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港 中国历史 编者:交通出版社|责编:刘君 新华正版
  • 中国港 中国历史 编者:交通出版社|责编:刘君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港 中国历史 编者:交通出版社|责编:刘君 新华正版

10.8 3.9折 2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交通出版社|责编:刘君

出版社人民交通

ISBN9787114128660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84页

定价28元

货号732_9787114128660

上书时间2024-06-26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集 长河帆影
第二集 疾风浩荡
第三集 秣马厉兵
第四集 时势英雄
第五集 远航之望

内容简介:

中国港采取文献与纪录相结合的人文情怀的叙述方式,将世界港和中国港的梳理置身于大历史的纵深之下,遴选精要,对比解析。全片共五集:靠前集长河帆影、第二集疾风浩荡、第三集秣马厉兵、第四集时势英雄、第五集远航之望,介绍了纵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百多年的历史.以中华民族和世界的融合与为线索,用靠前化的视角,从港历史、港、港贸易、港科技、港与城市等方面,重点诠释中国港专享的文明及其令人瞩目的成。中国港与电视纪录片中国港配套出版,是各界群众认识港、了解港的一个窗。

精彩内容:

    这是2015年盛夏的一个午后。中国宁波舟山港引航员宣晓东登上了“地中海纽约”号货轮。
    “地中海纽约”号货轮是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全长399米,可装载1.9万个标准集装箱。从宣晓东站到驾驶台上的一刻起,这艘巨轮的指挥权便掌握在他手中了。他镇定自若地用英语下达着舵令和车钟令,指挥着这条巨轮行驶过台风之后浑浊的东海海面。
    黄昏来临,“地中海纽约”号货轮稳稳地停靠在了宁波舟山港四期集装箱码头。
    此后的8个小时里,1320个集装箱将被装上这艘货轮。
    次早晨的7点30分,“地中海纽约”号又将出发,它的下一个停靠地是中国葵涌码头。
    在地球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海洋占据了71%的面积。
    从远古时代起,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一直把目光望向远方,想象着在大海的那头,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港是陆地与海洋的交汇处。从陆地走向海洋,验着人类的勇气和智慧。我们的先辈曾经驾驶着简陋的船舶义无返顾地驶向海洋深处。因为他们知道,在彼岸有未开发的疆土,有财富和宝藏,有梦想和希望。
    波澜壮阔的世界海洋贸易史和海洋物流史,是人类文明史中充满激情的重要诗篇。
    港既是人类远航梦想的起点,也是他们纵横四海的见证。
    这里是宁波中国港博物馆。
    这座占地面积78亩的现代化建筑是我国目前规模优选、等级优选的综合型大型港专题博物馆,是传承港历史、港的基地。
    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中国港古老的遗迹,也能回望中国港曾有的璀璨辉煌。
    在这里我们还能够清晰地看到由一个个港串联而成、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与欧亚陆上丝绸之路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道路。千百年来,“和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早已成为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共同享有的宝贵遗产。
    在后世的史学家看来,海上丝路曾是近代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及大航海时代兴起之前,重要、繁忙的贸易通道。
    无计其数的丝绸、瓷器、茶叶、典籍等循着海路输往西方,而香料、明珠、宝石、等则乘海船来到中国。
    从南海到阿拉伯海,从西太洋到印度洋,从东南亚到西亚、非洲,、印度人、爪哇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非洲人以及他们信奉的、教、都曾在这条繁荣的航线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在唐、宋、元和明朝前期,中国东部沿海的许多港都是海上丝绸之路活跃的始发地,其中尤以广州、泉州、宁波为有名。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痕迹在市内至今仍依稀可寻。广州的光塔路原处珠江河畔,据汉书记载,光塔路与今流花湖公园是广州重要的内港,南海神庙和屯门则为外港。
    宋朝南渡以后,泉州逐渐取代广州港成为中国优选的贸易港。直到元朝末年,泉州港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大商埠,从这儿出发的商船频繁往来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近百个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泉州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据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来时,即被泉州港的繁盛景象所深深震撼,他这样叙述道:“泉州是世界优选的港之一,大量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当时,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供应着欧洲各地所需的胡椒,而据马可波罗估计,数量尚不及泉州港的百分之一。
    伊本白图泰是同时期的阿拉伯旅行家,前后游历世界达28年。在他有名的游记中也忠实地记录了亲眼所见的泉州港的盛况。他写道:“我看到港内有上百条流的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可胜数。”
    阿拉伯语学者翻译家李光斌
    他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这一个港有98个跟它有联系,那确实是非常的了不起的一个大事。而且这个港,按照伊本,白图泰的说法,这个船,海船,当时只有中国的泉州和广州能造。其他的地方造不了。当时要想到阿拉伯半岛去,没有中国船去不了。而有中国船可以走得很远。这个伊本白图泰到中国来,他在印度那个地方雇的是中国船,坐中国船来的,这证明了中国的造船业、中国的海上的运输是相当发达的。
    时间来到了15世纪初,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了时期,而这也是它后的辉煌。在的泉州古船陈列馆内,我们能够看到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船队在泉州港石湖遗留的一个重达785.3公斤的铁锚“定海神针”。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