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下说书 银鱼集 汇编本 散文 黄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榆下说书 银鱼集 汇编本 散文 黄裳

散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7.5 5.2折 92 全新

库存7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裳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33289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688页

字数390千字

定价92元

货号xhwx_1202703378

上书时间2022-11-02

梦书轩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榆下说书

书的故事

古书的作伪

西泠访书记

谈“善本”

谈“题跋”

谈“集部”



书痴

祭书

再谈

《鸣凤记》

残本·复本

陈圆圆

杨龙友

插图

……

内容简介:

黄裳集整理了黄裳先生毕生著作,展示黄裳毕生辛勤笔耕的多方面实绩,黄裳集分创作卷、古籍研究卷、译文卷和书信卷四大部分,将作者生前已出版各书,大致按出版时间先后分门别类编入各卷,是目前黄裳先生全面的作品集。本卷包括黄裳先生创作的散文集榆下说书银鱼集。榆下说书:黄裳的散文集。本书收录了他的经典作品,举凡山川风物、历史人事、清雅书话、珍本题跋等,无不历历如绘、情理交织、文采斐然,反映了作者作为当代华语文坛散文大家的丰厚学养、卓著才识和灿然妙笔。值得一阅。书中收录了书的故事古书的作伪西泠访书记谈"善本"谈"题跋"谈"集部"谈书痴等经典篇章。银鱼集:黄裳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他的经典文章绝代的散文家——张宗子关于张宗子关于余淡心余淡心与金陵关于吴梅村咏怀堂海滨消夏记等。本书是黄裳先生散文的合集,包括榆下说书银鱼集。书中文字是黄裳一以贯之的浪漫而感伤的格调,亦颇有魏晋名士的风流意味。黄裳的字里行间文史兴会,意聚笔端,仿佛不经意的撷引和联想,却能让人随着他的脚步品味山河古今、人文风情。黄裳先生的文学成直追五四以降的周氏兄弟,在历史与现实、个人风格与文学传统的撞击中,迸发出迷人的光彩。正如评论者所说:“读黄裳,像在世事纷繁人声喧嚣的闹市里,看见一位名士款款而行。”

作者简介:

黄裳,原名容鼎昌,1919年出生,山东人,曾在南开中学和交通大学读。1943年至1948年间,黄裳先后读校园、出任美军翻译,奔波于成都、昆明、印度等地。后定居上海至今,任文汇报记者、编辑、编委等职。黄裳在散文、戏剧、新闻、藏书等领域均有建树,与梅兰芳、巴金、郑振铎等名人相交甚笃。著有锦帆集妆台杂记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金陵五记银鱼集榆下说书等。

精彩内容:

