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都是哲学家 儿童文学 (德)依娜·施密特 新华正版
  • 孩子都是哲学家 儿童文学 (德)依娜·施密特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孩子都是哲学家 儿童文学 (德)依娜·施密特 新华正版

10.4 4.3折 24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依娜·施密特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01614547

出版时间2019-09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95页

字数30千字

定价24元

货号300_9787501614547

上书时间2024-06-21

凡凡图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引进于注重思辨的德国,激发孩子的哲思意识    德国人素来做事严谨,注重思辨,书中往往都能找到探讨哲学话题的痕迹。图书将严肃的哲学命题融入简单的故事中,而故事的场景设置又在孩子常的生活情境中,孩子容易产生共鸣,与主人公、索菲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激发哲学思维•以小见大,凡的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图书内容并非简单枯燥的说教和解释,而是小中见大,每个主题都与孩子的常生活、与他们遇到的困惑紧密相连,从而让孩子觉得哲学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概念,而是与人生、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甚至是一种切身的感觉和体会。•13堂简单的哲学启蒙课,启发孩子思,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正文通过孩子常发生的一些简单问题探讨了关于存在、美、、情感、朋友、思想、公、、时间等13个哲学命题,引发孩子深刻思,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人生,慢慢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形成勤于思的惯从生活中常见的好奇与困惑出发,主人公与索菲经常通过相互问答、反问追问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发散思维,有助于培养孩子善于质疑、乐于思的惯以及独立自主的格。

目录:

在正确的地方007

事物究竟为什么存在?011

我们如何辨别美?017

人们能寻找吗?023

情感对我们有什么用?027

我从哪里知道,你是我的朋友?033

思想从哪里来?037

我长大后想做什么?043

什么是公?049

究竟是怎么回事?055

时间如何流逝?061

何处是我家?067

试着寻找开端073

更多问题079

内容简介:

小哲学家的奇思妙想讲述了十三则小故事,和索菲在故事中一起思和探讨了生活中的大小问题。怎么才能知道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时光怎样流逝?什么是公?我们可以找到吗?何处是我家?老桦树下有两块石头,那是和索菲很喜欢去的地方。每当有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他们约好在那儿见面。这些问题也是许多其他小朋友同样感到困惑的问题,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也都在寻找这些问题的呢。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学,阅读这本书重要的也许不是找到问题的,而是激发自己的思。

作者简介:

依娜•施密特,1973年出生在弗伦斯堡,曾在吕纳堡修研究,随后成为哲学博士,从事哲学研究工作。她对哲学问题十分感兴趣,认为常生活中处处与哲学相关。2005年起,依娜•施密特开始写作,同时在汉堡现代生活学校等多所学校任教。现在与丈夫、三个孩子和两只猫共同生活在赖因贝克,她喜欢在家里的书桌旁思。

精彩内容:

在正确的地方    市郊有一大片田野,田野的一边以一条小路为界。夏天,小麦在田野里生长。用手抚摸麦秆,想象这些小麦将结出怎样的果实,真是令人期待。    小麦成熟以后,整片田野看起来很奇怪,到处是低垂的麦穗,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仿佛还没有适应曝露在秋阳之下。    直到冬将临,它似乎才甘心接受:还要等好一阵子,才能再次孕育果实。随后,寂静到来,田野似乎睡着了。它的面貌一直在改变,却始终是同一片田野,处于同一个位置。无论何时,人们若想远离城市和人群,稍作休息,会想起它。    田野里有条小路,笔直地向前延伸。小路上有一棵桦树,树下躺着两块大石头,像条凳一样紧挨着树干。在一道斜坡下有小溪流过。―对鸭子在溪流中游来游去。    这两块石头是和他优选的朋友索菲喜欢的地方。人们都管“斐利普”叫“”,因为他曾经和父母住在英国①。    和索菲住在同一条小街上,小街的起点正是田间小路的终点。如果骑自行车,用不了两分钟能到达大桦树下。当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商量,或只是想安安静静地看云时,这里是世界上优选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思绪像是自己跑出来,又自己溜掉了。至于是否搞懂了正确的解题方法,上数学课时是否专心,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人或许根本不可能知晓。比这重要得多的,是静下心去思那些真正想问的事。    当你环顾四周时,世界看起来很真实。只要正确地观察,或向正确的人士询问,人们能感知并较好地阐释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    但有一些事,是人们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和索菲想要找出这些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事物究竟为什么存在?    索菲把自行车靠在桦树上,脱下新买的凉鞋,把脚埋进苔草里。这时,她看到一只瓢虫正在桦树下的这两块石头之间找歇脚的地方。她俯身让小瓢虫爬到自己手上,随后,把它放到蕨十上,观察它如何气定神闲地沿着长长的叶子爬行。    “在学校,我们讲到了生活在树林里和田野中的动物。”索菲说着,眼睛还不忘紧盯着瓢虫的小步伐。    “嗯,然后呢?”有点儿心不在焉地咕哝道。他正忙着解鞋带。    “我们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动物都列举出来了,蝴蝶、刺猬、狐狸,等等。接着法尔克举起手说,他们家后面的树林里住着真正的巨人。但我们的老师霍恩费尔斯女士说,巨人是不存在的,算存在,它也不是动物。”    “是啊,不过众所周知,巨人只存在于故事中,它们是某些人想象出来的,仅此而已。”这样认为。他不是很清楚索菲究竟想说什么。    “是啊,不过如果我们能把巨人想象出来,那么它应该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算我们还没有在树林中见过它。如果巨人真的不存在,那么霍恩费尔斯女士又怎么知道它不是动物呢?无论是不是想象,巨人都肯定得是什么东西。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索菲停了一会儿,看向瓢虫藏身的卷起的蕨叶:“你看,尽管我现在看不见瓢虫,但它仍然存在。有许多东西我都没见过,却知道它们在那里。好比一个人只在图片上见过长颈鹿,那么他怎么知道长颈鹿不是某个人想象的呢?”    “很简单,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去动物园看它。”回答道。    “对,没错,是这样。”索菲点点头,“但是比如恐龙,我们无论在哪里都不能再见到它们了。人们都说它们是灭绝了,而没有说它们是想象的,因为人们找到了被我们称为恐龙的这种动物的骨骼。不过我也可能仅仅因为看不到活的恐龙而相信这种说法。如果‘人们能看到事物’这件事是如此重要,那么我怎么知道什么是真的存在、什么可能存在过、什么可能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中呢?”    “你说得有道理,这很难分清。”努力思着,索菲几乎能听到他绞尽脑汁的声音,“尤其困难的是,人们还得虑,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也属于这种情况。忧虑也是存在的,人们却看不到,还有嘴里含着可乐糖的那种美妙感觉。这些东西人们一个也看不到,但我绝不会说世界上没有快乐――这接近是胡说八道。”    “的确,”索菲说,“而且既有可以看到的东西,又有需要想象的东西,还有用来品尝、感受的东西,以及或许只藏在某一个人那里、他可以向别人讲述的东西,这样可有意思多了。”    她停了下来,望向小溪后面的芦苇。“,快看!”她拉住的胳膊,指向藏在芦苇里的一样粗糙的棕东西,“看着像是桦树的老树枝,但也可能是个巨人,不是吗?”    “是啊,”咧嘴笑道,“我猜你明天肯定会告诉法尔克――霍恩费尔斯女士恐怕不怎么相信。”p8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