跟他是时隔很久才会有一次近距离接触,在分手期间,我对他的遭遇知之甚少。当然,我发挥一下想象力,便足以合乎情理地填补空白,使我的叙述连贯一致;但我不愿这么做。我只想记下从亲见亲闻中了解的情况。
多年前我写过一本小说,取名《月亮和六便士》。那本书中我写的是有名画家保罗·高更,我利用小说家的,设计许多情节,来描绘我创作的这个人物。创作的依据,只是我对那位国艺术家生事迹的少许了解提供给我的联想。写这本书我却不愿如炮制。我不会做任何虚构。为了避在世者感到难堪,我为在这个故事里扮演角的人自行设计了姓名,我还另外花了心思,确保没人能识别他们的真面目。我写的这个人没什么名气。他很可能永远都寂寂无名。也许在他行将木时,他的尘世之旅所留下的痕迹,不会多于投石于河水时在水面留下的涟漪。所以我这本书,如果终究有人读的话,只是因为它可能拥有一些内在的趣味。也有可能,他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他格中异乎寻常的力量与美好,会对他的同胞施加不断增强的影响,使得大家在他辞世许久以后,或许会认识到,在这个时代出过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到那时,我在此书中写的是谁,会大白于世,那些想对他早年生活至少有所了解的人,可以从此书中多少得遂所愿了。我想我这本书,在其得到公认的范围内,对我朋友的传记作者而言,会是用得上的资料。
我不想哄骗读者,说我记录的对话,可以当作逐字逐句的实录。我从不记录人们在这个场合或那个场合说了些什么,但只要谈话与我有关,我的记忆力是可靠的,虽然我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这些交谈,但我相信表达的意思不会走样。我刚说过我不做任伺虚构,现在我想把这个声明改一改。我采取了自希罗多德时代以来的历史学家惯用的擅自主张,把我本人没有亲耳听到也不可能听到的讲话,通过故事中那些人物之说出来。我这么做的理由,跟历史学家一样,都是为了活跃场景,使之逼真。那些交谈,如果只是记流水账一般转述出来,可读差了。我希望自己的书写出来有人读,我想,设提高作品的可读,是站得住脚的。聪明的读者自有慧眼,很容易看出我在何处用了这种手,并且接近可以不用理睬。
我动笔写这本书时忐忑不安,另有一个原因,即我描写的人物主要是美国人。了解人是很难的事情,我认为除了本国同胞以外,所有人都是无真正了解的。男男女女不仅仅是他们本身,还是他们出生的那个地域。是他们在其中蹒跚学步的那座城市公寓或那个农场,是他们在孩提时代所玩的游戏,是他们偶然听老太太讲过的故事,是他们所吃的食物,是他们所上的学校,是他们喜爱的体育运动,是他们阅读的诗章,是他们信仰的神灵。所有这,使他们成为现在这样,而这不可能通过道听途说能了解,你只能通过亲身经历才能懂得。你只有变成他们本身才能懂得。由于只能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不同国度的人,所以你很难在书页之间可靠地将他们描写出来。连亨利·詹姆斯那么眼光敏锐、心细如发的观察家,虽然在英国生活了四十年之久,也未能创作出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入。至于我自己,除了几篇短篇小说外,从未试图描写本国同胞以外的人。我在短篇小说中冒险逾越雷池,是因为在短篇小说里处理人物时可以粗放一些。你给读者画个大致的轮廓,让他们去填充细部。有人会问,既然我能把保罗·高更变成英国人,为什么不能将本书中的人物如炮制呢?回答很简单:我办不到。我一改,他们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不敢冒称他们是美国人自己眼中的美国人;他们是英国人眼中所见的美国人。我没有试图重现他们讲话的特。英国作家试图重现美国人讲话特时造成的乱象,跟美国作家试图重现英国人所讲的英语时造成的乱象是旗鼓相当的。俚语是个大陷阱。亨利·詹姆斯在他写的英国故事里老是使用俚语,但从来不如英国人用得那么地道,所以他非但没有取得追求的对话效果,还动不动令英国读者受到难过的惊吓。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