        书的故事
    从小喜欢书,也从很小起开始买书。对于书的兴趣多少年来一直不曾衰退过。可是六年前的,身边的书突然一下子失了踪,终于弄到荡然无存的地步了。当时的心情回想起来也是很有趣的。好像一个极大极沉重的包袱,突然从身上卸了下来。空虚是感到有些空虚的,不过像从前某藏书家掉宋版书后那种有如李后主“挥泪对宫娥”似的感情倒也并未发生过。我想,自己远远不及古人的淳朴,那自然不必说;连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书,似乎也大可怀疑了。
    近,这些失了踪的书开始一本本又陆续回到我的手中,同时还发给我一本厚厚的材料,是当年抄去的书的部分草目。要我写出几份清单来,然后才能一本本的找出、发还。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面对厚厚一本残乱、错讹的草目,灯下独坐,慢慢翻阅,真是感慨万千。每一本书的名目,都会引起我一些回忆,述说一个故事。它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经历了怎样的周折才到了我的手中。自己曾经从中得到过怎样的知识,据以写过什么文字,获得过怎样的悦乐,……这样的故事,如果一一回忆,写下,那将是另外一本厚厚的有趣的书。当然,有趣也只是我自己觉得有趣,在旁人看来到底怎样,那可一点都没有把握。
    如果说多年来从买书中间曾经有过一些经验的话,自然也可以这么说。这种“经验”,是否对的读者还有什么用处,倒是值得虑的。如果只是搬出一些“掌故”“趣闻”,虽然也多少会有些资料价值,但到底过于无聊了。书店里已经很难看到线装书,如果按照这些“经验”企图加以实践,那也不是笑话。因此,我不打算写什么“书林清话”之类的东西。此外,我开始买书时,本来是以搜求五四以来新文学书为目标的,不过后来不知怎样一来,兴趣转向线装旧书方面去了。旧有的一些新文学书的“善本”也陆续送给了与我有同好的朋友。因此这里所谈的大抵以买线装书的“经验”为主。
    说起“经验”,其实也是凡无奇的,甚至有些可笑……也说不定。我首先想说的条“经验”是,如果希望买到好书,在过去,只有肯出善价才是专享的办,其他种种门径,说来说去都是无效的。
    如果说这也算是“经验”,在有的朋友看来,是不过于可笑而且沾染了浓重的铜臭气味了。这样的话,连过去以附庸风雅为要旨的达官大贾也不肯说出来的。然而它却是实在的,没有子想。
    我过去曾经一直不肯相信这一条,而且事实上也无照办,因为我毕竟不是达官、大贾。我倒是一直跑小铺、逛冷摊,希望能有好运气,会遇见什么宝贝。不过实践的结果是,巡阅书摊二十年,好像只买到过一册较中意的书。那是王国维的诗集《壬癸集》,薄薄一本,开本却很大,用的是本皮纸。这是王国维住在本时用古江州木活字所印。书中有墨笔小楷校字,是王观堂的亲笔。估计这书是他送给况蕙风的,因为卷中有蕙风的儿子又韩的印记。不知怎样流落在地摊上了。除了这本书以外,好像不曾从摊上买到另外什么好书过。
    事实上所有比较好的书,毫无例外,都只能从书店里得来。有一次我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张宗子(岱)的手稿《史阙》以及康熙原刻的《西湖梦寻》,不禁为之激动了。书店主人告诉我这些书是从浙东山中收来的,是张氏家传之物。说得也真历历如绘。没有办,只好预支稿费,多方设,终于买到手中。等我捧着书又路过书店前街的书摊时,才知道这些书原来睡在这里的地上。是被书店发现了买去的。什么浙东山中云云原来不过是书店老板创作的美丽的故事。
    这件事给我颇深的印象与教育,从此逛地摊时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好兴致。
    我还有一次难忘的经验,是买到了崇祯刻的《吴合编》。这书按照的标准,是要列入“善本”书目的,但实在也算不得什么孤本秘笈。少具规模的图书馆大抵都是有的。不过我所遇到的一部却不是常的东西。这是初印的本子,项南洲、洪国良这些徽派名手的木刻插图,真是锋棱毕现,飘举的衣袂的线条、人物眉眼的细部刻画都清晰生动,和画本几乎没有区别。那张棉纸蓝印的封面,附有朱印牌记,起着三百年前出版广告以及版权叶作用的扉页也完好地保存着。这种印本,是连“四部丛刊”续编的底本也是望尘莫及的。看书上的藏印,知道是九峰旧庐王氏的旧藏。当年此书从杭州出现,郑振铎曾与王授珊争购。后结果不问可知,教授当然不是盐商的对手。为了此书,我除了付出一笔现款,还贴上装了两部三轮车的线装书,这中间不少是明刻和清初刻本。这件事很快为书店中人哄传,认为我是干了一件“蠢事”,也算是一桩“豪举”。这以后他们有了好书希望让我看到,虽然那结果是看得很多而买得甚少,但为我提供了极好的学机会,却是不容抹杀的。
    这两个小故事都发生在中华共和国成立前后那段子里。当时,书坊的景况很不好,几乎连维持都困难。旧书又大量从乡下、城镇流出,优选的出路是进人还魂纸厂。一个常到浙东收书的老店员一次向我叹气,说他在某地看到一大批旧书被当作爆竹的原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